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学习内容与“问题”生成           ★★★ 【字体:
学习内容与“问题”生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8    

学习内容与“问题”生成
———问题驱动地理探究学习例举

地理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作为重要目标之一,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

探究需要驱动力。大量实践证明,问题是探究的驱动力。另外,有人主张“任务”驱动,有人也主张“创设情景”驱动。其实,“任务”可以转化成“问题”——完成某项“任务”,亦即解决某个“问题”;“情景”也可以转换成问题——特定的“情景”,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创设的。问题在探究学习中的驱动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现在要探讨的是,问题从哪里来?新课程的实践告诉我们,“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新地理《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从地理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生成问题,再用问题去驱动探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案例一 “地球”,还是“水球”?

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海洋与陆地》,学生自读学习材料以及《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南北半球海陆面积比较》图。

师:你们知道,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特点吗?

生 1 :海洋大,陆地小。

生 2 :海洋面积占 71% ,陆地面积 29% 。

生 3 :地球上的水很多,是一个“水球”。

(很多同学颔首称是。)

师:既然是“水球”,为何叫“地球”呢?到底是“水球”还是“地球”?

(“水球”!“地球”!……顿时,课堂上争论不休,渐渐地,分为“水球派”,“地球派”。)

师:请说说各自的理由。

生 1 (水球派):我认为是“水球”。因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告诉我们,“海洋面积占 71% ,陆地面积 29% 。”

生 2 (地球派):我认为是“地球”。因为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地方,我们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叫地球。……你们认为是“水球”,就到水里去生活吧!

(师生大笑。)

生 3 (水球派):凭什么叫地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连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蔚蓝色的水。

生 4 (地球派):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是很大,但是,这再多的水也是装在地球上的啊!

(地球派渐占上风,“水球派”语塞,继而沉思。)

……

地球,水球?讨论似无结论。但是,于学生而言,对学习的参与,无论是面,还是探究的深度,都是空前的。由于“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继而诱发了要把问题弄清的好奇心。这时,孩子们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在读书、看图、思考、议论、争辩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深刻地认识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海洋面积大大超过陆地,而且训练了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受到了一次科学的教育。将学习材料转化为问题,让学生从对问题的探究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感悟方法,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师照本宣科、机械串讲无法企及的。


案例 2 海船遇难如何求救?


学习《认识地球·经纬网》,在学生未接触经纬网学习材料前。

师:一艘远洋运输的轮船在海上航行时,出现机器故障,自己无法修复,这时,他应该如何求救?请你帮忙想想办法。

生 1 :(不假思索地)应该看看自己的船在哪个海上或洋上,然后用电台向别人求救。

生 2 :海洋很大,不报告具体地点不行。应该迅速确定周围有没有大陆或岛屿,然后,以大陆或岛屿为参照物报告自己船只所在的位置。

生 3 :附近如果有路过的船只,也可以向它呼救。

师:如果遇险船只周围没有参照物,也没有路过的船只,怎么办呢?

(同学们陷入沉思。短暂的沉默。)

师:遇难船只求救的关键是要让施救人员知道他的位置,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位置……比如你们,谁能告诉我,在我们教室里,你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同学们似有所悟,有的呈惊奇状,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同学似豁然开朗,眼睛里放出光来。)

生 4 :我在教室中间。

生 5 :我在教室后边。

生 6 :你们说的不准确,应该说在第几排第几列,如我,在第三排第四列。

(众生赞同,纷纷说自己所在的排数和列数。)

师:试一试,用线条表示排和列,画一个示意图:表示你在教室里所处的位置。谁能在黑板上画画,并说说是怎么表示的。

生 7 :(在黑板上画表示自己座位的座标图)我是第五排第四列。(指图)那么,第五条横线与第四条直线交叉点就是我的位置。

生 8 :(有所悟,自言自语地)如果能在地球上划上一些横线和一些竖线,有什么问题,只要说说自己在哪个交叉点上就行了。

生 9 :这横线不就是经线,竖线不就是纬线嘛!

师:对,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同学们饶有兴趣地阅读课本上有关经纬网的学习材料。)

师:请找找位于 1170E 、 400N 的大城市。

生(陆续地):北京。

师(出示材料):一艘远洋运输的轮船在海上航行时,出现机器故障,自己无法修复,船上经纬网显示,该船此时的位置是: 1350E 、 23 . 50N 。请在经纬网上找出失事船只位置,想想:它应向下列哪个地方发出求救信号?

