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文史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齐马的本文社会学及其学科意义           ★★★ 【字体:
齐马的本文社会学及其学科意义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4    
皮埃尔·V·齐马(1946- ),奥地利人,是当代具有批判、辩证和创新意识的社会批评学家之一。他基于传统社会学批评诸学派“基本上都未涉及作品本文的语义、句法和叙述结构”等缺陷,试图打通和结合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将语言分析和文化分析以辩证综合,将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融合于一体,建立起一种既是“批判”的又是“经验”的本文社会学的社会学批评。这种尝试可视为继戈德曼之后文本社会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又一综合创新。
近几年来围绕“越界、扩容”、“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教材体系”、“文化诗学”、“重建文艺社会学”等展开探讨、论争与交锋,反思其实质还是一个当代语境下文艺学学科定位与建设问题,在此意义上,辩证综合的齐马本文社会学理论,恰好回应和阐明了上述问题,它丰富了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视角和方法,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具有可操作性和效度、信度,可为文艺学学科定位提供一种思路,并能为文艺学学科建设指明一条道路。
 
                                     一
 
齐马曾在爱丁堡和巴黎系统攻读了西班牙和法国的文学社会学,从 (1980 年出版《本文社会学》一书提出建构本文社会学理论1后,陆续出版有《小说的双重性,普鲁斯特、卡夫卡、穆齐尔》(1980)、《小说的无差异性,萨特、莫拉维亚、加缪》(1982)和《社会学批评概论》(1985)等书,对其理论逐步加以完善,成为西方社会学批评领域内的一种理论范式,在当代语境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齐马的本文社会学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辩证的综合的理论。他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吸收了哲学、社会学、符号学、语言学、语义学、结构主义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来源,将社会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以及精神分析批评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试图打通和结合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将语言分析和文化分析以辩证综合,将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融合于一体。
传统的社会学批评研究的是文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据研究的重点是作品的产生、流通还是读者的反应,以及研究者的理论立场、价值取向和研究目标等诸多因素而形成了各种学派,这些学派无疑都各自言之成理,都能解决某些方面的问题。但是它们或只重文学的“外围关系”,或把作品内容等同于历史资料,或只关注作品的“主题”、“观念”方面,从未涉及作品的叙述、特别是本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而当时的法国正是结构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占据文坛的时期,面对罗兰·巴特、托多罗夫、格雷马斯、热拉尔·热奈特、克里斯蒂娃等结构主义批评丰硕的研究成果时,法国社会学批评不得不反思自身的缺陷。然而结构主义批评尽管标新立异、众说纷纭,却割断了文本与社会历史的联系,仅仅关注文本的内在关系,而着眼于作者个人心理因素既不涉及语言结构,又忽略社会历史环境。因此,人们自然会想到,是否可能把社会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以及精神分析批评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更为全面的文学批评呢?齐马的本文社会学正是对此回应的一种理论尝试。齐马认为,只有社会学批评在研究作品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时,把重点转移到作品的语言结构方面,才最有可能把这三类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文社会学所关心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和集团利益如何在语义、句法和叙述方面得到表现的。”*&+(,!)它立足于同时作为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本文层次(即词汇 - 语义层和句法 - 叙述层),致力于揭示作品中语义、句法和叙述方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性及文化底蕴,这样它就能把结构主义关注的本文结构与社会历史文化视野有机融合起来。此外,齐马指出:“传统的社会学与精神分析学方法,有一个共同的方法论论问题:它们倾向于‘内容’、‘主题’,而忽视本文的语言结构”,而本文社会学则企图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其目的“不是确定人物、情节、物和例如压抑、退化或恋母情结等某些精神分析学概念之间的象征 / 类似关系,而是要提出被文学本文吸收的语言结构的社会心理功能问题”,这其实也就是将文学的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辩证综合起来考察。
