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世界一流大学≠           ★★★ 【字体:
论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摘  要:尽管学界对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共性标准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对一流大学本质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和深入。笔者从逆向思维的路径对一流大学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一流大学不等于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不等于英美模式的一流大学,不等于学术性研究型的大学,不等于多元巨型大学。最后,对一流大学的特征做了简要的描述。

    关键词:一流大学;综合大学;多元巨型大学

    众所周知,创建高水平的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尽管学界对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共性标准、功能特征和发展战略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在对一流大学本质内涵的认识方面还不够准确和深入,存在着许多盲点和误区。而认识的模糊则很可能导致一流大学办学定位的混乱和战略方向的偏离。在此,笔者不是着力从正面阐述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而是通过逆向思维的路径对这一概念进行剖析和阐释,以期从侧面得到一些对一流大学更为科学和理性的认识。

    一、世界一流大学≠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具有举世公认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办学理念,从学科建设来看也呈现出文、理、工等学科交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特点。从牛津到剑桥,从哈佛到耶鲁,莫不如此。历史地看,大学作为知识的场所,经历了从对自身社会的知识体系进行整理、传递与丰富,到不断融入整个人类知识系统并进行传播和创新的发展过程。而一流大学的产生就是这一过程的结果。人类知识进步的内在力量也推动着社会的大学走向同质化。因此一流大学综合化的学科设置布局正是适应知识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做出的必然反应。但是,并非所有的一流大学都是学科门类非常齐全的综合大学。比如哈佛大学就没有工学院,而麻省理工则没有医学院,这是因为两所大学近在咫尺,短期之内新建学科很难超越对方,因此他们各自都放弃了对新学科的建设,而且后来的发展实践也证明这一举动是他们做出的最为明智的战略选择。另外,培养出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政府元首的巴黎高师,也并非学科门类非常齐全,其卓然超群的地位同样使法国的综合大学只能望其项背。其实,综合性不是达致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途径,过于追求综合性则很可能掉进一个“美丽的陷阱”。实际上,任何一所学校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将有限的资源平均分散到每一个学科,这样会使每一个学科都难以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结果可能导致原来的优秀学科丧失其领先地位和竞争力。正像克拉克·科尔所说:“不应该力量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科得到的资助应当与该学科当前所具有的潜力以及这些潜力的变化相一致。没有永恒的重点。”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办学特色的缺失,我国大学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求大”、“求全”的心理偏好。许多学校不是从学校传统和现在资源出发,审慎地制定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策略,而是在好大喜功的心态下盲目地增加学科点,增设学院。似乎惟有如此,才能向世界一流大学成功迈进。这种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千校一面的状况,这对创办一流大学的实践非常不利。另外,旨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合并热潮,虽然对建立结构布局合理、学科门类齐全,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和多科性高等教育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无视学校传统和文化的撮合现象。过于求大求全的做法掩盖和冲淡了学校的个性,造成了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紊乱的不良现象。

    大学的学科建设要遵从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任何学科的生长、发展乃至卓然超群都要遵照其内在理路。大学固有的保守文化使大学必须按照学术的规律来适应其外部激烈变革的环境,借助大学之外的力量或是人为的移植和干预学科的发展都很难取得成功。历史经验也表明,大学特别是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往往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原有的制度框架内做有限的制度创新,这也是由大学这一文化组织机构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一流大学并不是单靠简单的高校合并和增设新学科实现的,而是在审时度势,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一流。

    二、世界一流大学≠英美模式的一流大学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的一流大学大多在欧美国家,它们在学术水平、培养方式、经费筹措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对我国大学具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就要以西方一流大学为模本和蓝图,研究它们的学术成果、师资队伍、研究经费、师生比、学生规模等指标体系,以此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就可以建成我国的一流大学。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和行为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非常明显,对民族文化也持虚无主义的态度。在经济制度、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与西方有较大差异的中国,要照办西方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是不现实的。因为指标体系只是大学外在的表征性的东西,而一流大学真正内在的本质特征如办学理念等是无法量化的。所以这一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其实,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是在大学与社会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形成的,不是单靠大学自身的努力就能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流大学的建设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在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有学者用依附理论来考察第三世界的大学,指出它们要从边缘走到中心,是非常困难的。在西方世界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控制着第三世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创新体系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只不过是“一厢情愿”。面对这种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我们认为中国建设一流大学,既是必要,也有可能。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凸显出现代民族和文化的自我认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建立了现代的文化认同,才会有真正的中国发展道路。”我们知道,在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中,大学并不仅仅是一种精英机构,它同时还是高层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机制。因此,在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必然是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有所担当、对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的精神殿堂,而不只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超级工厂和传授所。

