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 【字体: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2    
摘要:苏南地区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地域优势。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大背景下,苏南高职教育必须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积极调整培养层次,合理设置专业,适度发展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采用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人才。同时,政府应充分发展主导作用,制定高职教育发展规划。
    关键词:苏南;高职教育;区域经济;互动策略
     
    苏南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在闻名遐迩的“苏南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新苏南发展模式”。进入新世纪,苏南地区要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形成优势、赢得主动,最重要、最可依赖的资源是人才资源。特别是当前抢抓国际资本和产业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机遇,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更加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前瞻性地构建苏南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框架,推动苏南地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背景及其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在江苏经济良好发展的大背景下,苏南地区经济走势强劲。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苏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334.08亿元,占江苏生产总值的62.1%,苏南地区整体已步人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苏南主要地区经济基本情况见表1。
 
 
    1.地域优势的凸现
    苏南地区毗邻上海,内河、外海港口众多,苏南经济的发展与上海产业上的错位互补、资源上的互通共享、发展上的联动共赢是息息相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国际;承接上海辐射,就是承接国际辐射。
    苏南地区通过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为载体,以节点城市特别是南京和扬州、镇江和扬州、江阴和靖江、苏州和南通、常州和泰州等城市间的跨江对接与合作为突破口,拓宽了其发展空间。
    同时,交通等基础设施也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04年,沿江、通启、苏嘉杭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高速公路密度达到250KM/ KM2,改善了苏南地区的陆路交通环境。苏通大桥、南京长江三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太仓港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实现。
    2.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
     随着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我国转移,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将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也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优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主要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分布。以苏州为例,2004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2%:65.7%: 32.1%。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层次显著提升,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23.75%,充分展现了高新技术的生机和活力。同时,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和需求多元化以及第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高新技术的异军突起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扶持下,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苏南地区已成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2005年,苏州市以计算机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16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比重已超过30%,年均增长28%,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无锡大力发展电子通信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和加快了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成为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亮点。
    (二)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与人才资源开发相匹配。人才资源的数量、素质结构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先决条件和保证条件。高职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知识传播、知识物化的重要基地,贯穿区域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
 
