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社会经济 >> 国民经济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产业过度竞争测度基准及聚类分析           ★★★ 【字体:
产业过度竞争测度基准及聚类分析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8    
一、过度竞争判别基准的理论述评
  如何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出现了过度竞争现象?我们认为建立一个判别基准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过度竞争的测度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试图通过对过度竞争的界定及对过度竞争行业的普遍特征的描述来进行判断。
  贝恩在《产业组织》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过度竞争的概念。他将过度竞争概括为低集中度、持续性过度供给或过剩生产能力和经济绩效较差的产业的一种市场结构,并将这些产业的普遍特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①产品销售价格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例如10年或20年)被压低到产业的平均成本以下;②由于企业只能得到远低于正常水平的利润,因而产业雇佣的劳动力(含被雇佣和自雇佣),以及其他非专业化和潜在可转换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也长期处于正常水平以下;③“过度竞争”以及由此给产业带来的痛苦,主要存在于部分地区或某个产业的一个部分,而其他地区和产业甚至过度竞争中的一些企业经营状况良好;④即使在低收益的压力下,劳动力和企业等本来具有潜在流动能力的生产要素,仍难以向其他产业顺利转移,脱离原行业的过程非常缓慢;⑤这些存在问题的原子型产业的产出较之其他产业对经济景气循环更不敏感,而价格却更加敏感和多变,产业的“平均”状况趋于恶化。
  日本通产省提出从四个方面判断是否出现了产业的过度竞争:①在销售方面进行激烈的降价和赠品竞争;②在生产方面,各个企业相继打入对方经营领域,生产其他品种和商品,企业之间在生产上的相互竞争加剧;③企业积极进行新工厂建设和引进新型机械设备,这种投资竞争的结果,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极度的设备能力过剩,有可能出现设备开工率在50%以下的产业部门;④在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产品更新换代方面的竞争和技术引进上的竞争都很激烈。
  国内学者曹建海在其著作《过度竞争论》中给出了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发生过度竞争的一般标准:①产品销售价格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压低到产业的平均成本以下;②产业内部重复性生产现象严重,绝大多数企业规模不经济,但整个产业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正常年份市场的有效需求,40%以上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新的投资仍然不断涌入;③产业中多数企业亏损或只能得到远低于社会正常水平的利润,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报酬也长期处于正常水平以下;④即使在低收益的压力下,劳动力和企业等本来具有潜在流动能力的生产要素仍难以向其他产业顺利转移,脱离原行业的过程非常缓慢;⑤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广告战、商业间谍战等不断爆发,且这些竞争多具有“自杀性”、“毁灭性”等特点。他还进一步强调上述特征一般不可能在一个产业同时发生,但如果是具有两个以上特征的产业,就可以认为属于过度竞争产业。
  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发现,从行业的利润水平、竞争形态、进入与退出壁垒等方面对过度竞争行业进行了一般性描述,但由于各国过度竞争的形成原因有较大差异,其行业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且这些描述过于模糊和笼统,导致可操作性较差,我们认为可以将描绘过度竞争的特征性指标建立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对过度竞争行业进行更加清晰的描绘,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判别等统计方法,对过度竞争行业进行科学分类,以进一步剖析过度竞争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
      二、过度竞争测度的基准选择
  我们认为,过度竞争的判断至少应由三大类特征性指标构成:①市场结构指标:市场集中度、企业规模等;②市场行为指标:企业进入数量及增长速度、R&D费用等;③市场绩效指标:生产能力利用率、产业利润率等。
    1.市场集中度
  一般来说,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通常是前4位或前5位、前8位)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因此,集中度是市场寡占程度的一个指示器。通常采用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有绝对集中度指标、相对集中度指标、H.I指数、R.I指数、C.C.I指数等,这些指标各有利弊。因此,单独一种指标都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究竟什么样的集中度才意味着一个产业存在过度竞争?至今仍是一个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美国学者贝恩和日本学者植草益先后运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对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程度进行了分类。国内学者曹建海指出,过度竞争的高发产业有两类:一是受中小企业支配的部分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等;二是固定成本高从而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和企业。可见,过度竞争并不仅仅发生于低度集中市场结构的产业,而且可能发生在市场集中水平较高的寡头垄断结构的产业。因此,单纯依据市场集中度指标并不能判定该行业是否存在过度竞争。
    2.企业规模
  这一指标侧重于将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MES(最小经济规模或经济规模)的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代表产品企业平均产量占MES的比例
  附图
  资料来源:《1989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及行业50家评价(二)》,载《管理世界》1990年第6期。
