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           ★★★ 【字体:
论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3    
【摘要】  医护人员的锐器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其中尤以护士更明显。为提高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对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暴露途径及损伤物作了简要叙述,对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防范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护士;锐器伤;预防
    临床护士是血原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危职业群体[1]。医院内污染危险最高的是护士占52%,最危险的体液是血液及血液制品占66%,而身体中手是最易受污染的部位占21%[2]。临床护士直接接触被污染的器械、敷料、血液及体液等,锐器损伤是一突出问题,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外为52%~89.4%,国内为80.6%~93.3%[3]。有资料显示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9.89%[4]。护士锐器损伤明显高于医生,这与护士操作较多有密切关系[5]。锐器伤后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其他途径,达80%[3,6]。临床工作者是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发病率较非临床高5~12倍[7]。一次污染锐器损伤引起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的可能为0.3%~0.5%及4%~10%,有些疾病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8]。台湾曾对8 645名医务工作者调查问卷显示,针头损伤及其他尖锐医疗器械损伤皮肤的年发生率为1.3次/人和1.21次/人,而其中54.8%的针头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而国内的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密度高达每人每年3.5次,并且还有相当高的漏报率[3]。所以应对锐器损伤的预防引起高度的重视。2003年英国报告针头刺伤率占医务人员总意外事件的17%,其中41.2%护士有过锐器伤害经历。同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专门召开了国际性的防止锐器损伤和独特功能的医疗器具的研讨会,并成立了安全针头的网络[9]。美国在1988年就有了减少注射针刺伤的计划,1989-1990年制定了预防注射针刺伤指南,1990-1992年成立了注射针刺伤小组委员会,以保证在护理人员中减少注射针刺伤的例数[10]。我国于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指出建立预防锐器伤害管理组织是实施锐器伤害管理的根本保证[11]。但在具体落实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主要原因
  1.1  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对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岗前培训缺乏有关锐器损伤的内容。
  1.2  防范意识薄弱
  虽然大多数护士能正确认识被HIV,HBV,HCV污染锐器损伤的后果,但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1.3  缺乏防范锐器损伤的规范程序
  多数护士都是在工作中被污染锐器刺伤后才意识到污染锐器损伤的防范,因此遵循规范程序很必要。
  1.4  其他
  工作环境混乱,工作不熟练,工作紧张、繁忙,身体状况差,性格急躁。锐器用后处理不当等。胡春玲等[12]对42名实习护士职业防护问卷调查显示实习期间锐器损伤达100%。而经过系统培训后33%单位锐器伤明显减少[13]。所以加强锐器伤的宣传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岗前培训等可大大减少锐器损伤的发生。
  2  暴露途径及损伤物锐器伤
  主要包括针刺、刀割伤、安瓿及其他锐器等所致的皮肤和黏膜破损[14]。以针刺最多,超过40%,有报道因职业引起的感染中针刺伤可达80%[6]。针刺伤中空心类针头为主,集中于皮下注射针头、头皮针、输液器针头等。据《国家危险品名录》第一号废物为医疗垃圾,而医疗垃圾中最具有污染性的是针头。穿刺抽血、输液的针头、套管针芯因管腔内较多的血液,刺伤的危害较大,针头越粗、刺入越深感染的机会越大,所以最好能回抽注射器活塞,减少污染液进入体内,减少被污染的危险。
  3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防范
  3.1  制定安全使用和处理锐器的标准
  国内护理有关锐器损伤的规范很少,英国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标准中相关部分规定[15]:(1)锐器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并尽量减少搬运。(2)使用或处理前,不要弯曲或破坏针头。(3)针头与注射器在处理前不要分解。(4)针头无需重新戴帽。(5)使用过的针头应就地投入锐器收集箱或容器中,锐器箱的装量不要超过标示的装量。公共区域的锐器箱不能放在地板上,而应放在安全的地方。(6)在有明确指征且能提供医务人员安全性的地方重视针刺伤预防设施的使用。(7)在广泛推广介绍之前,对针刺伤预防设施进行严格的评价,确定其效果、可接受性,对患者护理的影响及成本效益。注射器、输液器用毕就地拔下针头,勿需戴帽。可用消毒液浸泡或放置于耐刺的一次性容器中,因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此动作所发生的刺伤占针刺伤总数的10%~25%,最高可达50%。
3.2  强化锐器损伤职业防护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一组资料显示,8个月实习护士的前4个月与后4个月锐器损伤的总次数为28∶7[12]。说明实习护士早期对锐器损伤的认识不足,工作环境不熟悉,操作不熟练更易造成损伤,进一步证明锐器损伤防护培训的重要性。低年资护士发生锐器损伤最多,医院临时聘用的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的年发生率是正式护士的1.65倍[16]。首先低年资护士岗前缺乏锐器损伤的意识,其次低年资护士操作多,经常操作者发生锐器的危险是不经常操作者的2.23倍。另外对业务不熟练也是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所以在加强低年资护士业务学习的同时,还应当加强锐器损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岗前的培训、规范操作规程、严格带教。经过适当的培训可大大降低锐器的损伤[17]。
  3.3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地减少医护人员被锐器刺伤的次数,如戴手套,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以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场所焚毁[18]。
  3.4  建立支持系统,给予心理咨询以缓解心理压力  目前除了有乙肝疫苗预防职业感染外,对HIV和丙肝缺乏有效的疫苗,因而暴露后的处理非常重要。污染锐器刺伤后,现场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立即用流水冲洗伤口,减少污染血液进入体内;用消毒液消毒伤口;包扎伤口 。处置前做好各项化验检查  如HIV、HBV、HCV等检测,阳性患者做好各项防护工作。根据患者检验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和血液的基线测定跟踪检查。
  3.5  医院感染控制部门需完善职业暴露报告等相应的支持系统,以便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患者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3.6  加强护士基本功训练,如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以减少自身感染的机会。用过的物品应立即弃入脏敷料的盛器内,不要随地乱扔。阳性患者用过的器械要先经消毒液浸泡再清洗。
  3.7  合理安排工作,通过弹性工作时间,使有限的人员得到合理安排,避免工作的被动性忙乱,预防锐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nn N D,Ciesilski C A,Metler R P,et al.Occupationgally acquri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infection:national case surveillance data during 20 years of the HIV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J\].Inf Contr Hosp Epidemiol,2003,224(2):86-95.

