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泸州市齿龈内阿米巴与口腔毛滴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 【字体:
泸州市齿龈内阿米巴与口腔毛滴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1    
作者:王敏 付光新 杨燕 张跃辉 陈文碧
【关键词】  口腔
  【摘要】  目的  探讨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情况与口腔疾患的关系。方法  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结果  在386例中两种口腔原虫的总检出率为40.67%,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8.34%和8.03%。口腔疾患患者和健康人群两种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4.82%和17.2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与年龄相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患关系密切。
  【关键词】  口腔;毛滴虫;感染
  为了解泸州市人群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4年3月~2005年1月对386例口腔科门诊患者和体检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院口腔科门诊患者和体检者共386例,男181例,女205例,年龄6~65岁。
  1.2  方法  用消毒的牙科探针或牙签取患者口腔病灶垢物或齿龈上垢物,放入滴有1~2滴温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做成均匀涂片,加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对可疑者再用高倍镜观察鉴定,每人检查一次,记录结果。所有数据均经SPSS 10.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情况  386例受检者中两种口腔原虫的总检出率为40.67%(157/386),其中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38.34%(148/386),口腔毛滴虫感染率8.03%(31/386),两种口腔原虫混合感染率5.70%(22/386)。
  2.2  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与性别的关系  见表1。男女性别对两种口腔原虫的感染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种口腔原虫感染与性别的关系  例(略)
  2.3  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见表2。
  表2  两种口腔原虫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例(略)
  由表2可见,30岁以下组两种口腔原虫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而30岁以上各组的感染率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表明年龄的增长与口腔原虫感染增多有关。30岁以下组同30岁以上各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  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与口腔疾患的关系  见表3。
  表3  两种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患的关系  例(略)
  由表3可见,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者往往伴有其他口腔疾患,以牙周炎、牙龈炎、龋齿多见。口腔疾患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口腔原虫感染率分别为44.82%(147/328)和17.24%(10/5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是寄生口腔的两种原虫。齿龈内阿米巴被认为是一种非致病性阿米巴,在口腔疾患患者或正常人口腔中均可检获,以前者寄生率高。而口腔毛滴虫是否致病目前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口腔毛滴虫为口腔共栖性原虫,也有学者认为与牙周炎、牙龈炎、龋齿等口腔疾患有关[1]。
  据文献报道,国内两种口腔原虫的感染率为21.78%~65.70%[2~5]。本次调查总检出率为40.67%。但估计此检出率比本地区人群的实际感染率要低一些,因为本研究给受检者只做了一张生理盐水涂片检查,而未用染色法观察标本,可能导致漏检;另外,尽管本研究采用了温生理盐水,但低温季节做检查也可能影响结果,有实验证明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室温对口腔原虫的检出率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无本地区以往的感染资料,不能做出前后对比,但随着本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口腔卫生的重视,估计感染率较以往有所下降。
  本文资料显示,两种口腔原虫感染与性别均无明显关系,男女之间差别无显著性。但两种口腔原虫感染与年龄却有密切关系,30岁以上各组的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表明年龄的增长与口腔原虫感染增多有关,这与王晓瑛、甘秀凤等报道的结果相符[2,3]。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口腔清洁情况越差,牙垢、牙石增多,口腔内杂菌增多,为原虫生长提供适宜条件,使原虫的感染率增高。
  另外,本次调查也发现两种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患有关,以牙周炎、牙龈炎、龋齿感染率最高,同时在这些患者的标本中发现不仅虫体密度高,而且杂菌也多。这与许多学者的报道一致[2~5]。说明口腔中致病菌与原虫的关系密切,一方面致病菌的繁殖为原虫提供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原虫酵解宿主上皮细胞的糖原获得能量,降低了口腔的酸度,又为致病菌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这种现象提示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等口腔原虫是不可忽视的寄生虫,在治疗口腔疾病时应考虑抗口腔原虫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59.
  2  王晓瑛,翁剑蓉,何玉良,等.上海市区不同人群口腔原虫感染的调查.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6,23(4):283-285.
  3  甘秀凤,林琼莲,符起亚,等.海口市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427人的调查分析.海南医学院学报,2003,9(2):90-92.
  4  土尔逊艾,吾拉木,孟文慧,等.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的调查与分析.新疆医学院学报,1995,18(2):93-96.
  5  唐云环,廖力,杨慧龄,等.衡阳市口腔毛滴虫感染的调查分析.衡阳医学院学报,1997,25(2):148-152.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