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全麻腹部术后早期半卧位和康复关系的探讨           ★★★ 【字体:
全麻腹部术后早期半卧位和康复关系的探讨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30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腹部术后早期半卧位和康复的关系。方法:随机将8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二组,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平卧位,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监测和对照。结果: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腹部手术后患者在呼吸、循环、引流、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结论:早期半卧位能全面提高全麻腹部术后的康复质量。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 早期半卧位 康复 

     The relation between semi-position in early stage and recovery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Zheng wenya Wang jia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Ren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1


Abstract: Purpose: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semi-position in early stage and recovery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Methods: There were eighty consecutive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ho received abdominal operation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hey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in random, who were in semi-position or in supine respectively and were observed through the monitoring and comparison of som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arameters. Results: Semi-position in early stage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atients' respiration, circulation, drainage and comfort etc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Conclusion: Semi-position in early stag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some aspects.
Key words: Abdominal operation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Semi-position in early stage Recovery 


  随着全身麻醉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腹部手术,对术后的康复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院普外科经过临床实践观察,改变了以往全麻腹部术后常规去枕平卧六小时的方法,采取早期半卧位,使术后患者的康复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同时,进一步证实了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腹部术后患者在呼吸、循环、引流、舒适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下面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1999.9至2000.5全麻腹部手术患者80例,术前都无严重的心、肺等脏器疾病,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6.7岁;男性32例,女性48例。其中胆道手术32例,胃手术26例,结直肠手术17例,门高压手术3例,胰腺手术2例 。

1.2. 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二组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上比较没有差异性。实验组在患者手术回到病房后,在生命体征正常,呼之能应的情况下即给予半卧位,将床头逐步摇高到20-450间。对照组给予去枕平卧六小时后采取半卧位。

1.2.1. 呼吸循环功能指标测定: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六小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血压(BP)、以及用Micro Medical Lid. 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在术前各项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分别收集术后其中的动脉血二氧花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 )、肺活量(VC)值,肺活量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分别统计出在PaCO2 >45mmHg、SaO2<96%、A/P<60%、BP不正常时,二组的例数,用四格表法加以对照分析,见表1。

1.2.2. 引流情况评定:在术后六小时和术后24小时,分别记录腹腔引流量,计算出六小时引流量所占24小时引流量的百分比(%),用此值来反映术后六小时引流的畅通度,统计出<50%的二组例数加以比较。同时,在术后24小时,测定患者的体温(T),统计出T>380C时的例数,加以比较。

1.2.3. 舒适度评定:术后六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反应,用症状自评量表[1](见表2)评定患者的烦躁、头痛、头晕、腹痛、腰酸、呕吐情况,将二组数据用2×5列联表检验处理,见表3。

表1 二组各项指标发生率比较 
表2 症状自评量表5级评分制
表3 二组症状程度对照

2. 结果
  从表1、表3发现,二组在PaCO2、SaO2 、VC、腹腔引流、烦躁、腰酸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说明实验组对呼吸功能、舒适度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也有利于腹腔的引流。其它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说明实验组不会引起其它的副作用,如引起血压异常、呕吐反应等。因此,早期半卧位能全面提高全麻腹部手术后的康复质量。

3. 讨论
  术后采取半卧位的优越性早已为大家所肯定,但对全麻腹部术后早期采取半卧位似乎还没有达到共识。主要认为早期半卧位对呼吸、循环等方面会造成不安全、不稳定因素。通过以上的临床科研论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克服传统论点带来的约束。

3.1.早期半卧位能促进呼吸循环功能的复苏。由于术后早期受全麻吸入药物的残余作用,呼吸中枢仍有一定的抑制,使通气功能减弱,潮气量降低。同时,肺容量降低也是术后早期肺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腹部大手术后,因手术刺激、腹胀、术后疼痛、腹带过紧或过度肥胖等因素,使胸腹顺应性降低,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导致通气功能不足和低氧血症,此种术后早期肺容量降低的病症亦称为“术后肺容量综合症”, [2]且越在术后近期,低肺容量表现越明显。因此,如果术后继续给予平卧位,呼吸功能将不能得到尽快复苏,因为仰卧位可导致潮气量减少9.2%,[3] 从表1可见,平卧位组较半卧位组在VC、PaCO2、SaO2 存在明显不足,故在全麻术后早期,尽快采取半卧位,让患者取头高位,可使胸肺顺应性降低7%,肺活量增加10-15%,[4] 下部胸廓和膈肌活动度增大,膈肌下移后使肺底部肺脏扩张较好,从而气体交换面积增大,有利于通气。还可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促进全身循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全身缺氧情况。同时半卧位能减轻腹部切口张力,减轻疼痛,以改善呼吸。另外,正常人在气管导管拔除后2-8小时内,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发生率甚高[5],如果采取半卧位,保持胃肠减压引流通畅,就能避免胃内容物经胃、食道括约肌进到咽喉部而引起返流误吸。传统理论认为,术后平卧可预防舌根后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但从临床观察发现,经过术后复苏室的恢复,一般患者回到病房后,神志清醒,呼吸道通畅,保护性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因此,术后早期半卧位没有一例发生舌根后坠、呼吸道梗阻现象。

3.2. 早期半卧位有利于引流,以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表2看,半卧位组在六小时内的腹腔引流通畅度明显比平卧位组提高,术后体温、腹部体征二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性,可能和术后应用镇痛泵、机体个体反应差异等因素有关。虽然传统的卧位方式只强调术后平卧六小时,但这六小时正值机体对术后创伤炎症反应的高峰期,也是术后腹腔渗血、渗液的高峰期,因此,及时采取半卧位,可使积液集中于腹腔的最低位,通过低位引流管的放置,及时引流到体外,以减少腹膜对积液的吸收,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的时间和程度。同时,也可以预防膈下感染。

3.3. 早期半卧位有利于提高术后的舒适度。从表3看,二组在烦躁、腰酸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说明早期半卧位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因为术中长时间的平卧位,术后再延续同样的体位,患者会随着感觉的逐渐恢复而感到全身疲劳和部分肌群酸痛,故患者渴望通过及早改变体位来缓解不适。

3.4. 早期采取半卧位的几点注意点:术后早期半卧位要正确选择床头摇高的范围,一般术后1-2小时,床头可摇高200±;2-4小时,摇高到300±;4小时后,可摇高到450以上,因为早期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一过性将床头摇得过高,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而致生命体征的波动,因此,可采取逐步摇高床头法,使患者既舒适又安全。在采取半卧位的同时,也可将床脚适当摇高,这样可以防止患者重心下移而下滑,以稳定半卧体位。同时,应在患者头颈部下垫一软枕,可以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度,使之舒适。还可用小的软枕,轮换衬垫腰背部,间隙性改变支撑点,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疲劳,但要注意在短时间内,活动频率和幅度不能改变过多,因为受麻醉后续作用的抑制,患者的生理调节功能还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能适应过度的刺激。另外,目前大多手术患者都应用连续的镇痛泵,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感觉反应受到一定的抑制,因此,采取半卧位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胃肠减压通畅,防止呕吐、窒息,有呕吐倾向的患者,将头侧向一侧。对高龄患者及特大手术患者,床边应备有吸痰器,并善于主动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给予积极处理。

  总之,经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半卧位不但克服了传统平卧位的种种束缚,还促进和提高了全麻腹部术后的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文源,等,症状自评量表. 中华精神科杂志,1986,19(5):121-293
2.谢荣主编. 麻醉学. 第三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4,657。
3,4.刘俊杰 赵俊主编. 现代麻醉学. 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94-395
5.谢荣主编. 麻醉学. 第三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4,232。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