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Internet在教育中的应用           ★★★ 【字体:
Internet在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近年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和国际出口带宽均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从1999年以来增长幅度明显增大。目前,Internet 已经遍及世界186个国家,连接了13多万个计算机网络、1600多万台计算机主机、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多个学术文献库和100多万个信息源[1]。互联网这个储存了海量信息的大型资源,受到了用户的广泛使用。在这个资源门类众多,涉及领域广泛的知识海洋里,有许多资源能为教育所用。这些教育资源主要有: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各种专题网站和专题新闻组等[2]。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识和信息来源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学习者可以不进校门,直接通过浏览器在网上查询、获取并组织信息资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中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料,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我国的网络教育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非典”肆虐大地之时,网络教育已经开始从观念的层面向实际运用的层面转化。可以说,“非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全国已有上千所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有68所院校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注册学生人数近百万;在基础教育中,有近4000多所学校集成了校园网,并且有3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校[3]。由于网络教育本身具有资源丰富,时间、地域不受限制等许多优势,因此越来越被人们看中。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也将非常乐观。
一、网络教育发展概况
(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网络教育伴随着互联网的热潮应运而生,至今已发展七八年之久。从不为人知到为人熟知,从学步到初长成,网络教育逐渐将其独特的一面呈现出来。一般认为网络教育是通过互联网开展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义上的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培训、辅导等非学校教育。由于网络教育具有资源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随着网络的不断延伸,网络教育也不断延伸。据CNNIC2005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学习时间灵活、自由掌握进度、学习地点灵活、提高专业技能是网民选择网络教育的四大因素,如图所示:
网民选择网络教育的四大因素


同样根据上述文献,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接近1亿人,且有6.3%的网民在过去一年内已经使用了有偿网络教育,那么对于“新化学在线”、“化学实验手册”等这种免费的网络教育,可想而知它们的用户自然要在这些网民中占据更大的比例。而且在这1亿网民中有近25%的网民表示可能会使用网络教育,这说明网络教育的用户群体数量可能达到2500万左右。
(二)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状况
目前在高等网络教育中学历教育占主要部分,主要分布于本科和专科教育,也有部分研究生学历教育和准学历教育。高等网络教育自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开始迅速启动,到2004年试点高校数量多达68所,学员数量已达250万人[4]。而2003年我国高等学历远程教育进入调整期,2004年以后招生数量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现阶段高等学历远程教育从早期只注重数量和规模,发展为注重教学质量。所以说我国高等学历远程教育产业将向低速增长态势发展。但受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影响,此领域还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三)网络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发展状况
基础教育指的是高中阶段以下的教育,国际上一般用“K12”(Kindergarden12)来代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基础网络教育指的是中小学网络教育,在我国一般称为“中小学网校”,简称“网校”。中小学网校在网络教育行业中发源最早,在1996年就诞生了我国第一家中小学网校—101网校,那时互联网经济在中国才刚刚萌芽,高等网络教育1998年才开始试点。中小学网校经历了市场培育期、市场启动期和市场分化期这三个阶段,到目前据中小学网校业内人士估测,中小学网校的付费学生数量已达20万人左右。由于我国教育资源总体上匮乏且分布极不均衡,所以中小学网络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
二、网络教育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为了推动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曾在1993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在英国伦敦发起了一个名叫“全球网络远程教育学会”(GNA)的组织[5]。它是非营利性的数据库,免费提供有关网络远程教育的信息,GNA还计划为“进”网上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大力扶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估计,2002年全世界已经建立网站的学校,仅大学就超过了1000家,2003年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都将在网上拥有自己的网站,而四分之一左右会在网上推出网络教育科目。1998年4月,一个耗资1500万美元的超高速因特网在美国洛杉矶初步建成,这个有135所院校和公司联合建立的工程称为“加州研究与教育网络”或叫“网上大学”,将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培养各门类高科技人员。美国目前已有480所大学建立了网上虚拟学校,开设了200多个专业,拥有学生35万多人[6]。而英国政府对网络教育则更加重视,他们在2004年底建立了全国教育网络,把所有的学校与因特网相连,并且给每个学生配备了E-mail地址。可见,随着通过互联网教育人数的日益增多,网上学习将逐渐发展为全球性教育趋势。

三、网络教育的优势及局限性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教育正是利用网络这一特点而实现师资共享、课件共享和科研力量共享的。计算机联网后,不仅可以在网上传递教育信息,而且各地区的师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研讨、交流和对话,可以选择不同的指导教师对问题进行辅导,实施“一人多师,一师众用”。在网上,可以按照专业设置的课程轻松的阅览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实现教材共享。
网络教育在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上给学习者充分的选择机会。它不是传统师生“面对面”的教育,不受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内容和进度等方面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这种在个人兴趣支配下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既能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又为学生提供了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条件。
网络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生源少,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教育的普及。而网络教育的推行,大大缩短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距,使边远地区的人们同样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网络教育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可以通过E-mail 将作业或疑问发给老师或同学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与交流。而且通过电子公告板(BBS),学生可以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进行答疑,随时观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并视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因材施教的引导。并且计算机的视频会议系统还提供了进行信息实时交流的功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7]。
网络教育信息量大,知识更新迅速,视野宽广。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和各种信息库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海量信息库,而且这些信息易于增删、修改和更新[8]。信息的更新能迅速反应到互联网的终端上,使各地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共享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消除传统教育内容滞后的弊端。
网络教育拓宽了教育领域,使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都可以接受教育,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网络教育的局限性
虽然网络教育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由于它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网络教育必须在拥有电脑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者中进行,它的学习环境要求具备网上学习的基本物质和技能条件,而这些条件对于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不可能拥有的。所以网络教育的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贫穷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普及和发展。
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要兼有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基础[9]。对学习者的概括归纳能力提出了挑战,并且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学习者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要求才能够在网络教育环境中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再次,网络教育是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要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学习方式质的转变,就必须有大量高质量的课件和丰富完善的辅助资源来支撑,而这些资源的积累不是一个单位就能够完成的。所以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特点,才能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除此之外,网络教育的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网络教育的优点,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教育的局限性。从而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本身的优势,挖掘其各方面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年任德.网络文化的特征,教育探索,2003,8:36-38
[2]刘黄玲子.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教育科学研究,2005,3:23-27
[3]李建华.网络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及其本土化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5,3上 :48-52
[4]《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 ,中国网络教育产业综合研究报告,中国远程教育,2005,3:41-44
[5]李忠东.网络教育前景诱人,教育信息技术,2005,2:27-28
[6]中华时报.网络教育渐成全球趋势,中国远程教育,2003,12:16-17
[7]黄乐,王涛涛.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大学化学,2003,6:42-46
[8]陆宏.网上课堂能否代替传统课堂,中国电化教育,2003,2:76-79
[9]曹楠.如何浏览Internet上的化学信息资源,化学教育,2001,6:36-37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