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子羔》:“播诸”还是“采诸”畎亩之中 | |||||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4 ![]() |
|||||
《子羔》篇简八有一段文字,马承源先生释为:“故夫舜之德其诚贤矣,播诸畎亩之中,而使君天下而称。”其中释为“播”之字,简文书作 检索高明《古文字类编》,在木部“采”字下,有书作从木者,亦有三例书作爫下从禾者,见于陶印、盟书,[5]其构形与《子羔》篇此字正同,时间上也同属战国时期,可以认为此即“采”字的异构。 再检索《郭店楚墓竹简》,与之构形近似的字凡三见:《老子》乙简十五“善建者不拔”,“拔”字作两手(爫)合于木上之形,释者据《古文四声韵》引古《老子》“拔”之形隶定,[6]又有传世本《老子》可资比参,其说当无疑义。《性自命出》简二三“其入拔人之心也厚”,裘锡圭先生谓“拔”当读为“拨”,[7]拔,古音在并母,拨,古音在帮母,二字同属月部,郭店简整理者乃依形隶定,为借字,裘先生则明其本字。《性自命出》简六三“貌欲壮而毋拔”之“拔”,[8]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释为“伐”,[9]拔、伐,古音同在并母月部,自可相通,郭店简整理者亦系依形隶定,而李零先生则是明其本字。 玩《子羔》篇此句之意,当是舜有贤德,被人赏识,故能起于畎亩之中,君临天下,方使其地位与其品德相称。因而,将马先生释为“播”的字释为“采”或“拔”,意义并无大别,唯“拔”字作两手(爫)合于木上之形,而《子羔》篇此字书作爫下禾,差别明显,不宜混同,故笔者以为,当以释作“采”为长。“舜采诸畎亩之中”亦犹《孟子·告子下》中的一段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发”字古注无说,傅说以后诸人皆被“举”于乡野草泽,则“发”之义亦同于“举”,由下而上为举,换个角度看,若从在上位者识才选才而言,则采也,搜集歌谣于民间曰采风采诗,选拔人才于乡野或即“采诸畎亩之中”。 综上所述,本句可释为:舜确实是有贤德啊,尧将他从畎亩之中选拔上来,使他君临天下,于是舜的地位与他的崇高品德才得以相称。
[1]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页192。 [2]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页324上。 [3] 五代宋初郭忠恕汇编,宋李建中笺正,《汗简笺正》,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上海广雅书局刻本,卷三禾部,页23。 [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页97。 [5] 高明编,《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页283。 [6]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图版:页8;释文注释:页118、120 [7] 同上注,图版:页62;释文注释:页180、182。 [8] 同注6,图版:页66;释文注释:页181。 [9]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三联书店,1999),页507。 |
|||||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下载帮助 | 充值点数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