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略论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           ★★★ 【字体:
略论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摘 要 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了两者在教育的目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联系。提出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以创业教育的理念促进就业教育,以就业教育作为基础,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教育 创业教育
 
1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内涵
  何谓大学生创业,目前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解释。而对于创业教育,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冒险、探索、创造精神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乃至创办新企业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按照这种理解,创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包括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和创业心理素质等教育。比如开设新的创业课程、传授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创业发展方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企业的设立及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知识,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政策、工商、税收、保险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其它知识等等;二是把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来理解。有学者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就业教育”模式也要从“创业教育”模式转变,因此,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于是有学者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毕业分配、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认为就业指导代表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素质教育,它强调学生的知识复合、创新能力、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通过竞争来获得和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自主择业能力和知识结构,是一种积极的“职业性”教育。而创业教育同样强调学生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但是,它进一步要求高等教育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培养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的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素质,这是一种主动的“创业性”教育。由此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看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甚至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了。
  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并不是一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将就业教育的错误理解。所谓就业教育,一些学者认为:“就业教育”与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分”的就业特征相对应,以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培养专业对口、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个体,它强调个体与岗位之间的“填充性”与匹配。他们认为就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就业,以寻找到已有工作为目的,是一种被动的求职者。
  其实,就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在我国,如果,按照学生就业模式来划分的话,的确有毕业分配教育时期。由于那时学生就业是政府分配,高校谈不上就业教育。那么,我们的就业教育只能是起步于1998年大学生自主择业开始之后,至今不到10年的时时,我们从事的就业教育,更多的是帮助、指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制定正确的职业取向、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以及开创今后的事业之路。所以目前我们的就业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专业学习、学业进步、职业选择、事业发展等关系的指导与服务,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这种教育并不排斥创业教育,恰好相反,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试想,一个连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都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取向都不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事业目标都不正确的大学生,能够很好地创业么?所以,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甚至可以说,创业教育的内容,其实是就业教育的一种延伸。所以,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对立起来。事实上,即便是在创业教育非常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他们的就业教育也做的非常好。
  可见,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否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似乎我们现在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而极力鼓励他们去创业了。
2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联系
  无论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还是一种教育内容,都与就业教育并无矛盾,两者具有内在联系。
首先,从教育的目的看。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都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在履行着高校培养人才的职能。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开拓的意识,又提升学生从事本职工作、开创自己事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说,只有创业教育才培养“创新”人才,就业教育就只能培养出“守成”人才;只有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开创新的职业,而就业教育就只能教育学生寻求现有的职业。如果说,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的话,那么就业教育就是一种促进学生寻求更好的职业、更好的设计职业发展道路、更好地开创自己的事业的教育,显然,两种教育虽有侧重,但本质相同。
  其次,从教育的主体看。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都是由高校师资来承担的,目前主要由辅导员和一些从事就业和创业教育的教师来承担。就业教育既然要指导学生顺利就业,就必然要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规划职业发展生涯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就业教育的老师不能不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样,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也要对就业教育有所了解,要具备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这样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学生连自己如何择业就业都不知道,却知道如何创业。我们也不能想象,一个老师不会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的适合职业、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事业追求目标,却能指导学生成功创业。所以,对于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主体而言,既有教育主体上的重叠,又有教育者共同的素质要求。

  再次,从教育的内容看。在创业教育中,高校教师教育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掌握创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增强创业必需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实际上,这些内容与就业教育是相一致的。我们在进行就业教育的时候,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敢于竞争、大胆创新的意识的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就业能力的提升,甚至讲授大学生创业的模式以及成功案例分析。所以,在就业教育中渗透着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就业教育。
  最后,从教育的载体看。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是进行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有效载体。一般地,创业教育除了一些具体的课程外,主要依靠第二课堂,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设计、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而就业教育载体中,也是依托这些有效形式进行的,因为两种教育的目的、手段和途径有交叉的部分。即便是在第一课堂,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一些内容也共同渗透到大学的教材教学之中了,比如,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中,都包含着自主创新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内容和方法。可见,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都需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等相同的载体和途径。
3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结合
  我们强调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就是主张两者的有机结合,用创业教育的理念指导就业教育,用就业教育的基础促进创业教育,而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形成舍此求彼,弄巧成拙。尤其是当前,我国的就业教育尚较落后,创业教育更是起步甚晚,我们特别应该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好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关系。综上所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做到二者的结合决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而是学校各个层面的问题,更是整个教育观念的问题。我们要改变那种将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割裂开来的观念。事实上,不管是就业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能极大地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动机,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使许多有创业倾向的大学生投身创业,这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还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将二者结合起来的重要性,他们要么只是忙于帮学生找工作,安于学生能够“就业”,满足于一定的就业率;要么一味地鼓励学生盲目创业,导致成少败多。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观点: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指导的灵魂,以创业教育的理念推进我们的就业教育;而就业教育则是创业教育的基础,离开就业教育的创业教育必然失去根基,创业教育就难以取得实效,学生的创业实践也难以成功。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应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从事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一方面是高校现有师资要加强培训、提高,另一方面可从社会上招聘一些经验丰富、理论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很强的企业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一些在创业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成功人士,来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以确保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质量的实效性。
  (3)加强基地建设,构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平台。进行创业教育重在实践训练,积极的实践能给大学生们带来及时的反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更上层楼的创业欲望。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创建校园内部的创业实践基地,如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企业孵化器和创业见习基地等。其次,高校也可以在大中型企业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这些基地的建设既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平台,也为就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学生在这里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素质的同时,这个平台也必然成为提高学生就业技能、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见习基地,老师可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基地的建设,既是创业教育之需要,也是就业教育之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J].社科纵横,2006(9)
2 谭光兴.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的理论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3 欧阳山尧.实现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4(6)
4 马建平.试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J].理论导刊,2006(4)
5 衣俊卿.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2006(18)
6 张平.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