    在我国的大学改革实践中,虽然我们在落实高校自主权、推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客观上也出现了简单的制度移植的倾向。“没有灵魂的‘制度移植’,甚至更加偷懒和缺乏信心的‘制度嫁接’,都在根本上与‘学术自主’背道而驰。”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中,借鉴西方先进制度和本土化的探索,两者都不能偏废,缺一不可。而在我们的改革中,传统文化的作用却经常被西方话语体系有形无形的遮蔽,甚至我们在解释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时也不得不依赖西方的分析框架和话语体系。例如,北大最近的关于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中,其隐性的前提预设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因为北大的本科生不愿就读北大的研究生院,因此可以通过多聘请国外或留学的博士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北大就能更好地迈向一流大学。借用甘阳的话说就是,“目前的社会评价标准与社会奖励机制都在有力地支持‘出洋好比出痘子’的社会心理”。另外,在北大改革中,还要求每个教师都要会用一种外语上课,这似乎也是一种想与国际接轨的做法。但我们很难想象像我们传统的中文、乃至中医却要用蹩脚的外语来上,这将是一种怎样的情况?社会与人文学科的教师也要从国外来聘请吗?以美国学术界的边缘学科来规范中国大学中最具学术底蕴和研究传统,也是对中国人的政治经济生活与文化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部分,这无疑与建设一流大学的努力背道而驰!

    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说过:“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中国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除了寻求全球化普世主义的经验外,建设扎根于传统文化、富有儒学特色的华人大学,也是其应有之义。“华人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必须一方面学习西方大学的优良制度和成果,但另一方面,这种学习的目的是要加强中国人在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独立自主,而绝不是要使华人大学成为西方大学的‘附庸藩属’。”金耀基先生在其新版的《大学之理念》中也提到:“华人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同时,在担负现代大学的普遍的功能之外,如何使它在传承和发展华族文化上扮演一个角色,乃至于对建构华族的现代文明秩序有所贡献,实在是对今日从事华人高等教育者的智慧和想象力的重大挑战。”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反省华人的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和内涵。而要建立华人的大学理念,必须先保证我国大学学术研究的独立性。钱穆先生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统、事统和学统,而所谓学统就是追求学术的独立性,把学术作为生命意义来追求的学人传统。陈寅恪对王国维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评价就是对学统做出的最好注脚。西南联大时期的办学精神和特色也值得我们好好回味和借鉴。其实,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不应在英美大学的模式下亦步亦趋地跟进,而应建立扎根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华人大学。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所说“传统是应当受到尊重的,因为我们无法按照自己的理性建构未来,只有在以往的传统中演化历史。”

    三、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性研究型大学

    从目前情况来看,世界一流大学的类型大都是功能卓著的研究型大学。因为研究型大学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正因为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才成为一流大学。但笔者在这里提一流大学不等于学术型大学并不是要否认现有一流大学的学术性,也不是要质疑或否定我国选取学术性或研究型大学作为创办一流大学的努力方向。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鼓励和资助研究型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其它教学型和职业型的高校更不具备走向世界的实力。

