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课程改革应确立的三种核心教育观念           ★★★ 【字体:
课程改革应确立的三种核心教育观念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1999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经历了确立课程改革目标、确定课程结构、研制国家课程标准、开发新教材、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实施教师培训和进行国家及省级培训等七个重要阶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成果。但也应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那天起就始终面临着传统教育观念的严峻挑战和 “ 应试教育 ” 的巨大压力。转变人们的观念特别是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已经成为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和价值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看法,是人们确立处理事物原则的心理基础。转变人们的教育观念,应切实注意三个基本问题:

一是判断标准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丢掉传统观念中的优秀特质,而不恰当地吸纳现代社会中的糟粕。笔者认为,关键性的判断标准就是教育运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是转变观念的方法问题。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社会文化的反复浸润与个人反复地尝试和体验逐渐形成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与转变也不可能脱离这一规律。它既依赖于改革的时代以及整个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与发展,也依赖于人们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因此,引导人们了解改革开放年代国内外改革的信息,鼓励和支持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改革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这是从根本上转变人们教育观念的唯一出路。

三是改革中核心教育观念的定位问题。笔者认为,重点转变哪些教育观念,既要看其在整个教育观念体系中是否起到统领和中坚的作用,又应针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与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严重对立的方面。否则,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为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进一步确立以下核心教育观念。

一、坚定确立寻求多元逻辑体系的教育新观念

逻辑思维能力是构成人的思维能力的最重要的品质,而人的这种思维品质只有经过长期地训练和个人不断地反思及体悟才能逐渐形成。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寻求恰当而清晰的逻辑主线,是我们始终必须坚持的基本教育观念和原则。

笔者认为,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不在于过分重视逻辑的力量,而在于它把教学中的逻辑仅仅定位在学科逻辑体系。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科逻辑外,还存在事物或活动发生、发展的逻辑,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逻辑等,而后两种逻辑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过程,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不管是寻求哪一种逻辑,强调教学过程的逻辑性,都应是判断教学过程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当前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是视野狭窄,仍然固守系统的学科逻辑体系,不重视其他逻辑体系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利于创建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的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从教育学的观点看,学科逻辑体系有一个弱点,这就是它较有利于学生掌握规范的知识体系,但不利于课改所期望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重教育目标的实现。因为许多方法、情感、态度、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目标难以在概念和知识体系中实现,只能在学生切实参与的真实性情境中才能实现。

二是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仅仅强调事实、生活和经验的作用,否定学科逻辑和知识体系在学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须承认,学科知识体系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对相关领域知识的系统总结和概括,它不仅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而且以其鲜明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虽然长期受到人们的批评,但以其传递知识的有效性和对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仍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应当说在坚持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寻求逻辑体系的多元化,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逻辑主线,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复杂问题。在笔者看来,三种逻辑有共同的地方,但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首先,人的认识事物的逻辑是与人的生命发育过程密切相连,它受制于人的生理发育过程。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证实,人的思维方式经历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科尔伯格也曾指出,不同年龄人在道德判断上使用不同的逻辑方式。

其次,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遵循了自然的逻辑。它有综合性特征,并始终按照自己的逻辑轨迹行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最后,学科逻辑是按成人的思维方式以相关概念、原理为材料,以一定的逻辑体系构建的,其目的是试图深刻地剖析事物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人的认识事物的逻辑、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和学科逻辑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路线、顺序和节奏展开的。区别在于:前两种逻辑是一种客观的实然存在,不论人们怎样看待它,它都会按照自己特有发生和发展的路线、顺序和节奏行进,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学科逻辑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用来表达事物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由语言和数据构成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这种主观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能对也可能错;其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能周全也可能不周全;其三,人们表达对事物认识结果的方式和顺序,可能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可能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因而那种认为只要依据了学科逻辑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认识和教育问题并把它作为教学中唯一逻辑体系的观念是错误的,是导致在教育和教学中忽视学生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以及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规律的观念基础。

上述分析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学科逻辑体系的价值,因为它毕竟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条件下被自然和社会历史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前人认识成果的结晶。但我们决不能把它看成是绝对正确和唯一可以信赖的逻辑体系,至少在一些领域如道德和道德教育领域,现有的学科体系并不那么令人信服。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的要问题仍然是过于迷信学科逻辑体系,而忽视甚至放弃人的认识事物的逻辑和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而后两种逻辑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和人们的认识更具有本质性的制约和影响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或称自然的逻辑具有终极的力量,它既是学科逻辑探究的目标,也是判断其是否正确的标准。很显然,没有逻辑体系的教学过程一定是糟糕的,但仅有学科逻辑体系的教学过程也存在种种弊端。理想的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逻辑方式的基础上,或者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线索,或者按照学科逻辑体系帮助学生展开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这应当是一个逻辑体系明确同时依据学生和教学内容不同而富于变化的多元逻辑体系的展开过程。

二、坚定确立改革目标与各地现实教育资源相一致的改革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考虑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我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世界教育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确立这些改革目标是必要和恰当的。但也应看到,我国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不同地区对人才有不同的预期,而且表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供的整体教育资源和技术条件是不同的。

配比关系分析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想目标的达成对教育资源和相关教育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一般情况看,我国许多地方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技术条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撑力量相当薄弱。

