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字体: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纲要》以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历史使学生得以深刻地领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进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然,《纲要》教学中的这种德育渗透非旦夕之功,而是具有渗透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一、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即德育:第一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第二是其内容包括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的教育。德育的成功与否是通过个体对所认知的东西有所感悟并转化成自己的行为、进而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如孔子所说思想上懂得“道”,而在行动上按照“道”去做,才是“德”。显而易见,“德”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点一滴的生活中。而“德育”则是让人在思想上懂得“道”。
古往今来,德育一直在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所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而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1],”说明古代办学的目的是“明人伦”,即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并维护相应的社会秩序。在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可以说,德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教育发展过程的始终,而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即德才兼备。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德育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纲要》教学在德育中的地位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其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的讲述,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层面实现对大学生的德育渗透。
《纲要》不同于普通的历史教科书之处在于它以综述的形式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作为背景、并以专题的形式将近代以来的中国大事件系统阐述,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了解中国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联系和比较中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让广大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纲要》的政治教育渗透功能。“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本质和主流来说,就是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2]。”《纲要》就是抓住这条主线,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放在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中来介绍,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的世界列强之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形势的总体走向,在比较中认识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这两个主要活跃于封建社会形态下的阶级成分都不可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取得成功,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又由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脆弱而显得格外软弱,中国需要新的阶级力量来领导革命,历史的重任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掀起,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到敌后战场的开辟,从抗战胜利后争取团结、民主、自由的努力遭到失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比以往任何阶级领导的革命和运动都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支持,并实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主的百年梦想,使学生领悟到“三个选择”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摆脱封闭状况,逐步走向世界的开放史,这使得《纲要》在思想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优势。《纲要》以历史事实说明:大学生必须培养开放意识,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重任。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倡导的“西学为体”,从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向往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都说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是在以开放的意识、改革的理念来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百年历程包含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从器物方面的引进到制度方面的学习进而认识到中国人要“强体魄,达心智”,这样的基于拯救国家危亡而求索于世界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改革进取的雄心壮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人民终于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信念、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吸纳并有选择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时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百年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深刻的教训和经验,《纲要》以历史的视角、世界的视角让现代大学生领悟到改革开放之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是中国英才人物辈出的时期,而历史人物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因此,《纲要》的道德教育渗透功能不可忽视。见贤思齐,高山仰止。以优秀人物为典范,点燃大学生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念,进而肩负起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是一百多年来所涌现出来的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等一切优秀人物留给大学生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纲要》教学以德育而达到育人之目的的重要方面。中国人民、尤其是那些革命志士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向大学生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甘于落后和屈辱的坚强信念,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并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培养着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人生历程中的责任感,并指导着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纲要》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英国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说:“没有政治科学的历史无果,没有历史科学的政治科学无根[3]”。可以说,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历史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密切关系。《纲要》的目的就是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这一政治命题通过历史事实的论证而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政治科学与历史科学的相得益彰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决定了《纲要》教学中德育的最大特点是蕴含性,即渗透性。
《纲要》的德育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中的,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到近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必然趋势,领悟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深刻含义,从而激发起青年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道理的领悟,不是靠教师单纯地灌输历史知识而取得的,而是靠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内心感悟而获得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单纯的对知识的接受中走出来,而对中国近代以来各个时期的革命和运动进行比较、总结和评价,以理性的分析得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并在这样的比较与评价中培养学生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历史教学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教师的以身教人是必不可少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台只是教育的场地之一,课堂教学线索性强,任务明确,而生活中的教育则是小中见大。因此,《纲要》教学的德育渗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内容教学之事,而是一点一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这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渐进性特点要求教师“行不言之教”,即以身教人,以自己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影响学生,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完善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在这方面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展示了一个党的理论创新的研究者、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将坚定的政治信念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不知不觉地融进学生的心田。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探索与奋斗的历程告诉青年学生: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怎样走过来;启迪青年学生:我们的国家要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鼓舞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而承担起青年所应该承担的使命。能达到上述之目的,也就实现了《纲要》教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子·滕文公上
2.“开阔视野  突出主线——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建议”.中国教育报,2007;3
3.[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中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16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