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不让问题止于教者           ★★★ 【字体:
不让问题止于教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8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主张“问题解决”式的探究性学习。案例表明,地理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在这里,“问题”是探究的重要驱动力。一是老师要善于重组教材,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老师要营造探究的氛围,搭建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多提问。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 人的兴趣最大。日本心理学家也认为,只有在学生的语言、概念、事实之间引起不和谐,就会诱发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探索行为,由于认知的失调,学生会通过搜集信息和探索行为来降低不和谐,进而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体系。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累,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要把提问作为一种基本的探究方法教给学生。三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老师始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加者、指导者,不是权威的信息发布者,也不是学生探究活动是非优劣的“审判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老师不要随意褒贬学生的看法和结论,不要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不迷信专家,不迷信教材,对某些滞后甚至错误的东西,要敢于挑战。

案例 1 毒蛇是资源吗?

初一地理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源》第一框题“什么是自然资源”。

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内容后。

师(板书):请辨别,荒地、石山、毒蛇,都是自然资源吗?

生甲:荒地、石山是自然资源,因为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生乙:我同意。毒蛇不是自然资源,因为它对人类有害。

生丙:是的,去年暑假,我的家乡有一位农民被毒蛇咬了一口,送医院途中就死了。

部分学生 ( 有同感 ) :毒蛇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

生丁:不对!我从一本书上看到,毒蛇的毒汁经过提炼加工以后,可以给人类治病。它有利用价值,也是自然资源。

(同学们表示赞同。)

师:谁能概括一下同学们的意见?

师(疑惑状):毒蛇是不是自然资源呢?

生丙:我认为,毒蛇是不是自然资源,要看具体情况。

生丁:许多自然资源都有可利用的一面;但利用不当,可能产生害处。毒蛇也是这样。

(众生赞同。)

师:那么,毒蛇也是――

生(齐):自然资源!

这是一个对地理概念进行探究的例子。在毒蛇是不是“自然资源”的探究中,学生把握了“在自然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就是自然资源”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种把握,是深入的、具体的、生动的,不容易遗忘的。同时,他们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初步的辩证法的教育。


案例 2 新疆仅仅是石油基地吗?

初中第 4 册《地理》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第一节“基础工业的分布 . 石油、天然气工业”。

师:请列举石油、天然气基地。

生甲: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北及环渤海油气田、四川天然气基地、新疆石油基地、近海大陆架油田。

生乙:说“新疆是石油基地”不准确,新疆也是天然气基地。

生丙:不对!书上说的,“新疆是石油基地。”

生丁(表示赞同):我同意乙的观点。我从报上知道,位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片油气非常丰富的“希望之海”。已发现了十几个油气田,天然气储量7万亿-8万亿立方米。

生戊:我也从电视上看到,国家“西气东输”的起点在新疆,终点在上海。可以肯定新疆有大量天然气。

生甲:应当说,新疆既是石油基地,又是天然气基地。

师:那么,教材上应当改成――

生(齐):新疆是石油、天然气基地。

生丙:建议在教材的《中国主要油气工业基地》图中新疆的塔北、塔中一带加上天然气标号(Δ)。

师(高兴地):今天的作业,请给出版社的编辑们写一封教材修改的建议信,并说说你的理由。

“新疆是石油基地”,教材上是这样写的。多少年来,教师按教材这样讲,学生按老师讲的记和背,做标准答案,看似无懈可击。但是,这个结论一旦与“新疆是西气东输的起点”、“塔克拉玛干是油气之海”等信息建立联系,就产生了矛盾即问题。袁振国先生说:“学习的意义在于能不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已经被证明的、确信无疑的知识,而是为了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新疆是石油基地吗”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又在学生的分析、辩论、思索、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这个例子说明,成功的探究首先要冲破思想禁锢,不迷信教材,敢于挑战传统,敢于挑战固有结论:成功的探究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 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里,学生通过探究,不仅准确地弄清了一个知识,而且在实实在在地把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案例 3 影响工业基地分布的因素。

初二地理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第一节

对照插图,对煤炭、石化、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的分布进行讨论后。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分布?影响工业基地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短时的静场。沉默。)

生甲(试探性地):工业基地分布要考虑资源因素。比如,电力基地要么建在有水资源的地方,要么建在有煤炭资源的地方。

生乙:对!钢铁厂一般要办在铁矿多的地方;石化厂一般要办在有石油、天然气的地方。

(学生纷纷联系实际围绕资源举例。尔后,静场。老师笑而不语。)

生丙(疑惑地):不完全对。上海建了宝山钢铁公司,它的矿石、煤炭就是从外地运进去的。

师:那么,这是――

生丙:市场因素。

生戊:我还补充一点,工业基地建设还要考虑交通运输,如上海钢铁基地就充分利用了海洋运输……

生丁:还充分利用了长江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

生已:这是交通因素。

师(真诚地):你们真聪明!

这是一个根据地理事物信息,通过归纳、抽象、概括等探究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基本规律的例子。横向思维的创始人爱德华.德.波诺说:“纵向思维是在挖深同一个洞,横向思维是在试着在别处挖洞。”上例中,生甲归纳出“资源因素”,这显然是一个成功的突破,但后来,学生思维趋向同一,进入了定势的思维通道。这时,冷场,沉默,并非思维静止。沉默中,孕育着爆发,孕育着探究性活动的新的突破。当探究性思维活动尝试着新的突破时,当学生“试着在别处挖洞”时,课堂出现冷场,老师不要急于暗示、“诱导”,而应实施“延迟评价”,让学生自由地继续他们的探究活动。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主张“问题解决”式的探究性学习。案例表明,地理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在这里,“问题”是探究的重要驱动力。一是老师要善于重组教材,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老师要营造探究的氛围,搭建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多提问。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 人的兴趣最大。日本心理学家也认为,只有在学生的语言、概念、事实之间引起不和谐,就会诱发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探索行为,由于认知的失调,学生会通过搜集信息和探索行为来降低不和谐,进而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体系。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累,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要把提问作为一种基本的探究方法教给学生。三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老师始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加者、指导者,不是权威的信息发布者,也不是学生探究活动是非优劣的“审判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老师不要随意褒贬学生的看法和结论,不要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不迷信专家,不迷信教材,对某些滞后甚至错误的东西,要敢于挑战。

一位学者曾说过,“流言止于智者”是一大幸事;而“问题(思索)止于智者”则不但令人遗憾,而且事关国家、民族、社会大局。

不让问题止于教者!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