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德育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德育之路:硬管理,软着陆           ★★★ 【字体:
德育之路:硬管理,软着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7    
    德育不是包公判案铁面冷脸,德育也不是揉面团毫无规则。德育是教人学做“人”的工作。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一点上有明确的目标性。学校德育工作就是让学生朝着目标发展自我。
    发展学生首先必须规范学生。让那些懵懵懂懂的青年“成人”就是德育工作刚性的任务。完成这刚性的任务需要配套以制度规范的硬管理。
    硬管理的主要手段有制度、规则以及相匹配的检查等。硬管理手段着眼于规范,目的在于通过外力约束行为。德育要不要硬管理?这一点先不置可否。问题的关键在于德育管理中要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内去“硬”?如何进行恰当的“硬”才会趋利避害?如果硬管理过了头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伤害?一条条禁止条例学生会不会从心里觉得应该执行?小违规小违纪张贴告示会不会挫伤学生自尊心?平常地张贴告示能不能起到警示作用?
    事实上,目前许多学校为了让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常常发号施令,自以为已经管住了学生,而实则上倒是被学生束缚住了手脚。你必须得时时盯,你松他们也松,结果变成他们在考验你的耐心,你坚持不住了,他们也就成了一盘散沙。何况再严格的校纪校规,都有难以克服的狭隘性和被动性。
    教人成“人”不是把一堆成“人”的规则告诉学生就能了事。做“人”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因为具体的每个人都有迥异的个性,德育教育,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从学生心房的温软处着手,春风化雨,以情育心,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人”。
    因此,德育之路,硬管理需要软着陆。
    软着陆之“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软”着眼于人文关怀,人格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一种最精细活动,我要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比作音乐的影响,在这种精神活动中,教师的每一句话都会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透出的信息就是教育需要尊重,教育需要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精神。人文关怀注重精神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内在感受。注重这种内在感受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关注这种内在感受对于人生命的巨大意义。平时的硬管理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比如目前住校学生常不到食堂就餐而把方便面带进宿舍吃,许多学生反映宿舍里味道实在难闻,盒装垃圾填满门角,希望学校出面干涉。学校德育处根据学生反映情况进行核实并讨论:如何从学生的利益出发拟订学生容易接受的禁止条例。学校德育处从网上查了许多资料,发现吃方便面对人身体不利,从而拟订了一则通知:《健康:从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养成开始——关于不提倡学生正餐吃方便面的通知》,附带三份有关方便面危害身体的材料。通知言辞委婉,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用词,但落实效果非常好。德育管理既要制定完善的措施进行细致化管理建立正常规章制度,使学生做到遵纪守法,维持教育教学程序,又要以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为出发点,加强人文关怀的力量激发人的行动动机。产生“内在”影响。促使人自我教育。
    人文关怀并不是无视规则,回避批评,包庇犯错的行为。我们批评学生的方式也要改变,不要因为一点小错给学生乱扣品德问题的帽子,不要轻易下定论看死一个学生,要给学生心灵安全感,让他们有勇气去改正错误,有自尊去面对熟悉的每一个人。
    二、“软”着眼于心灵沟通。情感化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软着陆”手段,“情感”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在硬管理前提下。我们强调铁面无私。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但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必须有情感化的思想交流,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营造出一种氛围,使学生的性情愉快地流露。学生有时带着一个个阻碍学习脚步的困惑,希望教师送给他们尚方宝剑,可是我们的教师选择惩罚学生身体的简单工作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们错误言行的警告,希望触动他们的心灵世界,面对这样的行为,我们的德育管理者能否坦然地说自己真正从教育的本源——了解学生开始呢?走进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成长,很多时候从我们做好每一个细节开始:一个关切的眼神,擦肩而过时的一句问候,发自内心的微笑,突发事件后的应激处理。我们也可以通过德育课堂,用生活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意,组织有关活动和模拟情境去追寻和播洒阳光,静听学生成长的拔节声。
    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人的感情相互渗透,德育工作,“化育”最有用武之地。年轻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容易起伏,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情感化的“软管理”,可以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田。真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化育”,化育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确实,学校只有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如何把学生的他律行为变成自律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库斯姆说:为了有效地改变行为,教育改革必须关就是从关注学生心灵出发,在情感交流沟通中进行教育。缺了情感的德育教育,讲得越多,学生反感越多,单纯说教达不到教育目的。化育的方式很多。诸如开展心理活动课、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深切感到学校在为他们的成长服务。另外,德育工作者适当的体态语言。如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理解的眼神也可使师生感情沟通注如何改变决策者和执行者的信念系统。库斯姆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来的。如果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依然适用。
    行为的起因在于人的认知和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也就是信念。有人说想法改变一点点,行动就会朝前一大步。“想法”的作用的确不可小瞧。
    但是改变人的信念很难凭借强制手段达到目的,命令、告诫等手段一般都无法做到。改变人的信念需要包含信念内容的文化环境和舆论。通过承载信念的文字载体的不断熏陶、活动良好。化育还要将自己的思维落到和学生同等地位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和采取的措施往往使学生乐于接受,便于实施。如:为矫正学生早恋倾向,对学生说这样一段话:“记得自己上中学时,班里有位可爱的女孩,不知怎么搞的,我心里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然后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让学生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这样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总之。化育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软”着眼于文化熏陶。信念构建
    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载体的不断渗透逐渐形成。信念构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系统工程,通过主题活动、课堂、黑板报、广播电视、书籍等组成的校园文化载体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比如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暗示作用: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让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等等,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康德说:“教育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服从必要的制约和发展儿童的自由意志、适当的经验统整起来。”那么德育工作的最重大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如何让学生能够自愿接受制度规则的约束。
    软着陆是硬手段的必要补充,德育管理需要两相结合。结合当前教育背景和新时代青年特点,我们尤其提倡硬管理软着陆。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