张隆溪在《20 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中说:“20世纪以前,社会批评长盛不衰。20 世纪以来,在各种思潮的激变和碰撞之下,文学研究‘向内转’的呼声不断高涨。这期间,从语言学观念出发,从文学作品的形式与结构入手来探索文本意义内涵的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盛极一时。然而,这种‘内在研究’的批评范式在最初反拔了传统社会批评的一些偏颇之后它自身也暴露了应被反拔的局限,那就是对作品本体的的普遍强调并几乎成为一种偶像而不同程度地忽视甚至放弃了向社会历史视野开掘文本意义的尝试和努力。”[2]文学研究经过了“向外”和“向内”的两次转向后,人们发现:韦勒克所区分的文学“内部研究”与文学“外部研究”只是相对而言,“文本外”与“文本内”之间根本不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文本内”与“文本外”可以辩证统一起来,齐马的本文社会学就是试图打通和结合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将语言分析和社会意识形态分析以辩证综合。本文社会学所关心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和集团利益如何在语义、句法和叙述方面得到表现的。”[3]P2这一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回答文学作品怎样在语言层次上对社会和历史问题作出反应的问题。” [4]P40课件,本文社会学的理论关结点就是通过语言将本文结构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实现文本的转换。这样社会问题与集团利益、阶级利益就可以在语义、词汇和话语层上推论出来。齐马认为:“社会价值几乎从不独立于语言而存在,词汇、语义和句法的单位表达了一些集体利益,并且能够成为社会、经济和政治斗争的赌注。” [5]P44可见,在本文社会学中“文本内”与“文本外”已经融合成一个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语义层:是通过语义的分类行为来表达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的;词汇层:词汇单位总是会带上利益与社会冲突的烙印。“一切阶级斗争往往可以概括为拥护一个词、反对一个词的斗争” [6]P44;话语层:根据语义分类建立参动者模式,以此推论出叙述主体的社会意识形态性。总而言之,本文社会学就是在本文结构(语义、词汇、话语)与社会结构互动过程中推断出文本中蕴藏的社会问题和集团利益,以反映出作品的意识形态功能。
 
                                       二
 
齐马的本文社会学还表现在它是一种经验的批判的理论。这一理论注重对本文的语言结构进行实证分析,致力于解析语言向意识形态的推论关系,整个过程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
齐马在书中明确地区分了经验方法与批判方法,他说:“前一类方法倾向于取消一切审美的或其它价值判断的、科学的客观性(无价值)的公设,而第二类方法则借助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概念,发展了某些现有的美学和哲学理论,即坚持价值判断。” [7]P25这里,所谓实证 / 经验的方法就是只问“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只作“事实判断”不作“价值判断”。像马克思·韦伯的“无价值”论,主张放弃主观的价值判断来理解社会现象,倾向于取消一切审美的或其他价值判断,追求科学的客观性。试问以这种态度去分析作品是否真的就能达到真正科学 / 客观 / 中立的目的呢?孰不知,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批判既定的社会秩序,以求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们不可能也不能够放弃审美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社会批判功能,前者只不过是靠一种虚构的客观性来掩盖这此判断而已。第二种所谓辩证 . 批判的方法就是只问“为什么”不问“是什么”,只作“价值判断”不作“事实判断”。像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批评辨证派,他们则认为不可能取消文学社会学中的审美价值判断,“放弃价值判断与社会学批评的功能是不相容的”。他们采用辩证的方法,致力于揭露意识形态掩盖的特殊利益,以使自身具有批判的功能。而齐马的本文社会学则是将实证 / 经验 / 事实判断与批判 / 辩证 / 价值的“无价值”论,主张放弃主观的价值判断来理解社会现象,倾向于取消一切审美的或其他价值判断,追求科学的客观性。试问以这种态度去分析作品是否真的就能达到真正科学 / 客观 / 中立的目的呢?孰不知,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批判既定的社会秩序,以求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们不可能也不能够放弃审美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社会批判功能,前者只不过是靠一种虚构的客观性来掩盖这此判断而已。第二种所谓辩证 / 批判的方法就是只问“为什么”不问“是什么”,只作“价值判断”不作“事实判断”。像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批评辨证派,他们则认为不可能取消文学社会学中的审美价值判断,“放弃价值判断与社会学批评的功能是不相容的”。他们采用辩证的方法,致力于揭露意识形态掩盖的特殊利益,以使自身具有批判的功能。而齐马的本文社会学则是将实证 / 经验 / 事实判断与批判 / 辩证 / 价值判断统一起来的理论。他说:“至于本书所提倡的本文社会学,则是一种能同时兼顾本文结构和产生这些本文结构的社会背景的、既是经验的又是批判的科学。” [8]P6