  \[2\] 李琼芬(译).避免受血液和体液污染\[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3):144.

  \[3\] 吴立军,何 仲.护士血原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6.

  \[4\]毛宠珍,邵翠颖,翁国勤.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护\[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35.

  \[5\] 郑晓澜,邸英如,郭 蕾.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1.

  \[6\] 李玉环.护士行为与职业有害因素的调查研究\[J\].现代护理杂志,2003,9(2):114.

  \[7\] Horford W E,王俊生.临床麻醉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3.

  \[8\] 李映兰.高危科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98.

  \[9\] 刘燕玲,刘星辉.英国锐器伤害医护人员的现状与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4):150.

  \[10\] 高 霞(译).美国护理人员对注射针刺伤的防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53.

  \[11\] 殷小基.医院职业性锐器伤害监测和处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2,1(1):33.

  \[12\] 胡春玲,张建军,樊晓明.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4):67-69.

  \[13\] 庄菊素,徐国英,王 晶,等.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与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

  \[14\] 陆边芳,孙惠娟.针刺伤所致医务人员血液性传播疾病的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506.

  \[15\] 吴安华,徐秀华.预防医院感染标准原则(英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0):799.

  \[16\] Trim J C,Elliott T S J. A review of sharps injures and preventitive strategies\[J\]. J Hospit Inf,2003,53:237.

  \[17\] Peate W F.Preventing needle-sticles in emergency medical system workers\[J\].Joccup Environ Med,2001,43(6):554.

  \[18\] 陈素文,陆晓伟,韩永毅,等.临床护士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03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