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在历史教学中感悟“构建和谐世界”的音符           ★★★ 【字体:
在历史教学中感悟“构建和谐世界”的音符
作者:汪功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6    

在历史教学中感悟“构建和谐世界”的音符
――― 新课程理念下“和谐意识教育”的功能与实践
 李  纪  彬

[摘要]“构建和谐世界”为全球所关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在“构建和谐世界”中“和平崛起”。如何使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意识教育资源的历史学科发挥最大的作用,值得探讨研究;基于此,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了有益的尝试。使历史教学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助跑器”。

[关键字]  感悟  和谐世界  桥梁  科学发展观  和谐理念  和平崛起

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是自然环境恶化日益危及人类生存和社会环境不稳定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安全的形势下,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政府已郑重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世界”论述可以看作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的国家版本。[①]“和谐世界”的论述实际上也指出了对全球化进行管理的基本而现实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更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并以其为“十一五计划”的奋斗目标。而历史与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知古鉴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提出:“(历史课程)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且“通过历史更好的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②]。即利用所学历史知识,认识当代面临的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时代感。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与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问题的关系是互动的,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历史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构建和谐世界的“助跑器”的作用,值得探讨研究;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历史课程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构建“和谐世界”,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持续发展。而和谐意识在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一。因而历史教学是和谐意识教育的最好的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机会,只要教师抓住点滴不断渗透,就会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用,求知旺盛的中学生在被感染的同时和谐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加强了。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老子的“道发自然”,庄子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中庸》中的“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王阳明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等等。这都说明人类自古就认识到人类自己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生态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思想准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古代社会意识领域的一种体现。面对着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历史学就是历史与现实的一种特殊互动”,[③]且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因此这就对历史新课改的进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也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历史渊源展现其历程和前途,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④] 所以担当此次课改重任的历史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重新审视历史学科的环保教育功能和在教学中树立科学发展观、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使历史教学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助跑器”。

(一)  汲取历史经验,继承与发展前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

应该说,在过去的岁月里,人类已为和谐社会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我们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宝贵财富。只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稍作留意,及时渗透,就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意识教育的功能。

例如:在讲秦朝的历史时,指出早在秦朝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有进一步认识和重视。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代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的《田律》大意为: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上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可知这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启示后代,今天我国执行的“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休鱼期等等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都源于此。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至今泽被川西,这其中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吸取;

适当补充古人对环境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有益的做法,以及留给我们的启迪,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史观、人地互动理念、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吸取历史教训,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出现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在感叹历史的同时痛思现实,警示自己。

跨入21世纪的人们,绝大多数都带着在20世纪中与大自然搏斗、与灾害搏斗的疲惫。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调理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如何弥补人类在以往年代所犯的过错,如何充分发挥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这些显然都是极端严肃的课题,需要人类认真地思考。。因此,使历史教学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助跑器”,是现实所需和形势所迫,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例如:教学中注重历史和现实的互动,使学生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在现实中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每年春季的北方沙尘天气最令国人头痛,而沙尘的强度和流程影响的范围破坏性逐年加大,2006年4月16日晚到17日早的一夜之间30万吨黄沙一夜撒向北京城,北京市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张明英表示,经预算,北京市降尘每平米20克。空气质量属最严重的五级重度污染。这触目惊心的一幕令国人惊骇反思,为什么?源头在哪?如何根治?为此我在讲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时及时渗透并作一分析,引导学生在回顾古代经济重心变化的基础上挖掘其深刻原因之一:气候和环境因素。学生列举历朝历代破坏草原的历程导致了今天的沙尘肆虐,从历史上的教训来看,学生为之痛惜和惊恐:实际上中国古代森林草原丰盛,春秋战国以前华北西北景色葱郁,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美。从秦汉时期开始,草原逐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逐渐失衡,草原荒漠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时至今日,我国草原呈快速消失之势。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现实分析草原荒漠化的影响与如何解决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结合实际联系历史得出,目前草原已进入一个环境、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发展阶段。草原旱灾、雪灾和沙尘暴等灾害十分频繁,所以北京一夜之间的30万吨的沙尘的到来就不足为奇不足为怪了。对如何恢复草原的往日生机作一个小型课后的课题研究。

又如:国内的黄河、渭河、汾河等北方河流变得灾难频发;据报告:全球过半大河“喊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水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各地的大河正在以令人不安的速度干涸。据英国《独立报》2006年3月12日报道,在全球500条最大的河流当中,已有超过一半的河流干涸问题很严重,甚至有一些大河已经退化成涓涓溪流,埃及的尼罗河到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曾出现过断流。这将给地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等等,这些现实生活中人类面临的问题都可以在教学中巧妙渗透,合理运用,会得到意想不到教学效果,既达到渲染课堂氛围,又进行了和谐意识教育。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激发学生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二、洞悉古今,激活思维,感悟社会之中的“和谐理念”,构思“和谐世界”的蓝图

