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用活教材,构建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新体系           ★★★ 【字体:
用活教材,构建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新体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6    

用活教材,构建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新体系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岳靖淞

【内容提要】

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与考试多年来一直出现教考两张皮的尴尬现象。如何在教材与考试之间找到突破点?一言以蔽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实教材,找准问题的生发点和契合点,将现代文阅读应有的各项能力要求渗透到教材学习中去。以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为经,将其贯穿现代文阅读的全程;以培养学生整体意识、文体意识、主体意识、语境意识、语言意识和文眼意识等良好的阅读意识为纬,将其渗透到各种文体教学中。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筛选整合信息      阅读意识

现代文阅读近年来在各省市高考试卷中的比例大致占20%,这个数字不容忽视。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已成为高考语文最具区分度的一个大题。从学生的实际看,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在各大题中一直偏低,平均得分率一般在50%左右。其原因虽复杂,然而,许多师生认为考试内容与教材关系不大,甚至有的老师无所适从,既然讲与不讲一个样,干脆采取“不作为”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轮番轰炸的题海战术。这种功利化的做法,于考试而言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语文教育而言无异于买椟还珠、舍本逐末。高中语文各种版本的教材虽选文各异,但大多内容厚重,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较强的审美趣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我们是“学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高中语文课本中《说明》部分就明确指出:“应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若能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实教材,找准问题的生发点和契合点,将现代文阅读应有的各项能力要求渗透到教材学习中去,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如何用活教材?我以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以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为经,将其贯穿现代文阅读的全程。

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表面上看只不过若干考点之一,然而细察各个考点、各种题型,筛选并整合信息乃是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核心与本质。

《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着重表现地坛对“我”生活、生命的影响与启迪。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以“‘我’为什么要去地坛”切入。学生反复阅读,逐段筛选,找出关键的语句,最终归纳出“近”、“怜”、“逃”、“思”、“恋”五个关键词,这也正体现了“我”对地坛感情的逐渐深入。

有的信息只进行横向逐段筛选远远不够,还需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进行纵向逐级筛选。《胡同文化》重点是理解“胡同文化”的特征,于是我以给“胡同文化”下定义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先初步筛选出每段中的关键信息,再进一步筛选出对定义有用的信息(胡同的外部特征和内在特点),再进一步从“安土重迁”、“独门独院”、“易于满足”、“冷眼旁观”、“安分守己”诸多表现胡同内在特点的信息中整合出“封闭”的本质。于是,“胡同文化”的定义也就提取出来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所特有的,以胡同和四合院为主要居住形式形成的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形态。

任何重要信息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问题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筛选整合信息,在教学中要找准培养这种能力的生发点。努力让学生根据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立体式的筛选整合。如讲完《神奇的极光》后,我让学生分别从旅行家、浪漫诗人、科研工作者和学写科普文的作者的角度来筛选信息。这种立体式的筛选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的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为纬,将其渗透到各种文体教学中。

如何迅速读懂一片文章?如何正确地筛选整合信息?如何合理地组织答案?结合教学实践,我以为有几种意识是必备的,并且应当大力强化的。

1、整体意识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而现在的考试也越来越侧重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察。整体意识就是从大处着眼,通盘考虑,将文章诸多相关信息整合起来,从总体上对文章的结构思路和主旨有一个初步感知。

整体把握文章,至少应该从对文文章结构思路和主旨两个方面入手。

从结构思路看,我们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知课文结构特点,让学生更迅速地提纲挈领地抓住文章的要害。比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联类引申,采用九个故事九种人的并列式结构;弗兰克林的《美腿与丑腿》采用的是由浅入深的层进式结构;霍金的《宇宙的来由》和房龙的《< 宽容> 序言》采用的是对照式结构;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而有的文章结构更为复杂,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总体上采取了先破后立的对照式结构,在“送去主义”部分又采用了“从表现到实质到危害”的层进式结构,而“拿来主义”部分又采用了由“错误态度”到“正确方法”的对照式结构。 2000年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长城》的总体结构是前后对照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综合运用;2005年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苏叔阳的《春天的梦》有这样一个题目: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回答这个题目必须理清文章由实入虚、虚实并列的结构,才能理解“春”的力量和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文体意识

不同体裁样式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就“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来看,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文体特点对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议论文要分析其论点和分论点,一般来说,这就是作者要阐述的观点。对记叙文,要着重分析作者写了什么人,记叙了什么事,赞扬了什么精神,讽刺了什么对象,鞭挞了什么性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抒情类文章,一般是通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分析它描写了什么景物,流露了什么情感,阐发了什么哲理,从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作品的阅读就应牢牢把握其形象性特征。作者将抽象的情感或哲理转化为某种形象,读者须发挥想象和联想,将其还原为抽象。就宏观着眼,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要有这种意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海棠花”是形象,“美”是抽象,教学中,要让学生透过海棠、宗达的小狗、京都的晚霞和岚山等多种形象来把握作者对美的理性思考。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中的“牡丹”,季羡林《清塘荷韵》中的“荷”都已成为了某种哲理的载体。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透过“牡丹”、“荷”的“形”去领悟作者对有品位的生命与顽强的生命的赞美,从而达到掌握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思维路径。就微观着眼,对句子、词语的理解也如此。如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一日的春光》,回答“我为什么喜欢海棠”、“为什么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这里的‘遗憾’指什么”这三个问题,均须回到原文中找出形象的比喻(少女、幼稚园放学的孩子和重归于好的玩伴),从中抽象出作者对“一日的春光”的赞美之情。

