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刻不容缓           ★★★ 【字体: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6    

 姜 艳   (浙江省舟山中学  316000)

 【摘要】环境问题为全球所关注,环境保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历史学科中的环保资源的存在和利用却被人们所忽视,浪费了大量的环保教育资源,所以挖掘教材环保内容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刻不容缓。基于此,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本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想法,抓住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和培养环保意识。本文具体从“1、依托教材渗透;2、结合国情渗透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3、加强课外活动,增强环保意识”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以历史和现实为结合点,达到“知古鉴今、警钟长鸣”的作用。

【关键字】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文明生态史观    人地互动理念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胡锦涛很关心环境保护和建设。他指出:“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强化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在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第五届环发部长会议大会发言中说:“中国将率先担起大国环保责任。这次会议确定“绿色增长”为主题,非常切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绿色增长”的本质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仍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增长越快,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就越严重。环境危机不是明天的问题,而是今天的问题。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今年又提出构建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社会”理念。”《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也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历史渊源展现其历程和前途,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①] 所以担当此次课改重任的历史教师责无旁贷,重新审视历史学科的环保教育功能和在教学中如何去实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教育开始重视环境教育,但大都集中在自然、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象历史这样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往往被忽略。历史学科是重要的社会学科之一,具有“知古鉴今”的社会作用,它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我们认为,在环境教育问题上,历史学科不应置身事外:(一)历史丰富的环保意识和悠久的环保实践,有许多积极成份应当继承;(二)历史教育已经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历史上对环境破坏的后果与教训,应当引以为戒;(四)进行环境教育,历史学科极具潜能。而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出现又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业经济学家郭书田先生总结出我国自然生态失衡等七大“赤字” :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治理面积,风蚀和水蚀达3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北方沙漠化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每年新增2000多亩;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每年新增面积2000多亩;工业三废污染局部改善,总体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酸雨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由80年代末的15%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水资源浪费,约70%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40%;耕地每年净流失300多万亩”。[②]由此可见,环境问题是伴随历史的发展而沉积下来的。

跨入21世纪的人们,绝大多数都带着在20世纪中与大自然搏斗、与灾害搏斗的疲惫。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调理自然生态环境,如何弥补人类在以往年代所犯的过错,如何充分发挥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这些显然都是极端严肃的课题,需要人类认真地思考。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刻不容缓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历史学科而言,主要是通过反思人类过去的行为及其影响,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上的经验教训,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并且达到改变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增强人们的环境责任感及环保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本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想法,充分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抓住点点滴滴,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渗透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培养和提高。在新课标指导下,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依托教材渗透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环保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拨开表象,挖掘实质,做到历史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和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充分利用教材素材,适时穿插

   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环保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不要蜻蜓点水,而应充分利用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素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选好切入点,有选择地适时穿插。例如,在学习战国七雄争霸的影响时,及时向学生渗透:战国时代,各国割据称雄,往往“雍防百川,各以为利” 。例如齐和赵、魏以黄河为界,赵、魏地势高,齐地势低,河水常泛滥,齐就在沿黄河二十五里处筑了堤防,从此河水泛滥时“西泛赵、魏” ,于是赵、魏也在沿黄河二十五里处筑起堤防。在黄河两岸五十里间,河水时来时去,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各自为政的结果,只顾自己的利益,遇到天旱就争夺水源,故意阻塞别国水源;遇到洪水就放到别国,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以邻国为壑”。处于战争状态的各国,把决堤放水作为进攻或防御的手段,造成严重后果。从公元前332年到公元272年的600年间,黄河三度为灾,便是明证。可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

又如学习中国历代国家政治中心城市时,在欣赏其雄伟壮观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其宏伟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破坏基础之上的。如唐都长安、北宋东京明都北京等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每每改朝换代或新帝登基,统治者大多要大兴土木。隋炀帝造显仁宫、宋徽宗建“寿山艮岳”,均大肆搜罗大江南北的奇材异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明初营建的北京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但更是消耗森林资源的浩大工程。其中修建故宫的木料是从四川、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省的深山老林中采伐来的,经过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奋战十四年才建成。劳民伤财,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的破坏。

