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数学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数学活动”在山区农村初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思考           ★★★ 【字体:
“数学活动”在山区农村初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新教材在我县全面实施教学已经是第三年。第一轮教学实验即将结束,面临着高中招生考试的检验。笔者有幸成为我县新教材实施教学第一轮的实践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谈谈新教材中“数学活动”教学在我县初中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我们的一些解决对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视活动探究问题。即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或提出假设并完成一定的课题学习。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比重也越来越大。新教材中相应的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每章小结前面的“数学活动”内容。这些“数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而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非常适应中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然而这些新增的教学内容固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却在山区农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

困难一:班级过大,学生人数过多。以我校为例,我校是红安县的一所重点初中,所以生源充足,班级人数过多,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校初中部每班人数都超过了90人,最多的班级达119人。班级过大很不利于活动的开展,很难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锻炼的机会。很多情况下是几个人操练,几十个人看热闹。同时农村学生从小一直习惯接受性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多数学生无合作意识,无责任感,无所事事或者没有互相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讨论其它的事情,对于教师而言有时由于时间紧张,不能放开让学生交流,流于形式,走过场。

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我们数学备课组对各章节小结前面的“数学活动”采取的措施是:

(一)、把学生带到学校仅有的大会议室,充分加大学生的活动空间,把一百多个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习任务到人,同时便于教师到学生中间去参与讨论交流。

首先课前作好“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之前 ,教师首先进行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考虑到学生众多,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分工明确。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试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都有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缺的一分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中的主人。第二,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促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第三,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随之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笔者曾在七年级上学期开展了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第144页活动3

---“数数看,找规律”的“数学活动”教学,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活动3“数数看,找规律”是让学生首先通过剪纸得到5种正多面体,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找它们的顶点数,面数的和与棱数的关系,发现欧拉公式。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向他们展示一个重要有趣的规律,使他们感受到他们学过的立体图形都能用欧拉公式统一起来,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伟大,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一个数学活动可操作性强,费时,费力。尤其是正十二面体的平面展示图,不容易画出来,必须开展小组合作才能节省时间,保证学习效率。根据自己课前对活动3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步骤:
1、课前让学生准备:硬片纸、铅笔、剪刀、胶水、三角板、量角器等。
2、将全班119名学生分成15个大组,让学生阅读教材,熟悉学习内容。
3、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
4、教师分配任务:1.2.3组完成对正四面体的研究; 4.5.6组完成对正六面体的研究; 7.8.9组完成对正八面体的研究; 10.11.12组完成对正十二面体的研究; 13.14.15组完成对正二十面体的研究。并宣布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
5、组长分配任务:教师引导组长给小组成员分工。(画展开图,裁剪展开图,粘合展开图,数顶点数V、面数F、棱数E,计算V+F-E)
6、教师在学生分工协作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困难的小组、个人给予提示帮助。并根据班大人多的特点,负责督促少数顽皮的学生。
7、在学生完成动手操作试验之后,让各小组汇报试验结果,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试验数据。随后提出问题:将各小组的试验数据放在一起,综合观察,你从表中发现什么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得出欧拉公式。
8、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再提出问题:有没有同学对总结出来的欧拉公式提出置疑,单凭几个正多面体就得出结论是否存在思维漏洞?然后顺其自然的让学生再找几个多面体,进一步印证结论的正确性(或留在课下完成)。
9、最后对欧拉公式进行适当的介绍,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

通过这节“数学活动”的教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新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遵循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氛围,为师生互动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二)、为“数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

教材并不是万能的,它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不能依赖于教材,而应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也是连贯性最强的学科。在新教材“数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农村中学班大人多、学生习惯了接受性学习的现状,采取了为“数学活动”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教学的做法:

1.将“数学活动”内容作为新课的导入

把“数学活动”内容放在导入部分教学,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一种刨根问底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学习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节时,一上课我先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由课本上王非同学的上学路线改造而成),然后问学生们:“你能画出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吗?”学生兴趣盎然,便在作业本上画起来。这时我便顺势引导:“从七里坪到八里湾的这段路线这叫什么?”学生说“线段。”“如何让这段路线变为直线呢?”学生说:“把这段路线向两方无限延伸。”我紧接着就说“这两条直线都经过了点(七里坪),那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相交直线。”这样就利用本章“活动2”成功导入了本节的内容。

2.将“数学活动”内容与新课有机结合

学生进行了较长时间上课和紧张的脑力劳动以后,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下降,这时让学生再做作业,就会使学生感到吃力。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疲劳”。将“数学活动”内容穿插其中,既防止了学习疲劳,又能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学到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时,把本章的“活动1”“活动2”穿插其中。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找出点的坐标,再分组交流。学生既掌握了知识间的联系,感受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3.将“数学活动”内容作为课堂小结

把“数学活动”内容作为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深化总结、检查巩固之功能。如在学生学习完第十章《实数》后利用“活动1”作为本章小结,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感受到无理数的存在,又为勾股定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又如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活动1”也可作为课堂小结,它不仅提供了三种画平行线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想出更多的画平行线的方法,然后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将“数学活动”内容作为课堂内容的延伸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生活,不仅能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更好的应用知识。如学完了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后,布置“活动2”作为实际生活的联系,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困难二:教学硬件,软件上的相对滞后,带给“数学活动”教学在农村初中教学的苦恼。

新教材非常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和数学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有意识的引入计算机(器) 、网络等进行信息处理(包括快速计算、自动制表、智能绘图、人机交互等) 。然而众所周知,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短缺,教学硬件上缺乏计算机,计算器辅助教学,同时很多教师的计算机(器)知识匮乏,停留在原来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中。很多农村老师都没有机会再学习,及时“充电”。“数学活动”内容的理念很好,但在实施中确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很多“数学活动”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同时由于考试评价体系还没有及时与新课程的要求保持一致,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到各章节的“数学活动”时都选择了放弃、跳过不上、或让学生自己看书一笔带过。教学硬件上的匮乏与教师自身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形成了教学“数学活动”的尴尬。

七年级下学期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28页安排了利用几何画板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005年春,我们学校七年级有12个教学班,能够运用《几何画板》这个软件进行教学的教师只有两位,学校配备的多媒体教室也只有两个。很多教师都认为这节知识考试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苦于对《几何画板》这个软件的不熟悉,跳过了这一节知识的学习。这既说明农村教师对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理解不透彻的同时,也反映了教学硬件,软件上的相对滞后,带给“数学活动”教学在农村初中教学的尴尬。

又如,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四节“平移”的教学,很多老师还是停留在过去主持工作一支粉笔一张嘴,极少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的体念以及学习过程中作出的努力,空谈平移,没有实际操作,学生听起来也晦涩难懂,印象不深。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师中远未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许多教师都抱有“我就用我的传统教学法,考试成绩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包括“言灌”和“目灌”),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普遍存在。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对这一提高教学效率的先进手段表示认可,但基于时间投入等因素或是由于自身掌握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限,也只有“望洋兴叹”了。

我校初中数学备课组针对新教材中诸多类似的教学内容,也积极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初步收到了一些效果。

一是加大了校本教研,培训的力度。初中数学备课组结合全组20名教师反映出的实际情况,定期在每周星期三晚展开集体研究与学习活动,共同商讨新教材在教学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同时也加大了对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力度,学校专门聘请黄冈师范学院专业教师为本校数学教师培训了常用的数学软件:几何画板、PowerPoint、Excel、课件制作的使用方法,使不少老师受益非浅,大多数教师慢慢将计算机教学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之中。

二、单节教材(“数学活动”、“信息技术应用”等)采用专职教师教学的方法。我校充分利用平行班较多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个体优势和互补性,选取新教材中需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章节,采用专职教师到各班轮流教学的方法。笔者就曾经在2005年春,承担了我校七年级12个班上述两节知识内容的专职教学。通过专职教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知识传授起来轻松易懂.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