实用文体的阅读也须要有相应的文体意识。比如,在科学文阅读教学中,就要抓住科学性的根本特征,把握“不走样”的基本原则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和整合。从历年高考科学文阅读的干扰项的设置来看,“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因果倒置”“ 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等各种错误大多要以“不走样”的原则来判断。

3、语言意识

前文讲到提取文中重要信息,这些重要信息往往在语言上是有标志的。如果能从语言入手,抓住文中的重要语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往往有提示作用或总括作用的首句、能点明主旨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警句、能明显表达作者感情或观点的句子以及矛盾句、修辞句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语句。

《<呐喊>自序》开篇就写“梦”,这个“梦”就是理清作者思想发展历程的一把钥匙。《我与地坛》后半部分,写母亲对儿子的爱是重点,而文中“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着光阴的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就是对母亲形象精炼的概括。

培养语言意识,必须注意文中那些包含了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2005年全国高考辽宁卷《切梦刀》中最后一提问: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这个题目无论是从“好”还是“不好”的角度来答,本质上是一样的,考察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如果能抓住诸如“梦和生命一同存在”、“固然梦可以不存在了,犹如一切苦行僧,生命本身也就不复在人世存在了”、“理想和人情是我梦的弼辅”、“没有痛苦,幸福永远不会完整。梦是奋斗的最深的动力”、“(《切梦刀》)你为什么不留着,留着给自己使用?”等包含作者对梦的观点的句子,问题就迎刃而解。

4、主体意识

主体与客体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文中陈述的主要对象、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主体,引用的事例或用来比照映衬的事物便是客体。分析客体的作用,要以主体为中心,看客体如何为主体服务的。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荔枝的特点是主体,引述的诗文典故是客体。引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并非讽刺唐玄宗的劳民伤财,而是要表现荔枝的不易贮藏。又如2004年高考题《痛哭和珍》中“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不难判断“和珍”是主体,“自己”是客体,这便是文学作品种常用的衬托手法,以自己的渺小与胆怯来反衬和珍的伟大与勇敢;2005年广东省高考《壶口的黄河》中“第四段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联系全文,不难判断壶口的黄河是主体,而主观感受是客体。这便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烘托手法,以此来烘托黄河的令人震撼的气势;2005年全国高考现代文《一日的春光》中“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显然,主体是“赞春”,“怨春”不过是客体,知道这层关系,自然能答出其“铺垫”、“欲扬先抑”等作用。

5、语境意识

语境决定了哪些词语、句子、语段是关键的,哪些是次要的。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来描述:现代文阅读的所有考点都是针对文章内容来设置的,回答这些问题都必须以上下文为依据,将题目回到原文上去。即便是那种开放性极强的题目,答案在也隐含在文中。所以要求学生要注意解读文本,把握文中提供的语境。语境分析法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鉴别和评价,它是理解或赏析文本的根本。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从课本中来吸取营养,很多文章后面的练习题中设计了揣摩文章语言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是从对修辞或内蕴的理解的角度设置的。譬如,理解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的含义,只有联系上下语境,从“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和“只要有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中获取答案。要准确理解“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我要活下去”也要上下语境,从“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中来寻思答案。2005年全国高考现代文《一日的春光》要求说出“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中“吞咽”的所蕴含的感情。很多考生答为“喜爱之情”,其实这和“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相去甚远,主要是没有抓住句中“去年冬末” 这一重要信息。2005年高考全国卷《春天的梦》要求说说 “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在文中的含意。若能结合前后两句“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 “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和结尾表明的写作时间,考生会不难得出“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这一答案的。

6、文眼意识

 “文眼”是诗文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它往往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观察的出发点、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思想的闪光点、主题的凝聚点。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韵的律动,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

《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堪称文眼,它是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的一把钥匙;《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就是文章情感的凝聚点。教学梁实秋的《雅舍》时,我让学生找出文眼,从建造简陋、环境荒凉和陈设简朴的不“雅”中品味出具有幽极的月夜之趣、情真的友访之趣、朦胧的细雨之趣、不俗的陈设之趣和自由的写作之趣的“雅”来。教学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时,我抓住文眼“韵”字,让学生从文中品出荷之“形韵”、荷之“情韵”、荷之“神韵”和荷之“理韵”。教学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时,我让学生从抓文眼“拒绝”入手寻找关键句,理解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特点,从“牡丹的拒绝”这一拟人化的题目中去理解文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

以上所述,仅就如何利用教材而言,在应对考试时,还要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审题意识、分条表述意识、规范答题意识等。只要教师能在教材与考试之间找到契合点,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再辅以精当的练习,定能起到举一反三、以一计十的良好效果,现代文阅读教学将不再尴尬。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