  在本文社会学里,“本文分析本身便是一种经验的活动,其中在‘大学批评’里地位过分重要的直觉,在本文分析中将要让位于结构分析(不是被完全取代)”。[9]P28所以齐马十分强调是对文本的语义、词汇、话语进行实证分析,这正是其经验方法的集中体现。此外,通过对本文层次的实证分析,目的是在推论层次上找到本文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挖掘出文本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这是个推论的过程,是经过语义———词汇———话语这三个层次,一环扣一环彼此以前一个层次为基础的,所以分析的结论也可以经得起验证,而不是凭空或机械或抽象地找到本文与社会之间的“类似性”。因此,本文社会学是实证的、经验的批评理论。
与此同时,本文社会学又是批判的、辩证的。齐马在书中序言部分就强调了本文社会学理论的建构方向:“我要把能成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因而也是一种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批评,和已经不起批判作用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区别开来。”而本文社会学和那种排除了价值判断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的区别,则在于它“不放弃批判的评述”,是一种既“批判”又“经验”的批评理论。这种批判性不仅仅体现在本文社会学的建构方向上,以及贯穿于它对以往诸多理论,尤其是法兰克福派的、被阿多诺、霍克海默尔和马尔库塞加以发展的理论的批判汲取过程中,而且还具体体现在:确定作品与意识形态的推论关系和揭示本文的意识形态功能。
确定理论、意识形态和虚构作品之间的推论关系的前提就是把握语言结构(语义、词汇、话语)向意识形态转换的过程。这个推论过程可以概括为:如果要确定文学文本及其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把社会领域看成是由各种集体语言组成的整体,即一个特定的社会语言环境。而这些集体语言则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虚构作品的语义和叙述结构之中”,[10]P49“社会”经由“语言”这个中介被推论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语言环境”或“社会语言结构”,而文学“文本”也相应地被推论为“本文结构”(词汇 , 语义层、句法 , 叙述层)。然后,“本文结构”———“集体语言”———“社会语言结构”模式替代了原有的文学———语言———社会的模式。其中“集体语言”沟通了文本结构与社会语言结构。在齐马的本文社会学里,集体语言是用一个专门术语“社会方言”来表述的。“社会方言”是沟通话语与意识形态的管道,是联结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纽带。所谓“社会方言”,则是一套代码化的词汇。这些词汇的语义,遵循二元对立的结构原则;而这些语义代码,则又是依据同构异质的基本原理所推衍出来的一整套词汇。因此,在分析作品之时,我们首先要找出文本中的“社会方言”。在文本中,社会方言是以“话语”形式出现的。因此,对于话语的分析,首先又必须找到“说话人”或“叙述主体”,即要找到建立在语义基础上的“参动者模式”。只要厘定文本中的参动者模式,就可以推论出叙述行为主体的语义选择,
并由此而揭示出其潜含的某集团的利益或社会意识形态性质。
        所以,本文社会学力求确定理论和意识形态、以及理论和虚构作品之间的推论关系。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本文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说:“致力于理解与解释一种特定的社会和语言环境里的本文,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作出了评价。然而评价不等于一定要知道一部文学作品是‘好’是‘坏’:它追求的更是揭示一篇本文的意识形态方面,并把它们和本文的批判方面加以区别。” [11]P3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参动者模式推论出叙述行为主体的态度。因为叙述行为的主体只有在对它的话语(它的合理性、分类和叙述)所表达的社会利益和历史价值进行思考时,才可能采取一种批判的、尤其是自我批判的态度。靠着这种批判的和反省的态度,它才能在某些方面超越它自身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在反省它的语言活动和这种活动所肯定的社会集体利益时,它认识了自身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同时,这种反省的和自我批判的态度,有助于它向其他社会方言和话语开放。比如在小说《局外人》中,加缪其实就是通过批判本文的叙述结构来批判基督教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具体说就是:作为动者的“上帝”把一种“拯救使命”赋予作为主体的“人”,而人则应该为了获得客体即“魂得救”而行动。在通过他的叙述者的话语批判基督教人道主义时,加缪最终对作为叙述结构的“历史”的意义提出了怀疑。他揭示了这种结构的偶然性,并把它与特定的集团利益联系起来,显示了它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