一是教师资源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由一套先进完整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熬育教学技术所构成,它的实施和发展依托于一大批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深厚的学科造诣以及较高的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修养,还应有处理复杂教育教学问题 ( 如学生发展水平和发展倾向的评估鉴别与个性化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班级管理与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心理与行为不良学生的矫正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及高水平的教学设计问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置生成性教学资源及突发事件的问题、教学及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估问题、各类活动的设计与恰当调控问题以及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等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巧和专业能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多数地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还较低,无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较高要求,这就使先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在许多地区和许多学校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是评价技术问题。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人们就对评价技术给予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来源于人们对现有教育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直观而简单的逻辑分析。既然教育中许多问题直接来源于中考和高考,那么彻底改革以中考和高考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制度,似乎就可以带动基础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但善良的人们忘记了我国现行评价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必须满足两种条件并依赖一种技术。这两种条件是: 1) 决定谁来享受主要由国家税收支撑的高一级教育资源的考试或评估必须是公平的,否则就违反了公用财政资源使用的基本原则; 2) 用来考试或评估的成本必须是现实社会经济条件所能承受的。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能够提供的相关条件和技术手段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首先,以使用公用财政资源为基础的高中和高等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必须坚持公正的原则,这就要求考试内容和相应技术必须满足公正原则的要求。从目前我国所掌握的考试技术看,人们还没有找到能在较短时间里准确地评估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其次,在人情文化日益严重、权力寻租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的情况下,任何缺少明确标准而依赖人的主观判断的考试方法和技术,都容易成为人情和权力寻租的借口,从而损害国家教育的公正形象和国家考试的公信力。教育毕竟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使用新的考试或评估办法时,必须仔细权衡改革的整体代价。

评价技术资源的匮乏,使期望以评价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很难在短时间里取得成功。长期负责我国高考工作的资深人士杨学为指出, “ 从理论上说,考试能考各种能力,而高考所能考的能力十分有限 ” ; “ 我国高考由于竞争激烈,若没有大纲或命题超纲,可能使学生负担更重,不可取,但若拘泥于大纲,则可能使考生的能力得不到训练,本应是训练的能力却被异化成死的知识,学生的头脑充满了这种死知识 ---- 这是学习负担重、创新精神差、能力低的重要原因 ” ; “ 随着中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考生水平的提高,试卷的绝对难度必然是 ‘ 水涨船高 ' ,这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从而不断提高考生的知识水平,但同时会使考生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冲击德、体,迫使一些学校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加重了考生的负担 ” ; “ 自科举至高考,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上述 ‘ 弊端 ' 是选拔性考试的必然结果,是解决不了的 ‘ 绝症 ' ,是解不开的死结 ' ,不要把克服 ‘ 弊端 ' 作为高考改革的目标,不是说 ‘ 弊端 ' 是解决不了,而是说考试解决不了 ” 。这进一步说明,改革的目标是理想的,但通达理想目标的道路和举措必须依据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因而,只有坚定确立改革目标与各地现实教育资源相一致的改革观念,才能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有序扎实地进行。

三、坚定确立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人的社会化两种功能的基本观念

世界教育改革似乎始终在关注人的发展和关注人的社会化之间左右摇摆,而它们各自依赖的理论基础 ---- 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又在长达上千年的争论中难分伯仲。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发展是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而帮助尽可能多的个体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又是理想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另一方面,人是在社会文化的滋养下实现发展的,健康地完成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年轻一代融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期望。因此,过分关注单一目标的教育改革由于违背教育的基本功能和年轻一代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都难以成为长期而稳定的主流教育方式。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世界教育改革正是沿着辨证地处理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路线行进的。

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许多学校及家长、教师无视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长期盲目地加大学生课业负担,致使学生身心不堪负重的情况下提出的。因此,在改革的初期,强调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倡导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味强调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而忽视按照公民的标准帮助学生健康地实现社会化过程,也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普遍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学校忽视道德教育;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很低;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的能力普遍低于社会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和期望。

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实现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方面发生了严重失调,单一强调实现一种功能的改革思路并不能全面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反而会使人们对改革的目标和路线发生怀疑。因此,应当坚定确立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两种功能的基本观念,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努力寻找能同时较好地实现教育的两种功能的改革路线和策略。

要实现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至少不能忽视以下两个原理:其一,人的社会化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人自主选择、决定和权力不断增长的过程。现在有一种盲目的倾向,即在人本主义的旗帜下,不分学生的年龄特征,夸张性地强调学生具有与成人一样的权利,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学生能力、权利和责任,即社会化水平逐渐增长的过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成人教育 ( 成就人的教育 ) 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为如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帮助年龄较低的学生选择学习和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路线是必须的,也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当然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成人代替学生进行选择,而是帮助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主的选择。

其二,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和社会文化的滋养下 ( 即在社会化中 ) ,实现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而人现实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又是其今后实现更高水平社会化的基础。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说过: “ 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人的一切高级心理过程 ( 言语的思维、逻辑的思维、随意注意等 ) 都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和借助语言实现的。 ” ① 由此可见,那种不考虑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社会化发展水平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而简单强调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观点是十分幼稚的。当然,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好的身心发展水平做基础,其在社会化方面的发展水平也一定是有限的。在这一方面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令人信服的。根据上述两个原理,我们可以找到能同时较好地实现教育的两种功能的第二种改革路线和策略:研究并制订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两类参照标准,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选择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其中,应首选并特别重视有利于帮助学生同时实现上述两类发展目标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