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教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           ★★★ 【字体: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6    
    未来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是从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未来意识出发,增加选文的文化内涵、文学含量和时代气息,在2000年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已经出现了这种良好的迹象。
    1、 培养人文精神,增加选文的文化内涵、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quot;。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文化载体。不饱含文化的语文教材必然缺乏个性,闪烁不出光彩。语文教材,应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传统的民族文化精华,当代的民族文化精粹,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皆应有所容纳。没有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是在浅层次上飘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难以真正提高。
    "文化"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文cultura,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在中国,则指礼乐教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第一次明确系统地界定了文化的含义:"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有关文化的定义现在已有近二百种,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指区别于自然的人类创造物,二是指人类的思想观念体系,三是指人类不同的心理类型。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高出其他文化的特殊地位。在文化发轫之初,教育就是文化承传的唯一途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则给文化以生命活力。上述三种文化界定,与教育关系最大的是第二种文化概念。我们说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指它承载了人类有关自然、社会的思想观念。
    古代教育是以语文学习和文化教育为主的。在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从汉代的五经、七经,到唐代的九经、十二经,直至南宋的十三经,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欧洲,从古希腊罗马的文法、修辞学校,到中世纪的教会学校,文艺复兴后兴起的古典文科中学,都重视古典语文的学习。直到19世纪20世纪初,在全世界范围内,古典的文科教育还居于统治地位。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也是人类的独立宣言;文字是人类告别蛮荒时代、步入文明社会标志。我们用语言进行内部思维,进行外部交流,用文字代替了记事的绳结。没有语言,就没有人本身;没有文字,就不会有文明的历史。我们常常赞许语文是人类最有用的工具,但却忽略了语文与生俱来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像别的工具那样外在于作用对象,而是具有广泛的覆盖能力和无所不在的渗透性。语文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不能脱离它所表述的文化内容而独立存在。对此,长期以来的语文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直到1996年5月,国家教委审定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才写明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第一次将语文的"文化载体"和"工具性"相提并论。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和载体的双重性质,决定了语文学习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小学阶段应该以识字教学为主,可以忽略对社会文化内容的理解;而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则应该加强文化论著的研读,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从能力训练上说,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尤以读写能力为主。然而,读写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以字词句为主体的语言训练,也有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将语文课放在文化背景中考察,对语文教学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文化论著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国民素质,有着明显的素质教育意义。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过于狭隘的语文学习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未来社会的扫盲不在识字方面,而在文化知识方面。一个人知识面不宽广,甚至可能读不懂每天报纸上的社会新闻,大大影响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了解。语文教材中加强各类文化论著的学习,能弥补分科教育造成的学生片面发展的弊端,同时,由于文化论著理论性强,富有思辨力,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
    中学教育的高级阶段,写作题材要更加广泛,议论要有一定深度,应该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文化论著的学习,有利于促进读写结合,为写作提供广泛的议题和思维空间。学生头脑中吸收了广博的文化知识,并了解了一些理论观点,可以展开联想,针对某些学术问题陈述自已的见解,还可以各施所长,就课文中涉及的其它学科知识进行引申发挥,可以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知识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促进对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长期以来竟不很关心自已负载的文化内容。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语文学习自身的利益,也丢掉了这门古老课程的光荣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容的更新,给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单位与单位、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概莫能外。在合作中竞争,这是一条相辅相成之路。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语文学科和语文教材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更加注意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精神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材要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负责"。     "语文教材一拿到手,就应能立刻闻到中华文化的芳香,学生学了语文课本,不仅训练了较强的语文能力,而且提高了文化气质。" 因而在选文上,要增加选文的文化内涵,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
    传统的"统编"型语文教材虽然也编选了一些文化论著作为课文,如李四光的《人类的出现》,钱学森的《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但数量较少,混编在各类课文中,不集中,不系统。并且由于把这些文章当作说明文来读,偏重于结构分析和字词句的理解,对其文化内涵重视不够。1984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陆续向社会推出了"分编"型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集中在高三年级对学生进行文化论著阅读训练。1994年起,又在原有基础上对这套课本进行了新编。高三课内教材《文化读本》是按单元来组织教学的,以研读课文为核心,以参读课文为辅助,以知识短文为导引,并相应地设计了单元练习;课外教材《文化著作选读》配合课内教材,也编选了各类文化论著。在内容安排上,高三上学期偏重于社会科学论著,下学期偏重于自然科学论著。课内教材在文化著作研读上提出了"通读与考察"、"质疑与设问"、"比照与思辨"、"逻辑与辩证"等方法,分别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发现疑难、深入思考、推理判断等能力的训练,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编写体系。2000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o语文》(试验修订本)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更加注重选文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不少课文思想深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新教材编选了大量的我国现当代文化著作,还编选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化著作。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王力的《语言与文学》、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朱自清的《松堂游记》、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汪曾祺的《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余秋雨的《道士塔》、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房龙的《〈宽容〉序言》等。这些著名学者的文章文化品位极高,使教材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与共鸣,能使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的文化根底牢固了,语文素养就能真正得到提高。