         综上所述,本文社会学辩证综合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将社会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以及精神分析批评三者有机结合,是一种既“经验”又“批判”的社会学批评理论。
 
                                                三
 
 纵观近几年来的学术研讨会,像“1999 世纪之交: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1999)、
“走向文化诗学的文学理论———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2000)、“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2001)、“21 世纪文艺学的走向”(2002)、“文艺学学科的拓展和边界”(2003)、“全国第四届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2004)、“交叉与融通———文艺学学科建设 2005’高峰论坛”(2005)等,大会的中心议题都是围绕“文艺学学科越界、扩容”、“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教材体系”、“文化诗学”、“重建文艺社会学”等热点问题展开的探讨、论争与交锋,究其实质还是一个“当代语境下文艺学学科定位与建设问题”。在此意义上,齐马本文社会学理论由于具有实践性、批判性、辩证性三大品性,恰好回应和阐明了上述问题,可为文艺学学科定位提供一种思路,并能为文艺学学科建设指明一条道路。
首先,本文社会学强调实践性,而实践性也是文艺学学科定位的立足点和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众多学人的努力下,我国的文艺学学科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我们在大量引进、译介国外的诸多文艺理论学说的同时,积极挖掘中国古典文论的理论资源,可以说在世界横向影响与传统纵向影响的相互冲撞中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学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的唯一标准”,反思新时期以来文艺学的发展历程,面对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的学科建设成果,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只有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才能使学科本身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实践性本是或应该成为文艺学学科定位的立足点和发展动力。如今,面对着文学研究的“泛文化倾向”,文艺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自主性、自律性是什么?它的研究对象、学科边界是什么?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是什么关系?文学和文学理论是否会消亡?文艺学应该如何定位?文艺学学科应如何建设与发展?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当下学界的热点,歧见纷纭,难有定论。在我看来,艺学是实践的。改革初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现在争执还是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争鸣与论争对于一门学科来说,不是否定它的实践性,而是要坚持它的实践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由于齐马的本文社会学十分强调实践性,所以它回应和吻合了当下的争论,为文艺学学科定位提供一种理论策略。第一,本文社会学是齐马在秉承法国自 19 世纪以来的实证主义传统,在分析普鲁斯特、卡夫卡、穆齐尔、加缪等作家作品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所以它本身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实践结果。第二,作为文本的批评理论,它着重解析语言向社
会意识形态的推论过程,因此它丰富了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视角和方法,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
其次,批判性是本文社会学理论的精神实质,也是文艺学学科的内在品质。学术界的争鸣意味着对传统和现实的批判,只有在不断的批判中,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而批判的最终目的是以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来取代传统的理论范式。当下对文艺学学科定位与建设的争鸣与论争之所以产生,除了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客观原因之外,“文艺学研究与公共领域、社会现实生活之间曾经拥有的积极而活跃的联系正在松懈乃至消失”“文艺学原有的一套概念、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求,需要改造”[12]这是引起学科反思的根本原因。