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艺术论文 >> 戏剧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特定环境下戏剧的开场方式           ★★★ 【字体:
论特定环境下戏剧的开场方式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9    

   老舍先生与曹禺先生都处在中国百废待兴的年代,同为剧作家的他们对中国话剧的产生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们所关注的社会层面不尽相同,但是由于他们都选择了话剧作为他们表达个人思想的载体,于是在某些话剧的表现方式上,二人表现出了异曲同工之妙。

   以下就老舍先生的《茶馆》与曹禺先生的《北京人》比较说明这一观点。

  《茶馆》为一出三幕话剧,利用一个不变地点的场景表现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老北京下层人民生活的悲苦。

  《北京人》同为三幕话剧,故事亦是发生在一个不变的场景——林家客厅中。将一出社会、时代悲剧浓缩在一个家庭中展现。

   故事如何构建?故事的构建要依靠动作。那么这当然缺少不了动作的执行者——人物。那么复杂的故事应当如何构建?无外乎两个方法。第一:特定的人物,但是由于场景的变换创造出更多的情节线索,从而构建出更为复杂的故事;第二:特定的地点,通过不同人物的一依次登场不断带来新的情节线索,从而使故事复杂化。话剧由于其受舞台“三一律”的制约,不可能选择第一种方法。因此要想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讲述出完整动人的故事,必须对于事件以及故事发生地点有着精确的把握。也就是如何令这些人物登场但是却不令人感到牵强与费解。同时,为了使观众能够在面对真实的演员时不至于游离于情节之外,故事的节奏也是构建故事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何时开始故事,何时达到第一个高潮,何时引发最为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剧作家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于话剧独特艺术形式的深入把握。

   在《茶馆》中,老舍先生选取了“茶馆”这一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展开故事。老北京的茶馆,就是三教九流的舞台。在这里,上至皇宫里的太监,下到要饭的叫花子都有表现自己故事的空间。于是这一特定环境就为这一群像式故事的叙述提供了可能性。这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谁都只是过客,但是在路过的过程中,谁都是这一时段的主角。这样的结构中,情节始终成一个波浪形线向前发展,直至最后的高潮。没有特定的序列高潮安排,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紧密联系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又都是服务于同一个大的主题。这样,就会创造出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定的艺术形式。

   较之《茶馆》人物众多的群像式结构,《北京人》这一发生在林家客厅内的故事中出场的人物就要少之又少了。尽管如此,由于其发生的地点限于客厅这一特定的环境,人物再少也不能让他们都挤在台上表现自己的故事(这里毕竟是家庭空间,不同于《茶馆》的公共空间。故而《茶馆》可以让众多人物一同亮相也不会显得牵强)。于是,曹禺先生令其故事中的人物采取了流动性的表现方式,即不同人物在其故事表现告一段落之后调度下台,令其他的人物上场展开自己的情节,由不同人物交替完成一个统一的叙事。

   综上所述,《茶馆》与《北京人》的相同之处为均选取了一个不变的特定环境(即前文之中所述“异曲同工”之妙)。而它们在对于人物的塑造上还是具有很大不同的,这主要还是由于选取题材不同从而造成了戏剧结构不同。

   还要再说明的一点是,由于话剧的时间长度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在舞台上所表现的都是最具有表现力且对于剧情来说不得不表达的东西。那么其他的一些如背景内容、次情节等,便需要用精练且毫不牵强的人物的语言来阐释。这其中包括了对白、旁白、独白。如《茶馆》每段开幕时的数来宝(独白),《北京人》中开场时思懿与管家及陈奶妈等人的对话(对白)等,此例不胜枚举。这一点也是历来剧作家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人物上场,情节展开,这是所有故事的共通点。但是相对于话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言,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选取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故事,并要选取适合这一场景的人物展现方式,这都需要根据不同的特定环境以及不同的戏剧结构来分别对待。作何:厚晓哲 来源:http://blog.sina.com.cn/qmdaoyan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