  这一指标与市场集中度高度相关,因此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性基准。斯蒂格利茨指出:“只有当所有厂商拥有完全相同的资源时,一个产业才会只有一个厂商最佳规模。既然各厂商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同的资源,最佳厂商规模必有多个呈现某种频率分布。”因此,他建议用生存法来测定企业的最佳规模。如果某种规模的企业的市场份额长期保持不变甚至有所增长,则认为该种规模是最佳规模。
    3.企业进入数量及增长速度
  产业过度竞争与否的衡量基准主要有两条:一是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二是产业中过度进入的生产要素较长期地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的生产能力较大闲置或产成品的大量积压(毛林根,1994)。可见,单是企业进入数量过多及增长过快并不足以导致过度竞争,欧、美的新企业进入及平均增长速度较发展中国家还要快些,但是由于其资本市场及其他要素市场比较健全,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顺利退出,因此过度竞争的现象并不多见,这也许是过度竞争问题未能引起西方一些学者足够重视的原因之一。企业过度进入是导致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而出现产品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指标必须同测度企业退出的指标结合在一起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的结论,因为当产业内出现过度竞争时,退出壁垒较少,资源要素可以顺利退出时,也不会产生过度竞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产业中企业数量过多对过度竞争来讲,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典型的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另一方面,即便仅有两个企业,过度竞争也有可能出现,如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之间的竞争。
    4.R&D费用
  根据“新熊彼特假定”,企业规模、企业集中程度、市场份额和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过度竞争条件下,由于企业规模小,集中程度低,缺乏进行大规模R&D投入,以及将研究与开发成果推广到市场的财务能力,缺乏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基础。因此,我们有理由设想,R&D费用愈低的产业,愈有可能出现过度竞争。因此R&D费用也可以作为我们分析过度竞争的一个偏相关变量。
    5.生产能力利用率
  新古典经济学在论及“能力过剩”时,主要考虑的是生产能力过剩这种状况本身,即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一定涉及能力过剩行业的经营状况。在一些学者看来,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应该说是一种常态,它或者源于需求的波动性,因此需要在低谷时期存在某些剩余能力来满足高峰时期的需求;或者源于消费者对“能力过剩”这种状况的认可,即他们愿意为此付出较高的价格,例如顾客愿意与生产能力有闲置,因而可立即生产所需产品和提供所需服务的企业做生意,或者源于产品差异化的要求。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的,一个企业往往只能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企业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往往必须牺牲规模经济的好处,从而导致一部分生产能力的闲置。而日本学者使用这一概念则主要指一种经营状况和对这种状况的反应方式,即当能力过剩导致许多企业亏损时,亏损企业仍不能从这个行业中退出。本文主要从后一种意义上讨论能力过剩和过度竞争问题。如果产业生产能力闲置过多,则认为该产业存在过度进入。一般认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上,大体可视为适度重复建设范围以内,在此以下就属于过度重复建设。
    6.产业利润率
  贝恩和小宫隆太郎对于过度竞争的特征描述都强调了产业的利润率水平。贝恩(1968)指出,由于企业只能得到远低于正常水平的利润,因而产业所雇佣的劳动力(含被雇佣和自雇佣),以及其他非专业化和潜在可转换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也长期处于正常水平以下。国内的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平均权益利润率低于10%的行业为过度竞争行业,其中权益利润率低于5%的行业属于严重过度竞争行业。但是,由于中国价格体系尚未理顺,价格并未完全成为有效配置资源、反映供求变动的基本参数,因此,以产业利润率的高低作为判别产业是否处于过度竞争状态的最终基准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即便在价格固定的条件下,企业的盲目、过度进入又长期难以退出,必然引起产业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因此,产业利润率的变动情况及其趋势,仍是衡量产业过度竞争与否的重要基准。
  除了以上我们谈到的一些判定基准外,还应包括像产品差异程度、广告密度、市场进入、退出壁垒的难易程度等基准,通过多个指标的结合分析,判别可能会更加科学、准确。
      三、中国产业过度竞争判别的聚类分析
  根据以上我们提供的判别基准,对中国产业的竞争状况运用Q-型聚类方法(注:聚类分析方法既可对样品进行聚类,也可以对变量(指标)进行聚类。对样品进行聚类,称为Q-型聚类。)分析(见表2)。
  表2  中国用于过度竞争测度的相关指标数据
  附图
  续表2
  附图
  注:①样本距离采用欧氏距离:,组间聚类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s Methed)。
  ②产品开发费用密度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该产业用于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资料来源: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光盘资料。
  根据以上数据和方法对样本进行聚类,下面为SPSS输出的聚类进度(见表3),一并分析如下。
  表3  聚类进度
  附图
  续表3
  附图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
    1.将国民经济37个部分划分成3类
