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 【字体: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儿科学; 教学改革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传统的临床学科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枯燥乏味,学生靠死记硬背,缺乏临床医生所应具备的临床思维,也缺乏自学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基础医学教育中是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在临床课中,是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把PBL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这一改革强调基础医学结合临床实际,使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适合做医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1]。为探索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我们在临床儿科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80名,其中女生38名,男生42名,年龄18~21岁。这些学生经过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系统学习了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及其他临床课程。随机分为试验组38名和对照组42名,两组年龄、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内容及方法  对照组由教师根据《儿科学》教学大纲要求,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启发式、病例式等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教授相应的知识。讲授教学内容、进度、学时数与试验组完全一致。试验组以PBL教学模式为主,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2.1  编写病例  以临床遇到的具体问题或儿科学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病为学习起点,编写的病例中隐含大量鉴别诊断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

    1.2.2  提出问题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临床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自学。如讲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给出事先编写的病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需要补充哪些病史?②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请列出诊断依据。③进一步应作哪些检查?并通过该病例要求同学掌握:①维生素D的来源及代谢过程。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上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哪些骨骼畸形?形成机制如何?与年龄有什么关系?⑤如何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2.3  自我指导学习  引导学生去自学,查找资料,同学除了要看教科书外,还应看教师推荐的参考书中的有关章节,自己边学边做笔记,归纳总结,自己解答在该病例中提出的问题并提出疑问,作好讨论准备。允许小组成员之间交换材料,收集各种信息。自我学习过程是PBL教学法的中心环节。

    1.2.4  课堂讨论  课堂上70%的时间用于讨论。讨论的题目,一是病例提出的焦点问题,二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迷惑不解的问题。讨论多由教师主持,讨论时,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观点和依据相同的不再重复,只讨论新的不同的观点或补充新的依据。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归纳概括并在黑板上简要记录各种观点的依据和疑问。教师在一旁酌情给予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法去综合分析,解决疑点,对学生可能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1.2.5  总结  教师总结归纳理论课的讲授内容,进一步归纳、分析各种观点的依据和疑问,突出强调重点、难点内容。

    1.3  考核与评价  为了检验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实效性,对试验组38名学生及对照组42名学生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占40%)和临床技能考核(60%),临床技能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临床思维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经χ2检验,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PBL教学方法在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表1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2.2  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  见表2。经χ2检验,除“加深教师对自己的了解”一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6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表2  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

    3  讨论

    传统的医学教学,以知识灌注为主,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面对病人时,缺乏横向思维,不容易从一个病人的症状、体征联想到生理、生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在学习某一章节时,只单纯考虑这一章节的内容,不与其他课程相联系,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差。

    21世纪医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使医学形成必要的信念,为以后终身进行医学知识、技能的获取奠定坚实的基础[2]。PBL教学法能较好地满足上述目标的要求。PBL教学法以导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以获得基本知识体系、培养有效运用知识和获取新知识、解决可能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以病例的诊治问题为中心,将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生理、药理以及临床串联在一起学习,相互深透,融会贯通,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效果。

    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优点:①围绕临床问题综合了解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符合医学的整体原则,对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体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考虑,恰恰是培养优秀医生的必备条件。通过解决相关问题,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再现和应用。如小儿腹泻病为一个重点章节,上课时结合重点病例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时,需要将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腹泻的病原学方面与微生物学知识相联系;腹泻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病理生理学的知识相联系;腹泻时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相联系。使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②有利于发展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以一个实际的临床问题为起点,运用各种手段(如看教材,查文献,网上检索等)搜集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临床思维方式,为将来独立参加临床工作后的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③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讨论过程中,同一个小组的学生要制订小组计划,协作分工。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查找资料,并汇总资料、分析整理,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在全班发言,所有的活动以小组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对于学生发言、争论的勇气、胆量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讨论时发言双方坚持个人意见时,易转化为无意义的争吵,造成时间的浪费。因此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应特别注意加强控制力度,在学生的讨论即将变成争吵时及时制止、纠正。

    P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方法,不再单纯依赖某本教科书,对传统教学内容有所取舍,编写出有利于学生自学的、临床技能和基础医学知识相结合的教材,还需要编写临床模拟场景病例思考题,引导学生运用参考资料自学[3]。 要求教师除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讨论热情的同时,令学生有序发言、动静结合。

    虽然PBL教学法有许多优点,但它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法,讲授法是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思路清晰。对于《儿科学》中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则不太适合用PBL教学法。作为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各种教学方法,明确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利弊,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创造教学经验,以达到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 温秀杰,温德升,刘鲁川. PBL在口腔正畸进修生临床教学中的初步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628630.

2 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 医学与哲学,2000,21(12):4849.

3 王晶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971.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