    2、提高审美情趣,增加选文的文学含量。
    语文教学有多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文学教育。"在语文学科中,文学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其他部分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全面地融入其他部分,综合地、深刻地作用于其他部分,整体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品位。"     文学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学素质、道德水平、智能发展和语言素养的任务,它依托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剧本评论等五彩纷呈的文学样式进入学生的视野和思想,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会成为他们终生拥有的文化财富,这是语文教学范畴内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近时期来课程观的重要转变?quot;主体观念"的诞生,核心是把学生作为人来看待。文学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丰富的情感,应把发展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作为教育目标。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是一门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看,文学教育有着很高的地位。在儿童识字之后,读散文和诗歌便成了一个固定的主要教学内容,从孔夫子到唐宋以来一直如此。孔子教导学生"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作品便是当时的基本教材。传统蒙学课本《千家诗》中的作品大都浅近易懂,于儿童有益而无害,其中包括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清代中叶以后特别流行的《古文观止》,也是一本最好的全国通用语文教材,其中的200多篇散文精品一般都要求学生熟读以至全文背诵。解放后,一度试行的《文学》课本,至今令人难忘。"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这是一次旨在加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并使之适应发展的可贵尝试。"
    回到教学实践中看,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种现实,广大师生都喜欢和看重文学作品,特别是好的诗文精品,而不愿多读政论文、说明文、应用文?quot;就我而言,感觉上得最好的语文课,是我给学生读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课外读物的时候,或把自已的思想感情通过课文倾泻出来的时候;而在学生心目中,这样的语文课也是他们最盼望甚至最神往的。"     究其原因,就是后者缺乏和读者在心理情感上的接近和沟通,缺乏文学作品那种情绪感染心理共鸣,缺乏审美价值观念方面的参与创造欲望。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情感,这和文学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完全的、工具化的教育,会失去理性,最终失去人性。文学是人学,当然更能直接、形象地表达人的感情和对人的关怀,避免单层次、简单化、片面化的价值判断。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正如作家王蒙所说的那样:"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已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文学教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而文学教育的削弱,也就使语文教育丧失了人文精神,导致了语文教育的缺陷。"近年来由于过多强调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训练,使得语文教育中丰富的文学因素被大忽略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以至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削弱,这也是语文教学受到社会各界尖锐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quot;
    文学教育除了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等方面的作用外,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强化对语言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上,也有着不可低估和无法替代的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文学中发挥到了极致。因此,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从其丰富、优美、细腻、微妙的语言中,受到特有的语言磨练。"     "可以说,一切语言(言语)教学,离开了'文学化'的教学方法,简直寸步难点行。……最能体现语言价值与语言真谛的,是文学;最能负载语言价值和与语言真谛的,还是文学。"     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历代文学大家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足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文学语言是生活语言再加工的艺术产品,它富有形象性,具有"涵咏"不可解读的特点,蕴涵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鉴赏文学作品从品味语言入手,鉴赏的过程也是品味语言的过程。文学语言不仅能客观地描述自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活动,而且能够艺术地展现"人物形象",反映作者的观念情感并深刻地揭示生活的内涵。同时,文学语言以感人为目的,较之一般的交际语言、实用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音韵性等特点,更能激活读?quot;多元化"的思维功能,使其头脑中形象思维活动与理性思维活动产生碰撞、交迭,从而发现作者创造的非现实的、然而又不失真实性的世界的本质特征。从本质上说,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训练人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语言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机能的作用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也独具优势。
    培养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深层阅读能力应具有明显的理性化特征。通观文学类课文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把握明示性信息的基础上,破译隐示性信息;到合理运用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体悟作者写作动机;根据不同文体的创作规律,评价作品社会价值等等都需要借助深层阅读能力来完成。反过来说,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主要是在文学鉴赏活动中体现和完成的。
    50年来,中学语文的文学教育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1956年曾经编写过一套文学课本,推行文学教育,但到1958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迫停用。60年代初,权威人士念起"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的紧箍咒,以后干脆写进教学大纲,于是文学教育成为禁区。直到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全国越来越高的要求恢复乃至加强文学教育的呼声鼓舞下,才在《阅读》《写作》分编教材的说明中,重提文学教育的任务。到1986年,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一条,才写进了教学大纲,到1999年教育部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才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任务,文学教育终于恢复了应有的地位。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期待着文学教育的回归。语文教材应更加注重选文的文学含量。"中学语文教学加强文学教育,一要使语文教科书具有文学的兴味,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汲取世界进步文化的角度,选入适量的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二要遵循文学教学的规律,讲究文学教学的方法。"