 
    1.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大量需求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增长中最快的部分就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制造业高技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的素质也将逐步提升,其中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制造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将是大量的。南京市人事局公布的人才需求与预测数据(图1)显示,企业不仅需要大量在生产一线从事操作的高级技术工人,同时还需要岗位针对性强的技能型人才,以及可以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生产第一线,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高层次应用性人才。
    2.工业化进程需要学校提供技术资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更需要学校主动参与到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中,发挥技术理论研究的优势,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企业”的任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服务区域经济是发展苏南高职教育的目标
    1.区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特定区域在经济、科技、文化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上,往往会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点和个性。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世界各区域的可替代性增强,某一区域要想维持在国内或全球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形成并不断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其他区域难以模仿和替代的优势。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加强,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离不开具有区域特点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技术创新,而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已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能明显推动区域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要求。
    2.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要接受国家与区域的二级领导,从区域得到办学经费和资源,根据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设置专业,从区域得到绝大多数生源,毕业生大部分在本区域就业。所有这些,都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密依托区域。高职教育要谋求自身的发展,必须很好地满足区域需要,实现高水平的区域化,可以说,区域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立身之本。
    二、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动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
    有特色的区域经济的形成和持续快速发展,需要有同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也就是要求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相匹配。
    (一)调整高职教育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在苏南地区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元文化交融碰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积极调整高职教育的结构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高职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调整培养层次,合理设置专业,努力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教育辐射作用,适应和促进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1.培养层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而层次结构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
 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苏南地区属经济较发达地区,根据苏南地区5个城市经济的不同发展水平与方向,构想如下:
    南京:在“退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下,结合重点发展的石油加工、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工程等新兴产业,凭借高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绝大多数云集于此而彰显出的人才、科技、研发、教育资源优势,以培养本科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主,尝试培养具有研发能力的工程硕士人才。
    苏州、无锡:从城市发展、定位等方面来看,两个城市具有很多的相似点。苏州以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开发区等国家级园区为载体,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促进了苏州经济连续多年的强势增长;无锡形成了机械及汽车配套业、电子及新型家电业、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业等五大支柱产业。苏、锡两市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新兴城市”,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就要把两地作为技术开发的实验室,建立“产、学、研”的结合体。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更应从培养服务第一线的专科层次人才向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过渡。
    常州、镇江:这两个市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上与苏州、无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常州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经济单轮驱动,传统优势产业的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业在常州的工业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镇江开始着力培植化工、造纸、铝材、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在苏南地区向国际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结合这两个市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以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专层次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2.办学层次提倡层次贯通制,适度发展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
    随着区域内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职业岗位,由于这些岗位技术含量和智能水平都比较高,由此促使职业岗位教育层次的高移。市场对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不在简单地停留在大专层次,而有了更多元化的需求。而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本身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如北京、上海经济发达地区率先举办了四年制技术教育,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进行了以攻读“第二学位”为主的新模式试点,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现代技术和管理人才。苏南作为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专层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体,适度发展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独立的技术研究能力,能够把工程理论和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本科层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乃至工程硕士,形成多层次贯通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3.加强专业调查与分析,达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分布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
    高职教育院校必须具有对社会情况的敏锐的觉察力和快速的应对力,能够以社会需求以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更新和补充教育内容,保证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时代气息,保证较高的就业率。国外的每所高职学院都设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研究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笔者认为区域化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需要一支精干的队伍专门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了解市场的需求,所有教学人员也要深刻了解所设专业的目的与发展前景,了解以该专业为中心的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是为经济服务的。 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55家落户南京,100家落户苏州,64家落户无锡。随着这些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和现代管理制度的引入,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对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走向多元化。区域高职教育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方向,将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分布格局紧密结合在一起,现试根据5个城市的主导产业,结合2004-2005年各城市的人才紧缺情况,提出今后几年苏南地区的专业需求,见表2。
 
 
    在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可缺少。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协调和指导作用;在产学合作中,必须发挥政府的行政功能和协调作用,走“官、产、学”三方合作的道路;在经费投入上,政府应采取倾斜政策;在政策支持上,政府应建立一定的法规,明确企业在技术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相应的优惠条件,以规范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活动,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采用产教结合的办学体制培养人才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区域内高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他们有更宽的知识面;二是要求他们具有更好的理论基础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三是要求他们懂得更多的国际运行规则,具备更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在对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诺基亚(苏州)电信有限公司、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的调研中发现,企业希望其工程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够多样化和综合化,对技术型人才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据此,笔者认为区域高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他们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企业既可以通过介入高职教育的办学过程,参与新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开发、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毕业生实习训练等环节,也可以通过互动性的产学合作方式,由学校、企业共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使企业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
    在产教结合的过程中,完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可将企业新技术及时引入课程教学中,将工业化标准作为实训内容之一;吸纳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发挥专业教师技术理论研究的优势,与企业合作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帮助;在企业建立技术教育基地,将课程体系与一定的职业活动和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在完成特定而具体的任务中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
    要发展苏南地区高职教育,只有在市场选择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调整,形成与各中心城区产业结构相配套,功能、层次、形态既有差异又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形态格局,最大限度地避免高职教育平面、圈形扩张所带来的小而全和专业趋同化等一系列弊端,才能在不同的城区发展出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性高职教育中心区,从而与苏南地区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储东涛,新望.新苏南的脚步[J].决策咨询,2002, (8).
[2]张妙弟.从北京大学联合办法的实践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化与国际化[J).高教探索,2002,(1).
[3]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4]黎琳.21世纪初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范式[J].广西大学学报,2004,(1).
[5]课题组.上海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状、需求与培养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30).
[6]陈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9].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7]石哉.以创新思路架构高职高专发展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1,(12).
[8]孙琳.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J].职教论坛,2004,(4).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