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主要潮流。但人类却面临众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第一类是人类社会对自然认识不足而难以抗拒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流行疾病的威胁和地质灾害,如登革热、SARS、艾滋病、地震、海啸、洪水等;第二类是人类自身(疏忽或故意)对社会造成的威胁,包括对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稳定的威胁,如跨国犯罪、毒品走私、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威胁;第三类是人类利用自然不当而造成的威胁,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威胁。而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影响是跨国性的,因而需要国际合作才能彻底解决。为此,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讲话,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倡议。这一国际关系新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本质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构建和谐世界,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使“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推广和发挥最大的国际效应是当务之急,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前提。而历史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知古鉴今”是历史教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且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历史学科是传承中华民族和谐世界理念的最好的载体和宣传的文本。引导学生洞悉古今,激活思维,感悟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构思和谐世界的蓝图是当务之急。

(一)   以史为鉴,感悟社会之中的和谐理念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磋商不同观点的社会性协作过程,感悟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感知领悟过程。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仅仅把掌握知识作为自己的完成学习任务的惟一目标,而应力求在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和情感领域完成课程目标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实现升华个人精神境界、提高文化素质的教育目的”[⑤],真实的历史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积极的生命情感――感悟能力,因此,以史为鉴是培养学生感悟社会和谐理念的最好的途径。

     例如:整合教材素材,挖掘和谐理念。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孔子的“仁”的学说提出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的“仁政”学说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等等,这些都包含社会和谐的思想。其实历史教师只要平时多留意,多思考,巧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教材隐性知识,就会起到画龙点睛之妙效。

    历史是传承和谐意识的纽带,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对和谐世界憧憬向往和不懈追求的历史,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之一。为此,在教学中巧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与现实互动,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深刻评价现实,在现实的氛围中品味历史。达到历史教育的“经世致用”的目的。如: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生们指出:中国政府对海啸灾难发生后的受灾国提供大量的援助,体现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加强了中国和邻国的合作,对地区的整合具有重大意义。这实际上是中国人民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在此基础上,我引用了前印度外交部长坎特·纳特瓦尔·辛格在2004年11月18日发表的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周年的讲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源自佛教,而佛教的精华则源自古印度强调的‘与人为善’的生活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印度和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的价值观取向的反映。从更为实际的角度来讲,它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发展和睦关系指明了方向,对于21世纪新型的国际关系也具有实际意义。”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同。这就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但历史源远流长。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构建和谐世界的成功实践。

     新课标强调:“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上,要特别注意其心理体验、情感震撼。”[⑥]因此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历史与现实互动的教学活动,从书本中走出去,到现实中去具体感受和谐理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在感悟中构思“和谐世界”的蓝图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指出了鼓励学生对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且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不是为了学科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因而历史学习应包含质疑、反思、批判、觉悟等内容的反省意识和构思能力,在感悟中构思“和谐世界”的蓝图的教学实践是培养青少年“不唯书、不唯上、只为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品质的有益尝试。

例如: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疯狂屠杀犹太人的历史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早已经历理性启蒙的20世纪,纳粹屠犹还会大行其道,酿成犹太史上的最大惨剧呢?学生结合历史列举许多原因。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类似现实问题作以深刻的剖析,同学们指出在印尼发生排华暴乱;在所罗门发生袭击华侨事件;在美国发生的白人欺辱其他肤色人种的闹剧等等,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民族偏见并没有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自行消失,而这种偏见如果被意识形态化,或在特定的时期经过极端分子的煽动而上升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便可能酿成可怕的惨剧,对和谐世界造成冲击和破坏。就此有的同学还提出解决方案:“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应成为比较理想的国际关系准则,更是一国范围内比较理想的民族关系准则。

又如:在进行世界近现代史的复习中我设计一节大国崛起历史专题,同学就英、德、日、美等大国崛起的过程作以系统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评价中国的“和平崛起”,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和平崛起”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因为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国际动荡,甚至给世界和平带来灾难性后果。大英帝国的建立和维护依靠其数百年殖民征战和掠夺,德日的崛起曾引起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即便是自称推行“仁慈”霸权的美国,也离不开“胡萝卜”加“大棒”的交替使用,离不开“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外交作风,离不开在海外频繁采取政治和军事干涉。正是依据历史经验,国外一些人士担心中国崛起“必然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这也是“中国威胁论”之所以有一定的舆论市场的一个客观原因。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旨在告诉世人,中国崛起的本质之处,是在不挑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在与其他国家互利和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的全面增长和发展。这是中国政府在深刻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来实现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实现和平崛起。其创新性在于:它旨在摈弃走对外扩张这条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老路,而决心走一条全新的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的新路。这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将证明人类能够以理智与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大国崛起引发国际冲突这一千古难题。因此引导学生从现实角度审视历史,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领略历史学科的真正魅力,为开拓思维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学生在得到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学科渗透能力方面的知识。学生的在感悟中构思“和谐世界”蓝图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为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历史教育在今天最应该追求现代性”。[⑦]“历史教育尤其是高中的历史课程理应以学科为支撑,承担起‘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⑧]。因而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新思维和新观念,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竭力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使“历史教育是先进文化的辩护者、优秀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人文精神守护者”(赵亚夫教授语),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

--------------------------------------------------------------------------------
[①] 庞中华:《和谐世界:中国的全球治理主张》,《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12月29日。
[②]《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③] 历史教学编辑部:《求知以务实为本――李喜祈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2004年第6期
[④]《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90页
[⑤] 朱汉国等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⑥]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29页
[⑦] 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
[⑧] 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