A 、台湾 B 、海南岛 C 、韩国 D 、菲律宾

生(陆续地):台湾!

……

“遇难船只如何求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进入紧张的思考之中。在学生思维碰到障碍时,老师及时用类比的方法给学生巧妙地“搭梯子”,由“学生在教室里的位置”过渡到“遇难船只的位置”进而到“经纬网点上任意点的位置”,匠心独具!在一系列的议论、读书、看图中,学生应用经验和信息进行推理、演绎、判断等思维活动,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因为问题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且又来自于现实生活,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在形象生动紧张而富有情趣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轻松地学会了“经线”、“纬线”、“经纬网”等令人头疼的地理概念,而且把握了“在经纬网上确定任意点位置”的技能。这里,与其说是把学习内容转换成问题,不如说是在学生学习中制造点“矛盾冲突”。因为“矛盾”,学生的大脑由抑制状态进入不平衡状态,为了追求新的平衡,要调动已有经验积累,通过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使学生的思维由平衡走向不平衡,再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继而出现新的不平衡……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问题的不断生成和解决中,学生积累知识,把握技能,经历过程,学会方法,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案例 3 南方好,还是北方好?


学习《中国的区域差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生浏览学习材料后。

师:如果给你选择的机会:生活在北方好,还是生活在南方好?

学生回答,有的说北方好,有的说南方好,很快形成“北方好”和“南方好”两派。

师:请各自说说你们的理由。

(学生分别从历史文化、农业、工业、物产等方面展示了两个地区的优势和特长。课堂气氛活跃。)

生 1 :北京就在北方地区,它可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生 2 :不仅北京,历史上很多朝代的首都都在北方,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著名的古都。北方地区历史悠久啊!

生 3 :除了历史悠久,北方地区还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胜利油田的石油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山西的煤碳……

生 4 :超级杂交稻,可是南方独有的!

生 5 :南方的咖啡、椰子、橡胶,北方没有呢!

生 6 :南方气候好,水乡泽国,景色好。

……

生 N :北方好,南方也好,各有各的特点,南北之间有一些差异。

师:是吗?什么差异?

生 1 :物产不同,粮食作物、水果品种都不一样。

生 2 :耕地类型有差异,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生 3 :运输方式有差异,交通工具也有差异,如南船北马。

……

师:造成南北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生 4 :气温。

(学生纷纷举例对南北气温进行比较。)

生 5 :降水。

(学生纷纷举例对南北降水进行比较。)

生 6 :我认为还与纬度位置有关,比如热带水果,只有在低纬度的热带才有。

生 7 :我认为与地势有关。如云南昆明,相对北方来说,它是低纬度,但它四季如春,就是因为海拔较高的原因。

生 8 :(感慨地)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真大啊!

师:(赞叹地)你们真聪明!

……

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材料后,提出“北方好还是南方好”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学习材料,搜集相关资料以佐证自己的判断。首先,充分地让学生摆北方南方各自的“好”,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悟出南、北方存在着客观差异,这是第一次理性的概括。其次,在问题导引下,对南北差异进行了归类。最后,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学生在议论、争辩中,认识步步深入。这里既有对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的认识,也有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感悟。如果说,在讨论初期,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还停留在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上,那么,对区域差异的原因问题的讨论,则实现了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初步升华。

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去学习材料,理解内容,感知概念,内化知识,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把握方法,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伴随阅读、思考、议论、争辩、归纳、演绎、判断、推理,经历了思维由平衡到不平衡,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要调动经验积累,吸纳相关信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人”。教师除了在相关环节适时引导点化为学生思维“铺路搭桥”外,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学习材料转化成问题,从学习材料中“生成”问题。问题从学习材料“转化”而来,在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阅读理解议论思考的过程中“生成”,教师适时引导归纳。问题要有驱动性,能吸引学生,打动学生。这就要求问题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考虑学生经验积累。能使学生感兴趣,一下子把学生“胃口”吊起来,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要具有适当的综合性,能紧扣教学目标,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建构知识、训练技能、经历过程、把握方法、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选定的教科书内容)范围宜适当宽泛一点,便于学生观察、比较、思考。问题要有层次性,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问题的不断解决,新问题是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层次不断提高,思维的层次也不断提高。在以问题为核心的地理学习中,学习不仅会学会地理,而且从中悟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学生,不管是学习地理还是终身发展,都是十分有用的。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