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英语论文 >> 英美文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hinese-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           ★★★ 【字体: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hinese-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2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发生交织碰撞。随着中西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由于各国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民族习惯等差异,发生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并且时常会闹出很多笑话,出现很多让人难堪的尴尬境地。这严重影响了双方交往的顺利进行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谊。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让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交流变得轻松自如,成为一种人人渴望的享受而不再是怯场或恐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occurred interweaves the collision.As the frequency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cultural activity day by day,cases of the cultural conflict had been happened repeatedly because of differences on concept of value,ethics morality and national customs among various countries.And it often make many jokes,appears circumstances which made people embarrassed.This seriously affected both two sides to associate succeed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nations.Therefore,we are necessary to discover its deep-level reason and take some certain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Avoids the cultural conflict,let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becoming more free and relaxed between nation and nation,and then ,becoming an enjoyment everyone wants instead of frighteen or fear.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hinese-Western,Cultural Defference,Cultural Conflict.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因为社会逐渐趋于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应越来越密切,这样才符合时代赋予我们与时俱进的要求和使命。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其实,要想解决掉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冲突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源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剖析,这样才能清醒的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该做的和不该做的,能说的和不能说的,让每一次的交流都变得轻松惬意,成为一次难忘的经历和美好回忆。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只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一向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并且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有多么在意对方,把对方真正的当朋友来看待。西方人则相反,他们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个人意识相当强烈,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即使是再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在交谈时也会适可而止。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也是很强的,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提前就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有时跟别人约见甚至有可能只是临时决定或者提前半个小时而已,在赴约的准时程度上也没那么严谨,迟到几分钟是很常见的情况。而且理由借口也是相当的俱全,什么堵车啊,家里临时发生什么事脱不了身啊等等。这方面跟西方人差别很大,因此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很不适应,也很难接受。但中国人却认为理所当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一直是个各方面都比较传统的国家。中国人也向来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这一点在称呼方面尤其突出,例如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夫人时会介绍:“这是贱内!”儿子会以“犬子”代称,称自己为“鄙人”等等。但在称呼别人时却又是大放词语异彩:对方的父母是令尊令堂,对方的儿子是令公子等等。他们把这当成一种客套,一种礼节,自己永远在别人之下。特别是在受到夸奖或表扬时,中国人总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不敢当不敢当!”

相反,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别人的称赞。可能中国人初次接触还会认为这是一种自恋什么的呢!西方人的称呼表达习惯似乎和汉语正相反,关系越是亲密,越习惯于直呼其名。在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中,孙子Robbie见到爷爷时叫了声“Grandpa”,爷爷马上纠正到 “Call me Malcolm”看似简短的对答,却把祖孙俩的距离拉近许多。在中国人看来,这绝对是种极大的不敬,是万万不可的。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怠慢了您”“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等客套话,似乎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美味佳肴都摆在客人面前才算不为过。煮饭的时候喜欢把米放的满满的,用以展示自己的热情好客。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剩下可以够吃好几天的饭,造成相当大的浪费。另外,主人还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中国人甚至以喝酒的多少来衡量一个所谓真正朋友的标准,即,在别人不想喝时会来这么一句:“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不把我当朋友?是朋友就喝了这杯!”紧接着,就一杯一杯的没个完了,直到双方都灌得摸不着北了~~~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在宴请的时候,要来几个客人,就照单备食,决不多做一份,大多时候刚刚够吃就行。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他们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自己随意就好。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在这种环境下的就餐就不会让人觉得有多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了。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样就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产生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 文化的产生背景差异

中国文化是在黄土高原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然后在华北平原,再后是往长江以南发展,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的思想文化是儒学定于一尊而又兼容释道的文化。它以其特有的悠久、单纯的传统,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消化力,进入了近代世界一体化和文化大交流的时期。拥有上下五千年渊源历史宝贵遗产的炎黄子孙,在当今的21世纪现代社会,仍然遗传了祖先们的优良传统。

西方近现代文化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发展过来的。古希腊伦理学和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则表现为尚知和崇理,至善在于"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的人的完善",尤其是理智、哲学的沉思被强调为最高的德性。古希腊人是乐生的,立足此世的,他们是多神论的,他们的人生观是自然主义的。孕育和起源于海边的文化注定了他们性格上的开放。这是与中国文化的大不同!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因为外国人非常注重自己这方面的自由,即使是别人随意的碰触,他们也会觉得是在侵犯他们的人身自由。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与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不同,但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中国人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群众乃至整个社会的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他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不以别人的标准为原则。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功能。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也就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例如,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在欧洲国家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在西方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社会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闻道有先后,树业有专攻。”,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教师都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中国人比较内敛,大多信奉“沉默是金”,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西方人对此颇感不舒服。他们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入乡随俗,与西方人交往时我们就得遵从他们的生活习惯。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课余亦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4.总结

中西文化之间虽然存在不少冲突,但这种冲突只是暂时的,文化的共融是可能并且是一定的。“ 文化和合”应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根本原则。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将各种文化进行融合及理解,避免出现笑话或尴尬。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153-154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1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