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文史论文 >> 人物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也谈“君之母俤是相”句           ★★★ 【字体:
也谈“君之母俤是相”句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4    

上博(二)《昔者君老》篇,仅存4简,且4简之间不能连读,但因内容有关古代礼制,故而仍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讨论的焦点之一有“君之母俤是相”句。近日吴辛丑先生又提出新解,以为“‘君之母俤是相’与第四简‘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矛是敬’句子格局相同,都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式”,当理解为“由太子辅佐君之母俤”[①]。对此疏解,笔者心存疑问,撰此短文,参与讨论。

一、“相”字是动词吗?

为方便下文的讨论,也将第一简的释文抄录于此:

 君子曰:昔者君老,大子朝君,君之母俤是相。大子昃圣,庶叩,叩进。大子前之母俤。母俤送,退,前之,大子再三,然句并圣之。大子母俤

此前的讨论集中在“相”字词义的审读上。原整理者注释说:“相,佑导,为太子入宫朝君的佑导者。”[②]彭浩先生认为:“简文中的‘相’似可解作襄助。……简文中的“君”因年老(按《礼记》等书所记,七十岁始得称老),由其同母之俤辅政,并非充任宫中低级官吏为导引之事。”[③]彭文不曾讨论“相”的词性。而吴文却认为“相”是动词,且引彭文巧妙立论说:“‘君之母俤是相’之‘相’也应该是动词。竹书整理者误解了‘是’字的用法,把‘相’释为‘佑导者’(名词义),于句法、词义均有不合。彭浩先生解‘相’为‘襄助、辅助’(动词义),得其确诂。”笔者以为,彭文虽解“相”为“襄助”,但并不认为“君之母俤是相”中的“相”是动词。这或许是因为先生惜墨如金,而先生又不注意彭文的行文格式造成的误解。按竹书整理者的训释格式,是先解“相”为“佑导”(动词义),再将“佑导”阐释转换为“为太子入宫朝君的佑导者”(名词义)。就训释格式而言,这是常规做法。彭文不同意的是第一步解释中“相”的词义,故而用“襄助”(动词义)替换了整理者的“佑导”(动词义)。至于第二步当相应地阐释转换为“襄助者”(名词义),先生或许以为不存在困难,就省去了。在《〈昔者君老〉与“世子法”》中,先生说:“如前文‘君之母俤是相’为国相或辅臣不误,其位在上卿或三公。”[④]正是将“相”解释成“国相或辅臣”(名词义),亦即“襄助者”。吴文无法坐实彭文一定认为“相”为动词。事实上多数学者并不将该句的“相”理解为动词。“相”字不是动词,则“君之母俤是相”就不是什么“宾语前置句”。

二、“是”字究竟是不是判断动词(或称系词)?

吴文认为:“其中‘是’字不是判断动词(或称系词),而是一个起复指作用的指示代词(王力先生说),或称语中助词(杨树达先生说)。‘君之母俤是相’与‘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矛是敬’结构关系相同,句法上属同一大类。”在吴文中,似乎有个未曾明言的潜规则,那就是同篇中的同一字一定是同一词,同一词一定是同一义,同一义一定是同样的用法。于是进行比勘,第4 简的“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矛是敬”两句中的“是”字是起复指作用的指示代词,或称语中助词,“君之母俤是相”中的“是”字,也应当同类,当然就“不是判断动词(或称系词)”。可是众所周知,古汉语中同字未必同词。以“是”字为例,常见的就有形容词、代词、判断词多种词性,而词义或语法意义更是多种多样。同篇中的同一“是”字未必就是同一词性,更不用说同义同用了。

“君之母俤是相”中的“是”完全可以看作判断词。虽然在上古汉语中“是”用作代词是普遍现象,但是判断词“是”的例证也能找到。杨伯峻、何乐士在合著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指出:“‘是’在战国后期已形成系词(判断词),而作为它用作系词的萌芽期,大约在周末春秋初期就已开始了。”[⑤]如:

  (1)骐、骝是中,马  呙      、  骊         是 骖。(《诗·秦风·小戎》)

译:骐马、骝马是中驾,马  呙       马      、 骊      马      是 两旁的骖马。

  (2)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左传·襄公十四年》)

  (3)若彼知之,乃是离之。(《庄子·在宥》)

  (4)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至于汉初简帛中的判断词“是”的例证就更多了,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中屡屡出现“是是帚彗”、“是是竹彗”、“是是嵩彗”、“是是苦彗”的记载,其中第二个“是”字都是判断词。

与《昔者君老》同批的竹书《恒先》中也有“是”字用作判断词的例证,如:

   气是自生,……气是自生自作。[⑥]

“君之母俤是相”与这两例相比,相同点在于“是”字都处于主谓之间,都是判断词;不同点在于“是”字之后一为名词谓语,一为动词谓语。

三、“君之母俤是相”只能解作“(太子)辅佐君之母俤”吗?