传统的理论范式失去了它应有的阐释力,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会产生危机,最终被新的理论范式所取代。这是任何一门科学都必然遭遇的命运。因此,作为一门充满活力的文艺学学科来说,批判性是它的内在品质,是其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这种批判的精神在齐马那里体现得十分明显。他建构本文社会学的初衷和主旨就是要和传统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的区别开来;他建构本文社会学的理论来源就是对传统实证主义、法兰克福派等多种理论的批判汲取;他建构本文社会学的实践基础就是对卡夫卡、穆齐尔、加缪等!"世纪之交的现代主义作品作传统批评理论无法给予信服说明的重新阐释。所以说,齐马是怀着一种批判的精神创立了这种既辩证综合、又实证批判的批评理论,并将这种批判精神内在于本文社会学的批评实践中。这种批判精神理应成为文艺学学科定位与建设的内在品质,它和钱中文先生提出的“新理性精神”、人文知识分子批判现实的人文精神是相一致的。
最后,本文社会学讲究辩证综合,这也正是文艺学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批判面前,如何调和对立与矛盾,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来建设文艺学学科呢?这就需要保持辩证的思维模式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找出不足,取长补短,在综合中求发展。近几年的争论总是集中在“文学研究是不是可以走向文化研究”、“文学及审美应该成为文艺学的唯一研究对象”、“文艺学学科边界应扩大”等问题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性”、“审美性”、“文学本体”、“文学研究”等都已发生变化,对这些在短期内无法定论的问题我们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而应该采取辩证综合的思维模式,建设多元化的文艺学学科。陆贵山在《发展文艺学,走综合创新之路》一文中就指出:文艺学学科发展应该从文艺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中扩大文艺学研究的领域和版图,运用客观的、辩证的、系统的、整合的思维方式对已经存在的或即将产生的各种文论学理进行梳理、概括,走综合创新之路。而去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的“交叉与融通———文艺学学科建设 2005 高峰论坛”研讨会上,众多学者也认同今后的文艺学学科建设应走向交叉与融通,而交叉与融通和辩证综合在内在理路上是一致的。而辩证综合的本文社会学正回应了这一趋势,可以成为文艺学学科发展的一种理论策略。它不仅辩证综合了社会学、符号学、语言学、语义学、结构主义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来源,将社会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以及精神分析批评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还试图打通和结合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将语言分析和文化分析以辩证综合,将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融合于一体;此外,它在解析语言向意识形态的推论关系过程中坚持经验 / 事实判断与批判 / 价值判断的有机融通。可以说,本文社会学可以和“文化诗学”(童庆炳)、“重建文艺社会学”(陶东风、周平远)、文艺美学、文艺生态学等[13]一样成为 21 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多元化格局中的一元。
  
 注:
    1本文社会学,后来一般译为文本社会学。为尊重原译本,作为齐马的一个专门术语,我们还是称之为本文社会学。
    
参考文献:
      [1][3][4][5][6][7][8][9][10][11]皮埃尔·v·齐马著.社会学批评概论[M]吴岳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张隆溪 20 世纪西方文论述评 M 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47
[12]童庆炳.再谈文化诗学 J 暨南学报(人社版),2004,(2).      
[13]参见:罗振亚.“世纪之交文化转型与文学发展研讨会6 综述[J].文学评论,2002,(5).李媛媛.“文学理论研究中心”成立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4,(2).詹艾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与创新”学术讨会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周平远.重建文艺社会学是必要的[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1)周平远.重建文艺社会学三题[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5,(1).盖生.文学的文化研究走势探寻———对文艺社会学收编文化研究的构想[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2).刘俐俐.社会学方法在文本研究中转换的广阔空间———以戈尔曼的文学社会学方法为个案[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3,6)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