    提出这一命题对于建立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面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系统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和多样的特征。但高等学校并未出现功能渐趋分化的情况,反而出现了“同质化”的趋势。高等学校在定位不清,分类不明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办学趋同现象,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专科、高职学校盲目升格,本科院校则争上硕士点、博士点。如何根据高等教育的功能和学校实际情况来对高等学校的类型进行合理划分,是摆在我国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其实,这种向上的“学术漂移”现象不仅在我国存在,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出现。如英国“屡次创办面向社会生产实际需要的职业性新型高等教育机构,隔一时间就为传统学术型大学所同化,升格为学术型大学”。在这种实际的办学状况下,再过于强调研究型大学的功能,不断提高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对大众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目标容易产生消极的导向作用。实际上,一流大学的概念并不是僵化不变的,“一流大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可比性概念,它可以是高等教育机构各类型的比较,也可以是地理范围之内大学间的比较,也可能是学科等层面上的比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类型的院校都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各类高职院校和教学型等中间层次的高校“与其奔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不如根据社会需要,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在同类型中争创一流。”所以,在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之外,其他类型的高校完全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四、世界一流大学≠多元巨型大学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多元巨型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概念有相同的内涵。其实,一流大学和多元巨型大学都没有非常精确的定义,人们对这两个概念本质内涵的认识也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从概念提出的范畴、概念的所指还是两者的目标都有较大的差异。

    首先,两者所针对的范畴不同,一流大学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在大学地位日益走进经济和社会的中心地位并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广泛影响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强调的是大学的独特品质、办学水平、学术声誉等,是同一组织类型的佼佼者;而多元巨型大学则是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对大学组织机构的一种描述或表征。“多元巨型大学”(multiversity)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克拉克·科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提出的。它是大学组织在适应外部经济、社会等因素激烈变革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和调整。多元化巨型大学不仅是多校园院校意义上的大学,它更像一座智力城、思想城。它的内部机制是充满变化和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和僵化的。它所努力的目标不是一个,而是沿着一个连续统一体的多种目标。可以说,自大学产生之日起就有了一流大学与非一流大学的区分,只不过在当时叫著名大学;但多元巨型大学却是特定时代大学组织形式演进的产物。虽然很多一流大学都是多元巨型大学,但也确实存在许多非一流的多元巨型大学。同样,一流大学也并非都是多元巨型大学,如巴黎高师虽然只有3000多学生,但却是举世公认的一流大学,“大中见小也是美”。

    从理论上讲,如果将多元巨型大学等同一流大学,实际上就是将一流大学的创建视为大学组织在时间上的演进过程,这对创建一流大学的实践是极为不利的。从实践层面上讲,如果将大学的规模发展、目标及职能的多元化作为创建一流大学的手段,则可能是南辕北辙,得不偿失。最近大学城的纷纷建立和多校区大学的出现也使大学呈现出更多的巨型大学的组织和职能特征。不可否认,虽然这些特征的出现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职能演变所带来的结果,但却并不是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如果将两者混淆甚至等同,无论对我们从理论上分析和认识一流大学还是对办学的实践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以上是从反面来阐释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和特征的,这一方法对认识事物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它启示了事物的性质和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也正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所无法说出的,但仅仅停留在负的方法上还是不够的。同样,对一流大学概念的理解,仅有反面解释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对这一概念做正面的描述和界定。当然,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是“镶嵌在历史之中”的,是动态发展的。要对其全面理解和把握非常困难。笔者尝试性地对此做一简要描述。第一,一流大学要有独特而卓越的办学理念。理念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大学前进的航标和灯塔。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学术自治、大学自由等经典的大学理念,这是一所大学基本的价值目标和追求,也是保障大学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中相对独立的合法前提。第二层涵义是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认同和对办学目标的定位,这是走特色办学之路所必需的理念;第二,一流大学要有社会公认的大师。这些大师不仅在学术上有重要的成果,而且也能为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第三是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毕业生不仅受到社会的承认,而且能够在本领域有出色表现;第四是有科学的内外部管理模式,等等。总之,一流大学的概念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这需要我们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掘、不断超越,从更为宏观和理性的层面来把握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从而推动建设一流大学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0,43.

    [2]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 (2).

    [3]李猛。如何改革大学:对北京大学人事改革草案逻辑的几点研究[J].世纪中国,2003:8.18.

    [4]甘阳。华人大学理念九十年[J].读书,2003,(9).

    [5]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12, 171.

    [6]转引自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J].读书, 2000,(1).

    [7]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78.

    [8]王站军。目标与途径:世界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建设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

    [9]潘懋元,吴玫。高等教育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