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课堂教学改革应当克服的几个倾向           ★★★ 【字体:
课堂教学改革应当克服的几个倾向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努力克服的问题,例如,课堂上把一切教学活动都交给学生;夸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不良师生关系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滥用等,本文对上述做法进行了剖析。

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教师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总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及时矫正和克服的实际问题,现以例释。

1 把一切教学活动都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把一切教学活动都交给学生。因为这样做不符合教育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构成学习过程中的 2 个主体,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作用,没有教师的传递也就没有学生的接受。因此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接受教师传递来的信息,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内化作用,才能被掌握,如果不经过学生的内化作用,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信息再重要也是无用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是接受信息的主体。而这 2 个主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偏废教师传递知识的主体作用。

如果把一切教学活动都交给学生,教师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教师就会表现为无事可做,而白白浪费教学信息资源,学生也会无所事事,这必然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美国曾经有过一种叫做 “ 坐山观虎斗 ” 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上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争论,最后学生论来论去也没有一个结果,就草草地下课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改革是不成功的。

中国的教育改革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特色。 50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中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重大的科技成果都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人才大都是自己培养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教学不需要改革了,还需要改掉那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保留自己好的、合理的东西,教育改革不能全盘西化。

2 夸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手段上的一个进步。教师适时、适当、适量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也会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片面地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夸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贡献率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是因为:

到目前为止,实际教学中还找不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常规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足够证据;中国的教育改革应当走自己的路,要坚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应当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大面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不符合国情的。 ‘ 农村学校条件简陋,他们很难做到以现代教育技术做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而既经济又直接见效的教育教学资源被搁置,这是得不偿失的。

由于一些教师热衷于使用多媒体教学,便冲淡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技能的形成。例如,有一位老师讲授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时,他首先展示的是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夺金的一些场面,用时 3min 。教师的用意是想说明运动员的这些行为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实际上这些场面学生已经看过,并不感觉新鲜。学生的联想又是多方面的,不一定只考虑运动员的运动要受神经的调节,一部分人在看笑话,结果形成负联想,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使用多媒体还存在许多弊端: (1) 不利于教学氛围的形成:把明亮的教室变成暗黑的屋子;把知识的传授当做故事欣赏;把教师当放映员,把学生当观众,这些都不利于教学氛围的形成。

(2) 滥用多媒体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往往不写字 ( 多数教师一个字也不写 ) ,一个徒手画也不画,这样久而久之,教师的三大基本功会全面退化,这对于教师整体素质建设是极其不利的。

(3) 费用昂贵,一套设备需要几万元,再加上每天消耗的电量,花费是比较惊人的,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在学生认知这个问题上,普遍认为黑板是最好的传递知识的载体,因为它便于学生记忆和笔录,便于思维的形成。

3 不良师生关系

课堂上有着良好的、健康的师生关系无疑是好事,这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但是目前有些地区偏重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把师生关系看作是评价教师的依据之一。由于学校误导,造成教师不得不与学生建立 “ 良好 ” 的关系,部分教师与学生拉拉扯扯。课堂上学生随便讲话,部分教师也不敢对其进行正常的教育惩罚,不敢实施教师的权利,使得素质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严重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由于教师担心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好,总怕 “ 得罪 ” 学生,因此教师表现得十分尴尬和无奈。不良师生关系的弊端包括下列几点。

3 . 1 不利于教师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淡化了传递知识的主渠道作用,学生失去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造成知识资源萎缩或枯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 . 2 丑化教师形象

不良师生关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似乎学生是主人,教师是仆人,教师怎么会抬头挺胸大胆地施教呢 ? 又怎么敢管理课堂呢 ? 这样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技能。

3 . 3 会造成低级趣味

师生之间吹吹拍拍,使师生关系庸俗化,一些不文明语言和行为也进入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类似 “ 哥儿们 ” 、 “ 姐妹们 ” 之间的那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关系,污染着学校这块净土。

3 . 4 分散教师的注意力

教师的心理压力过重,总是担心学生有意见,怕磕磕碰碰,思想紧箍着,一直处于 “ 高压 ” 状态,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处理人际关系上了,教师怎么能安下心来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进行教育科研呢 ?3 . 5 造成学生人格扭曲

不良师生关系会诱发学生产生 “ 我行我素 ” 、 “ 老子不服天朝管 ” 的 “ 无政府主义 ” 思潮,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这对于他们的一生的发展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4 研究性学习的滥用

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有条件的,教师不能滥用,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目前的研究性学习主要表现为 2 个方面:一是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什么学科,什么课程,教学的什么阶段,都一律要求搞研究性学习;二是研究性学习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了,没有什么可搞的了,有的学校甚至把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变成自习课了。第二种情况是一种极端的情况。

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有其优点,比如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但是研究性学习也确有其种种弊端。在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适合学科的范围也比较窄,在很大程度上适合自然科学的学习,师生对其还不够熟悉,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就基础教育的课程来说,大部分知识不必重新研究。比如在高中生物学中,由孟德尔发现的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讲的是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 2 个配子中,随着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是一个规律,无需重新研究,即便研究也是一个验证性研究,并没有什么创造性。那还不如通过教师直接把规律教给学生,来得更加直接。因此教师应当坚持研究性学习运用的适当、适时和适量,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接受式学习的优势和长处,使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有机地协调起来,在传递的方法上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又能快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