还如在学习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在欣赏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时。及时向学生渗透辉煌雄伟的背后是伴随着对自然的破坏。梁武帝时,仅建康城就有寺院五百多所。北周更拥有寺院三万多所。这些集中在某一时期内兴起的寺院,对森林资源的消耗量也很大。另外石窟建筑多集中在生态脆弱的北方,在长期的开凿兴建过程中,对周边森林植被的破坏也很严重,如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周围就流传着“砍完南山材,修起麦积崖”的谚语。

从总体上看,历史教材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内容非常丰富,恰当穿插,适时点拨,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充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渗透良好的文明生态观

    教材中有些历史知识,表面看来与环境问题没有关系,讲述的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知识的问题,但其实质上都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内涵,这需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从教材的隐性知识挖掘出蕴含的环境内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生态史观。如世界文明史表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地理、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成为文明的摇篮,是地理环境对历史的重要影响的显著例证。美洲玛雅文明的衰落和楼兰古国的灭亡则是地理环境变化对文明影响的一个反证。

例如:以“大烟囱”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或者称为“黑色文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奇迹,正如马克思曾称道的资本主义在100来年所创造的财富比过去所有世纪的总和还多,而他们也必将继续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但它们是建立在最大程度地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平衡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抗分裂基础之上的。一方面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日益强大,一方面这种“黑色文化”又进一步唤起人们的物欲和贪欲。人类在取得巨大的物质财富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人类的发展埋下隐患,人类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巨大代价,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自然界的满目疮痍、一片狼藉,这使人类的发展犹如饮鸠止渴,甚至可以说是自掘坟墓,并且这种以物质崇拜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文化的泛滥还不仅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自然的恶化,还导致人类心智与机能的退化。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越来越难以掩饰人类自身的贫乏与虚弱。可见严峻现实环境问题还需要我们从历史上反思的。

   又如:丝绸生产和丝绸之路,是古代史教材中多次写到的内容之一,但现在已少有人了解中国丝绸生产南北易位的变迁过程,更不用说作深刻的环境变化原因的探讨了。实际在上古时侯,中国丝绸生产的产地主要在北方,秦汉以后养蚕缫丝技术才逐渐传播到南方。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发展到现代,中国的丝绸生产地集中在浙江、四川等长江流域省份,北方少有生产。这种格局的变化,最深层的原因是北方环境恶化。唐宋以后,北方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温和湿润的气候变得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加上人口增殖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北方再也见不到秦汉时期连片种植上千亩桑麻的景象了。桑树栽种减少,蚕丝产量下降,丝绸生产必然萎缩。可见教师如果能将历史教材已有的丰富史料与环境因素分析结合起来,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从古到今的环境问题,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艰巨任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适当补充古人对环境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有益的做法,以及留给我们的启迪,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看到古代农业开发的短期时效,也要看到它长远的消极影响;要看到人口增殖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的人口过度膨胀的消极后果;要看到古建筑辉煌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是以森林的消耗为代价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大胆质疑教材定性结论,渗透人地互动理念

    更多的历史知识遵循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反映的是人的能力即人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其中的一部分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对它的认识已经过时了,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甚至有些认识是错误的,必须对它重新评价。对其科学的部分继承发扬,不科学的谬误要批判澄清,这需要历史教师要用发展的战略眼光洞悉教材,大胆质疑教材定性结论,渗透人地互动理念。

例如:历史教材基本上肯定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大加赞赏其统治时期的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但这种盛世景象的出现是以长期过度的开发而造成自然植被、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为代价。历史证明了这一切:汉武帝时代,在中华大地上,人类的铁犁已从渤海沿岸影响到河西走廊,从万里长城开发到长江。但文帝、武帝时黄河数次泛滥成灾,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对人类过度开发大自然提出了警告。隋唐两代大量垦荒,并且利用农田水利设施来改造黄河下游以北的盐碱地,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为唐代前期“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繁荣局面打下了基础。但生态的破坏和水利的失修却又使唐末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五代十国时,开发相对较迟的江南也已是“荒山半寸无遗土,耕遍沿堤锄遍岭”的景象了,可同时严重的自然灾害也危及成千上万亩农田。当时南方各国因水患而重视兴修水利。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可见,当时中国南北方都已存在制约农业发展的生态问题了。明代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同时,人们更加深刻地体味到水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上自朝廷下至民间都为发展水利事业作努力,其数目超过此前所有的朝代。但我们知道,仅仅依靠发展水利是无法解决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的。清代继续鼓励垦荒,土地开发达到“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的程度。虽然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面积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也迅速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以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的方式来发展农业,看来是得不偿失的。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又如:对“人定胜”思想的认识,我们一直是大加褒扬,奉为至理。这种思想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被抬高到极点。那时人们豪气冲天,精神处于极度亢奋之中,大面积毁林毁草、开荒种粮、围湖造田、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等等,时至今日,我们再回首那段历史,有许多的所谓的成就是违反客观自然规律的,产生了很大的后患。在世界历史中,讲埃及独立后的建设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纳塞尔水库、阿斯旺大坝,他被认为是埃及独立后的最伟大的工程建设。建成之初,极大地促进了埃及工农业的发展,但愈到后来,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它给尼罗河下游的生态平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进而严重影响到埃及工农业的发展,到现在大坝、水库成了埃及最大的祸患,却毫无办法解决。