  第一类:低度竞争行业,包括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加工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橡胶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第二类:中度竞争行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第三类:过度竞争行业,包括木材加工及竹腾棕草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普遍机械制造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加工业、金属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这类产业的典型特征是:市场集中度较低,90%以上产业市场集中度CR[,8]<10%;产业规模较小,很难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进入增长速度趋缓,但仍有许多新企业继续进入,出现了所谓的“边积压,边亏损,边生产,边建设”的现象,平均企业进入增长速度为4.02%;产品研发密度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利润水平较低,行业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60%。
    2.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并存
  一方面,在许多规模经济显著的竞争性产业中,存在着众多的原子型企业,规模经济水平低,生产分散化,生产能力过剩,过度竞争现象严重;另一方面,许多行业特别是一些垄断产业中,行政垄断大量存在,经济效益低下。
    3.绝大多数存在过度竞争的行业市场壁垒的不对称性极为明显
  一方面是低度的进入壁垒,在行政保护下,企业进入市场在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几乎不存在什么障碍。因此,经济景气时期,规模小、技术落后的资本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那些需要大批量生产的产业,造成进入壁垒失效,企业过度进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细分产业,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数目变化情况看,除纺织业和家具业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过度竞争而陷入持续性困境,出现企业数目减少外,37个产业中的35个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数目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市场的退出壁垒却相当高,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不健全,造成沉没成本的增加和停止营业点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停止营业点,即使产品积压,没有销路,却仍然按照原有生产方向勉强维持,使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仍不退出。这与中国经济中破产、兼并机制不健全,企业破产后职工安置问题难度较大有直接关系。这种市场壁垒“进低退高”的不对称性,是造成产业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
    4.过度竞争行业的外部特征
  工业企业向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消费品工业产业盲目进入且其生产要素长期不能退出,造成了生产能力的大量闲置。相当多的产业出现了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与企业不断盲目进入的现象同时并存。这种现象是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典型表现,在轻工、电子、医药、化工、机械、纺织业等尤为突出。
    5.体制性障碍是造成不充分竞争的根本原因
  中国产业的市场竞争,由于受到行政垄断阻碍,无论是低度竞争还是过度竞争,都是一种不充分竞争。中国产业的市场竞争的顽症,并不在于其竞争不充分的表现,而在于这种不充分竞争产生的根源不是经济障碍,而是来源于体制性障碍的两重性——即地区和部门内的开放性,形成进入的低障碍;地区和部门外的排他性,形成进入的高障碍。它使中国企业间的竞争极不充分。这种不充分的竞争,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表现为低度竞争;在价高利大的产业,又表现为盲目进入、难以退出的过度竞争。这种障碍造成的较高收益率导向的生产要素流动的“动力不足”和“能力不足”问题,不可能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来加以克服,市场竞争表现为低度竞争和过度竞争。
  综上所述,过度竞争现象在中国众多行业显现出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总水平。但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过度竞争的界定及判别还比较模糊,我们试图按照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建立一个过度竞争产业判别的基准,以便于对过度竞争现象的成因及治理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J.,Ba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ohn Wiley & Sons,Inc Press 1968.
  [2]Demsetz.Harold,Industry Structure.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3.
  [3]Klepper.Steven.Entry,Exit,Growth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Vol.86.
  [4]Martin,Stephen,Industrial Economics-Economic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2nd ed.New York.Macmillan,1994.
  [5]Baumol,W.J,Panzar,J.C.willing,R&D 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M].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1982.
  [6]Paraskevopoulos Dand Pitelis C.N.,A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apacity Expansion Investm ent
in the West European Chemical Industry.Managem ent and Decision Economics,1995.
  [7]Donnenfeld S.and Weber S,Limit qualities and entry deterrence.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
  [8]小宫隆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9]曹建海:《过度竞争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毛林根:《结构·行为·效果——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杨惠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美)J·E·斯蒂格利茨著,姚开建等译:《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