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体育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 【字体:
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    

“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云南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为了在全省推广“大课间”活动,决定让省教科院选择开展体育活动基础较好的学校做试点,进行“大课间”课题实验,为今后在全省范围内普及推广“大课间”活动提供样本模式。我校作为“云南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学校”,首当其冲地接受了实验任务。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大课间”活动课题实验的组织领导

进行“大课间”活动课题实验,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立足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步骤、多层次地实施综合教育管理的过程;是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体质与健康的有效载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大力加强了对“大课间”活动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副校长、各处室主任、体育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信息课教师、校医、学生会干部为组员的课题实验组。建立了“学校统一领导、年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并且统一调整作息时间,把课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十五分钟增加到三十分钟,有力地保证了“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大课间”活动课题实验组从强化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入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一是召开动员大会,积极号召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创建“以班级为试点、班主任配合、学生实践、体育教师指导、学校领导监督完成”的工作机制。让责任层层到位,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广泛开展问卷调查。以高中2004级学生为例,发出问卷171份,收回171份,其中支持的有134份,持无所谓态度的25份,反对的12份。三是让学生会以黑板报、橱窗、报栏为宣传阵地,进行图片、文字宣传;同时还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观看定向运动、健美操、现代舞等学生感兴趣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运动之美,激发运动欲望。

三、强基达标、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大课间”活动课题实验

课题实验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信息反馈,把“大课间”活动内容设置为必选与自选两部分,必选内容有“阿细跳月”“华尔兹”“十六步舞”“武术操”“健美操”“吧啦吧啦舞”“广播操”。自选项目由各班自己制订,有拔河、踢毽子、跳绳、身体锻炼游戏、打沙包、小球活动、音乐欣赏、室外写生、队列练习等四十余项。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利用活动课、团队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

在近一个月的准备过程中,全校师生群策群力,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考虑到学校场地的限制,制定了高、初中分开活动、适时轮换的操作计划。此计划实施两周后,实验组决定,要把“大课间”开展成全校性的活动,于是就重新划分活动场地,让各年级根据自己的活动场地调整活动内容。如此一来,“大课间”活动就从局部到全部、从小规模到大规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四、严谨治学、务实求真,建立“大课间”活动科学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现代体育发展离不开三件东西:一是“硬件”,指场地设施;二是“软件”,指科学的管理;三是“活件”,指人的积极性。学校进行的课题实验,在“硬件”“活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加强“软件”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完善“大课间”活动内容,提高实验工作效率,最优地完成实验任务的需要。因此,课题实验组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完成质量为评价内容,选用班级自评、第二级考评的评价方式,运用相对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采用评价结果与评选文明班级、“三好”学生相挂钩的考评手段,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让课题实验进入有序可控的轨道。

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大课间”活动新发展

(一)活动突出民族特色

云南地处边疆,是民族大省。突出“大课间”活动的民族风情,是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必选内容中的“阿细跳月”“苍蝇搓脚”“独脚舞”,自选内容中的“竹竿舞”“象行赛”“滚铁环”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深受全校师生和来宾的喜爱。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儿童体育健身活动展示大会”上进行表演,好评如潮,成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品牌。

(二)“小场地、大内容”

体育活动场地小是我省绝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的困难,我校也不例外。但是,通过精心的组织和合理的安排,我校一千八百多人都能在有限范围内参加“大课间”活动。此举被云南省教科院称作“小场地、大内容”,成为边疆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典范。

(三)发挥动手能力、自制活动器材

“大课间”活动器材,一部分由学校提供,更多的则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制作的毽子、沙包、橡皮筋、实心球、方巾、沙瓶等小器材,既充实了活动内容,又节约了学校经费,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实验组经常把一些游戏和活动的内容作为引玉之砖,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创编更多、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

(五)选择优美的音乐调动活动气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选择活动内容的同时,根据活动的特点,选配优美的音乐,让音乐与动作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