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 【字体:
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摘 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全面阐述了社团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加强社团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推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团;建设;可持续发展
 
学生社团是大学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情感、文化、生活和社会需要而自发建立的并具有特定目标和活动规范的学生组织。作为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加学生交际范围、充实学生内心世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高校中的学生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学生社团日益成为学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
 
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也随之产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凸显出了许多的问题。学生社团的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能否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发展,不仅关系着社团的兴衰还关系着社团在学生成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作用能否有效而充分的发挥。
 
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中,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对学生社团的殷切希望:“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同时也是社团发展、实现腾飞的大好机遇。面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新战略,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生社团,必须与时俱进,认真分析自身的内涵,明确发展目标,力争在高校发展和社团建设中作出新的安排,发挥更大作用。
 
一、高校社团的发展目标
学生社团已经在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社团在科技创新、育人成才等许多方面还大有可为。在面临新环境和新要求下,社团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成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1.“育人”的重要平台
高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培育具有的高尚情操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第二课重要组成部分,社团要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大学生成才环境、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社团的发展要立足其第二课堂的地位,主动对接第一课堂,利用健康向上的各种积极有益活动使之成为连接学校和学生的桥梁以及高校重要的课外资源。同时,学生社团也应该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教育要进行载体创新,将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去,借助社团内的影响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
 
2.社会化进程的加速剂
高校社团肩负着自身发展与引导社会的双重使命。高校社团作为教育资源应该被全社会所共享,社团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保持和发展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吸引外部环境的优质资源来加强社团建设,促进社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要跟随社团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校正自己的行为,去完成从“学生”向“社会学生”的转变。大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社团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更要积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人才,为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提供动力。
 
3.科技创新的前沿
以社团为依托带动学生科研的全面开展已成为一些高校社团活动的一大特色,高校学生社团在历届全国“挑战杯”、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竞赛等重大学术性活动竞赛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由于教学体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创造力和自主能力展现平台的学术性社团正填补了这样的空白。学术性社团的存在和发展,为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生社团更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在校园内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学术风气,努力促进科技创新风气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学术能力。
 
4.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基地,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
社团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通过学术性活动,去开阔学生视野,使其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服务性活动,培养其协作精神和应变能力。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形成的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日常工作的开展完全靠自身组织。在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下意识地培养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二、当前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的发展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近年来,由于机制上以及认识上的问题,社团的发展和建设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具体问题如下。
 
1.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
社团的主管部门是社团管理联合会和校团委。社团管理会是和学生会平级的学生管理部门。社团管理联合会的工作由校团委的直接指导,因此社团的主管部门就可以看作是校团委。然而,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之一,校团委本身的工作较多,对社团的指导只能是宏观管理。社团活动的开展及具体运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社团内部的自我管理。严密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欠缺,使得部分社团组织松散,并没有形成长效发展的机制。学校在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中缺乏总体的规划,没有注意协调,平衡,社团也没有发展愿景,制定长期规划。相关的管理制度的缺乏和管理措施的执行不力,是阻碍社团发展的根本性障碍。
 
2.人员稳定性不够,活动缺乏可持续性
由于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在社团中,社团成员的角色意识、参与意识普遍不强,难以形成合力。正因为不是正式组织,社团并没有约束其成员行为的强有力的力量,社团人员流动的情况非常普遍。与此同时,许多社团没有发展愿景,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由于在自身建设上,机构够不健全,分工不够明确,活动开展随意、无计划,社团的许多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社团结构不均衡,研究型社团数量偏少,质量偏低
目前大学生社团中娱乐型和实践型的社团数量占社团总量的大部分,学术研究性社团的发展则普遍不景气。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主要靠兴趣和爱好的驱使,娱乐和实践性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因而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作为科技创新重要载体的学术性社团则很难具备这样的吸引力。目前整个社会上都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大学更不能幸免,很少有人能够安下心来在课外时间潜心研究,专心学术。少量的学术研究型社团也因为其社团的特性缺乏必要的支持而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4.资金不足,导致活动停滞或发展受阻
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校团委行政经费、社团会员缴费和社会赞助等三个方面。其中,由于高校内一般社团数量庞大,校团委拨款微乎其微,自筹经费难以为系,社会赞助很难稳定。资金匮乏是制约社团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社团活动场所的限制,必要设施的缺乏导致了社团活动效果难以到位,活动作用难以发挥,就很难再谈到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