二、结合国情渗透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社会经济、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我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统一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主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整治恶化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见,结合国情渗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重要性。

例如,黄河曾是中国的母亲河,但却渐渐成了举世瞩目的“问题河流”。历史上黄河大的决口有26次之多,我们的母亲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年年发生断流,而1997年的断流累计竟达270多天。母亲河正在变成季节河。如果环境继续恶化,那么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后代子孙面对的将是一条干涸的河床。基于此当今我国政府极度关注黄河的治理问题。教师可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联系历史洞悉现实问题。汉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上都成为最发达的地区,而这种发达或繁荣的背后却是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的可耕地几乎全部被垦辟,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甚至呈现出一片“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的景象。这种“田尽而地,地尽而山”的后果,便是后代子孙们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西汉末年,由于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淤积,已使“河水高于平地”(《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改道成为无法挽回的定局。《诗经.魏风》中唱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那曾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古老图画,无奈此时已成明日黄花。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运用地图册来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从西汉、东汉时期全图,北宋、南宋时期的形势图,明时期全图以及鸦片战争形势、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等图幅中,看出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造成的决口、改道而使黄河走向发生的变化。在此提供适量的历史地理知识,目的并非仅仅让学生掌握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某些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提供一种物证,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一些触目惊心的现实危机:由于在过去的二三百年里,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而较少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致使全球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森林覆盖面积锐减,土地日渐沙漠化,物种多样性不断减少,温室效应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最近由于SARS肆虐,国家明令禁止捕杀、贩卖野生动物,但媒体上却仍然经常有大量关于违法捕杀、贩卖的报道,此时可结合媒体上的评论对这些丑恶现象进行鞭挞,从人和自然唇齿相依多角度,以严肃的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学会关心人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历史和现实问题,作为历史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去从历史、地理,从环境乃至人文教育的角度给人们以警示,让人们从对自然“征服”、“统治”的错误观念中转变过来呢?

三、加强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感悟生态文明

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从书本中走出去,到现实中去具体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例如,可以让学生注意收集一些资料:由于环境的恶化,许多历史遗址、遗迹正在发生令人忧心的变化,有的风化加速,有的锈蚀严重,有的损毁,有的永远消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有的地方人们非常注意保护环境,所以那儿的历史古迹光彩依旧,不但保护了珍贵的历史遗存,而且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样的资料到处都有,收集后进行研究、探讨,得出结论。还可以此举办宣传:如组织辩论会,举办历史专题展览,编写历史题材的黑板报、通讯、校报、刊物,撰写历史小论文,举办小型历史生态题材专题讲座等。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经常给学生以生态文明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如在学习“两汉的社会经济”后,我则设计了历史剧“请你做导游”的活动主题:“假如你是汉朝的一位政府官员,要带领来自外国的使团参观长安城,你可以从当时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向当时外国使节介绍长安城的情况吗?”学生从生态角度审视历史,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领路历史学科的真正魅力,为开拓思维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学生在得到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学科渗透能力方面的知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为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竭力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育社会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王丕:《学校教育心理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3]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李永铭 编著:《百年灾难纪实》 长江文艺出版,2002年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6]任长松:《走向新课程》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7]林崇德主编:《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本文获浙江省2005年历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
[①]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190页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②]李永铭 编著:《百年灾难纪实》 长江文艺出版,2002年,第3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