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德育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德育关键在“有效”           ★★★ 【字体:
德育关键在“有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7    
  近日,连续读到了《现代校长》周刊刊登的黄向阳先生的《德育:强化“目的意识”,淡化“工作意识”》、储永平先生的《强化德育“工作意识”又何妨》和闻富强先生的《德育:还是强化“目的意识”好》三篇文章,深为三位的“见仁见智”叫好,由此也触发了笔者对德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对德育究竟是要强化“目的意识”还是“工作意识”这个问题的讨论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在许多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或认识可能是模糊不清的,在管理或操作上也是“随心所欲”。我认为,德育需要“目的意识”,没有目的意识,就没有了方向和灵魂;同样,德育也需要“工作意识”,离开了工作意识,就成了“空中楼阁”。“目的”为“工作”张本,“工作”使“目的”有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于德育的大道理谁都懂一点,谁都会讲一点,谁也都能对德育指手画脚评判一番,可难的是操作,是践行。德育需要少说多做,在做中学。
  其次,一切皆须从实际出发。讨论“目的意识”和“工作意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落到学校的德育实际中去,否则,立论就站不住脚,争鸣就没有意义。校情不同,文化背景或底蕴不同,师生的道德境界不同,各地各校在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德育资源的利用、德育管理的模式、师资力量的安排等方面,都有可能同中有异。但重要的不是要不要分工或分工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分工机制,如何有效合作,因地因校制宜,积极探索社会转型期德育的新路子,努力开创有地方或学校特色的和谐新局面。
  再者,对中小学德育现状及所取得成就的评估要实事求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总结来自一线的、有价值的德育经验;最要紧的是跟上课改步伐,加大德育校本研究、培训和课程开发的力度;最有意义的是对有代表性的教育难点或热点问题进行诊断和研讨。
  我认为,眼下德育面临的关键问题倒并非一定要弄清“目的”还是“工作”,而是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和德育环境。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不改变,即使“目的意识”再明确,机制再创新,也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目前,“全员德育机制”在许多地区、许多学校都已建立并不断完善起来,当然,全员育人并非一定要用课外是否参与教育活动或承担德育任务来衡量,全员育人机制最主要、最有效的呈现方式和评估检验标准,应当是课堂育人的责任和效果,这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高明的校长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领导和课堂管理上。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把课上好了,把新课程理念都落到实处了,那么,日积月累,学生的道德素养就会一步步提高。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