三、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校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新形势下高校社团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要提高对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实际措施解决社团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同时要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高校改革的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方法如下:
 
1.在社团内建立党团组织,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学分制、选课制的实行,大学生的组织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班级在内的正式群体不能满足学生们不同层次的众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校园中其它正式群体补偿形式的社团便以其旺盛的生命里,活跃在校园当中。社团的存在为其成员接触社会、适应环境、确认自我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思想教育可以突破载体的限制,通过在社团内建立党、团组织,一方面使得社团能够在学校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积极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社团作为共青团组织作的手臂,扩大共青团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因为社团是学生以兴趣和爱好为基础建立的自发性组织,其对内部成员的教育功能具有易传播和易发散的特性,因此通过在社团内的党、团组织继而对社团成员进行思想教育,不但能够进一步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养,而且还可以增强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2.加大投入,积极主动为社团发展创造条件,为高校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运营环境
必要的活动场所、活动设施、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社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可以在政策上和经费投入上增加对社团的关注,适当增加对社团的经费投入,以及为社团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是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学生社团应该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实现活动经费来源的多源化。在学校拨款,收取会费和争取社会赞助的同时,学生社团还可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解放思想,通过一些有偿服务向市场筹集经费。尽管学生社团是非营利性组织,但非营利性不等同于不要经济效益。只要经济效益是用于章程所规定下的社团活动,还是允许社团收取一部分成本资金。此外,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应该以指导为主,领导控制为辅。在经费管理方面上,既要宏观把握社团发展方向,防止其商业化的倾向又要在微观上鼓励社团走出校门,积极创造社团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帮助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营运环境。
 
3.建立和完善社团管理体制,引入考核激励制度
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学生社团持久、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有关学生工作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管理与引导学生社团工作方面的职责,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学生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日常管理中,有关学生部门要不断完善包括注册管理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评审制度在内的评比表彰机制,形成一套成熟的考核评价办法,使得社团发展有章可循,有序可行。此外,在社团管理中也要积极引入激励机制,如将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建设,全面推进社团工作向前发展。
 
4.树立品牌意识,构建特色社团
树立品牌意识,构建特色社团是将社团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必不可少的环节。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应避免“为办活动而办活动”,要注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只有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特色,才能构建具有品牌效应的社团。当社团的活动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时,才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中来。此外,品牌社团也具有辐射效应,榜样的力量可以带动更多的社团发展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
 
5.创新社团活动机制,实现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
社团管理者要深入研究社团良性发展的机制,从社团的人员构成,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找到主动对接第一课堂的结合点,形成一套适合社团发展、同时又灵活多样的运作制度。把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更加有效的渠道。同时,社团自身要有明确的使命,目标和战略愿景。社团要能在大变革时代各种动态复杂的环境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运作方式,有目的地创造优势环境,使得社团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并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高校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面临社团发展的新环境和新问题时,无论是社团自身还是相关领导部门都要与时俱进,全面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指导社团,解决问题,以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对社团建设研究的深入,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继续推进,高校社团必将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高校文化建和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泮成.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5,(2):19-20
 
[2]刘岗.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41-44
 
[3]胥长寿.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29-30
 
[4]邢存海.对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滁州师专学报,2003,(12):29-31
 
[5]李振全.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新探[J].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59-60
 
[6]崔润东.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J].高等农业教育,2002,(4):84-86
 
[7]王庆文,傅强,李铭霞.论高校学生社团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功能[J].中国高教研究,2001,(12):71-72
 
[8]周频,杨德良,周清香.建立高校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142-143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