    2000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高二全部是文学作品,包括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高三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理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所选作品,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除了保留《离骚》、《孔雀东南飞》、《琵琶行》、《阿Q正传》、《祝福》、《荷塘月色》等传统名篇外,还新选了不少素有定评的"至情"、"至性"之文,如《诗经》中的《氓》、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王实甫的《长亭送别》、孔尚任的《哀江南》、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一滴水,一滴泪》等等。通过文学作品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美好心灵,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3、贴近现实生活,增加选文的时代气息。
    任何学科与实际生活都有联系,但由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具有集思想、人文、工具、文学、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特点,它在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方面,比其它学科更为敏感和浓烈,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它的特殊性至少是: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语文的基本训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训练,而要联系人们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联系生活进行语文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脱离了生活,语文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训练必然呆板枯燥、劳而寡效。具体地说,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一旦脱离生活,读就变成了无意义的活动,吸收和鉴赏都失去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并服务于生活;一旦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必须贴近生活,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材,时代性是语文教材的活力所在。"语文课本有别于数理科和技术科课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总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时代性的重要实在不亚于典范性?quot;     语文教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系统。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教材内容必须不断地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不断更新"。 《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早就指出教材内容要"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     作为教材,固然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稳定性,但不能陷于封闭和凝固的状态。它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如若割断语文教材与今天思想文化迅速发展的联系,必然意味着它的贫困。任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语文教材,都意味着静止、封闭和僵化,都绝不是理想的教材。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信息多,变化快,时效性强,许多新观念、新思想在不断涌现,同时,旧观念、旧意识在不断淘汰。从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到世纪之交,短短的50年,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高度信息化时代对人的要求是:高效阅读与快速表达,适于人机对话;了解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使之积淀于人的素质结构中;良好的思维品质,灵活的思辨能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同发展;较强的自学能力,良好的读书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较强的审美能力。这种变化自然应该体现在语文这门学科上,语文教材应该适应这种嬗变,与时代同步前进。
    语文教材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要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要求来制订语文教育目标和内容。人才素质又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语文教材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和培养现代人的条件,选取那些反映现代社会风貌、现代生活、现代价值的材料。单从过去时代提供的精神产品中汲取语文知识的营养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的。教材的选文,必须在继承文化遗产精华的同时,注意时代性。它应该尽量缩短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尤其是渗透在教材(主要是现代文)中的思想观念要与重大的社会变革合拍,在保留确有价值的传统篇目的基础上,适时地引进时代的"活水"。正如作家孙犁所说:"读书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总是带有时代特点,青年读书,总是顺应时代思想的潮流的。"     编写语文教材不能不顾及青少年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今天要培养的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一代新人,所以要打破语文教材封闭化和凝固化的模式,不断收入一定数量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不仅要入选显示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而且要选择反映现代科技成果与文化生活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使语文教学贴近时代,增强其开放性。
    现行教材中有些文章,在今天看来,已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其光彩和色泽相对黯淡了,它的针对性和可读性不免要差些。2000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编著的新教材删掉了一批内容陈旧的课文,如《文学和出汗》、《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个人和集体》、《猎户》、《土地》等,增选了一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作为课文。如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韩少华的《记忆》、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艾青的《鱼化石》、余光中的《乡愁》、牛汉的《华南虎》、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等等。科技文方面,选了里夫金的《熵的定律》、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王磊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等介绍最新的科学理论和科技发展状况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文章,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又能使学生拓宽视野、开发智力、活跃思维,使教材流淌着时代的活水,焕发出勃勃生机。     与以往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相比,此次新教材的课文篇目变化最大,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生活气息更浓,在选文上有了新的突破,从而改变了语文课本单调、陈旧、乏味的面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转变语文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同时也预示着语文教材选文标准新的发展方向。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