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数字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诊断           ★★★ 【字体:
数字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诊断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1    
【关键词】  数字化
  我院自2001年数字化胃肠机使用至今,共对84例134条腿施行了静脉顺行造影检查,为下肢静脉病变的最终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中男50例(占59.5%),女34例(占40.5%)。年龄最小28岁,最大72岁,平均51岁。双下肢病变42例,左侧肢体36例,右侧肢体6例。全组行顺行造影134人次。本组84例134侧肢体分别因下列主要临床表现而做造影检查:(1)下肢浅静脉曲张,98条腿,占73.1%;(2)肢体肿胀,30条腿,占22.4%;(3)小腿下段足靴区色素沉着,20条腿,占14.9%;(4)肢体肿痛,12条腿占9.0%;(5)足靴区溃疡形成,68条腿占50.7%。
  1.2  造影剂的选择  一般选用国产泛影葡胺60%或76%两种,并用生理盐水稀释为48%左右,造影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以静脉推注30%泛影葡胺1ml。本组134人次静脉试验均为阴性,造影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2例造影后24h出现轻度心慌、皮肤瘙痒潮红,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恢复正常。为安全起见,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术前20min常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
  1.3  造影方法  先训练病人做Valsalva试验。使其平卧于检查床上,足踝部扎一止血带,未检查侧下肢站在20cm高的木凳上,检查侧下肢松弛,向足背静脉远侧方向穿刺,调整检查床使病人呈30°头高足低位,在数分钟内手推48%泛影葡胺50ml后,再缓慢推注50ml同浓度造影剂。在电视监视下分别摄下肢膝关节正侧位,大腿、骨盆正位片。在此过程中,可根据静脉显影情况,利用病人体位,使造影剂浓聚,以达到提高造影效果,具体方法为:将病人呈30°头高足低位,使造影剂形成浓聚,再快速将病人平放,摄取所需部位的图片,我们发现,这样所摄取的图片造影剂浓度较高,影像也较为清晰,特别是摄取骨盆正位片,对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的显示。
  2  结果
  2.1  造影发现  见表1。
  表1  下肢静脉造影发现疾病类型   腿数(略)
  2.2  下肢静脉造影的X线表现
  2.2.1  正常下肢静脉  表现为深静脉全程显影、通畅。静脉瓣膜影清晰,瓣窦对称突出呈竹节状。Valsalva试验显示股静脉瓣膜关闭,瓣膜下透亮,无造影剂逆流,无交通静脉逆流及其引起的浅静脉显影。
  2.2.2  临床静脉逆流性疾病  约占患者总数60%~70%[1]。(1)单纯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为股部近端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其静脉造影往往表现为大隐静脉近端常呈囊状扩张,小腿内侧浅静脉增粗、屈曲,呈蚯蚓状改变[2]。取斜卧位,Valsalva试验可见造影剂自股总静脉近端向大隐静脉逆流。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瓣膜影清晰,无逆流征象。(2)当交通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时,其顺行静脉造影可见:显影的静脉血流通过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脉逆流,胫前、胫后及腓静脉充盈,交通静脉明显扩张、迂曲、瓣膜影消失与浅静脉相通[2];以小腿内侧中下段多见,且多与曲张的大隐静脉相连而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3)当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时,其顺行静脉造影可见:全下肢深静脉回流通畅,但静脉管腔明显增粗,宽径>1.4cm,瓣膜显示不清晰,丧失竹节状呈直桶状外观[2]。在Valsalva试验时,可见造影剂由瓣膜间的裂隙向远端逆流现象。
 2.2.3  静脉阻塞性疾病  在静脉阻塞性疾病中下肢静脉造影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可从形态上确定静脉血栓形成后演变的不同阶段,从而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其顺行静脉造影主要X线表现为血管腔内可见一持久、长短不一的圆形、类圆形或圆柱状充盈缺损,也可见深静脉主干被血栓完全堵塞不显影[3]。
  2.2.4  静脉瘤样扩张性疾病  其主要X线表现为做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时深或浅静脉主干局限性囊状扩张[4];也可为多个边缘光整、密度均匀的囊样改变,其近端、远端的静脉均无异常改变。
  3  讨论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目前一致认为是检测下肢静脉系统病变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其操作简便,安全易行,能很好显示深静脉全程,加做Valsalva试验能使各个深静脉瓣膜显影良好,可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梗阻、狭窄及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做出正确诊断,亦为各种治疗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4]。虽有一定的创伤,但无明显的不良后果,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随着设备的更新、造影质量的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下肢静造影不仅应当作为下肢静脉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而且将为下肢静脉系统常见、多发病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继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建民,张培华.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实用外科杂志,1985,5(6):284-285.
  2  徐惊伯.周围血管疾病与X线诊断治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
  3  朱预.周围血管疾病专题讨论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88,26(2):86.
  4  孙建民.下肢深静脉造影及其临床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7,1(7):1.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