判断“是”字的词性以及如何解释该句,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是”字前后词语的组合关系以及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该句的解释是否与全篇的文意一致,是否与历史文化背景相符,远不是单靠句法结构关系就能判断的。如果撇开历史文化背景不管,在上下文中,仅从“是”字前后词语的组合关系来看,就可以构成多种语义关系,形成多种句法结构,从而产生多种解释:

君之母俤是相   

是:1、代词。a.代指君;b.代指太子;c.代指太子朝君一事;d.复指君之母俤,将宾语前置(吴辛丑说)。 2、判断词。

相:1、动词。a.辅佐,襄助;b.佑导;c.司仪赞礼。2、名词。a.襄助者,即国相或辅臣(彭浩说);b. 佑导者(整理者说);c.司仪赞礼之人(季旭生说[⑦])。

相应的翻译或解释可以有9种,句子类型有2种,句法结构3种:

1、君之母俤襄助君主;(宾语前置句,主·宾·动)

2、君之母俤襄助太子;(宾语前置句,主·宾·动)

3、君之母俤佑导太子;(宾语前置句,主·宾·动)

4、君之母俤为太子朝君司仪赞礼;(宾语前置句,主·宾·动)

5、(太子)辅佐君之母俤;(吴辛丑说,宾语前置句,宾·是·动)

6、君之母俤是(君的)襄助者;(彭浩说,判断句,主·是·名谓)

7、君之母俤是(太子的)襄助者;(判断句,主·是·名谓)

8、君之母俤是(太子朝君的)佑导者;(整理者说,判断句,主·是·名谓)

9、君之母俤是(太子朝君的)司仪赞礼之人。 (季旭生说,判断句,主·是·名谓)

前五种均属宾语前置句。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类:1—4种可以用代词“是”,作宾语前置来解释,类似例句有“子孙是保”(陈逆簋),即子子孙孙保有此簋。但是在《昔者君老》中,这四种解释都不完满。第1、2种的困难在于“君之母俤是相”之前出现了两个人物,君主与太子,“是”字究竟指代谁呢?虽然第1种符合全篇文意,但因指代不明,必为作者所不取。第2种“是”字指代不明,且与全篇文意不合。第3种解释不合“君之母俤”的身份,彭文中辨之已明,兹不赘论。第4种要将宾语“是”解释成指代“太子朝君”,还要将宾语转换为表对象的介词结构,语序不顺畅,语义似有所隔。且彭文并不认为是“君临终前太子随侍在侧的礼仪。”第4种也不尽合理。

第5种是另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即用起复指作用的指示代词或称语中助词“是”构成宾语前置(吴辛丑说)。这种解释要想获得多数学者的承认,实在太困难,必须解决几个问题。其一,要补主语。吴文补为“太子”,并说:“由太子辅佐君之母俤是合情合理之事。”然而首句说君老,次句言太子入宫朝君,第三句却说太子辅佐早已在宫中的君之母俤,那么太子入宫的目的,究竟是朝君还是去辅佐君之母俤?事理逻辑不太清楚。其二,主宾关系。吴文批评彭文,“简文中的‘相’应理解为‘君’由其同母之俤辅助”(彭文语),是“颠倒了人物的主宾关系”(吴文语),认为“由太子辅佐君之母俤是合情合理”的主宾关系。哪一种主宾关系更合理,要予以论证,不能只下断语。其三,要举出历史上因君老而由太子辅佐君之母俤的实例,还要说明这种情况是礼法要求,是惯例才行,难度很大。笔者孤陋寡闻,不知是否有此类实例以及有这样的礼法惯例。

第6-9种均为判断句,“是”在句中都解成判断词。区别在于对“相”字的解释不同以及与此相关的补充成分的不同。第7种可以排除。老君尚存,而君之母俤辅佐太子,难道天有二日,国有两君吗?第8种解释的不合理,彭文中辨之已明。

笔者以为,第6种解释最合理,即“君之母俤是(君的)襄助者”,当然也可以部分吸纳第8、9种意见,在太子朝君时兼任司仪或引导之职,三者并不矛盾。这样“是”字就解释为判断词,“相”字就解释为名词性的“襄助者”或“国相辅臣”,句子就是典型的判断句。“君之母俤是相”与今日所说的“某某是教师”一样通俗。

四、潜规则的适用范围有多大?

吴文并未明言所谓潜规则,但是在吴文中确实遵循着某种潜规则,并非笔者厚诬。吴文不仅对“是”字的解释遵循着同字同训的规则,在对两处“前之”的解释上也是如此,并按照这一规则批评彭文“对简文同样的‘前之×’句式,前后解说不一。”言下之意,便是两处“前之”当同训。吴文的解释确实前后一致:“简文‘大子前之母俤’,意即‘太子先於母弟’,也就是太子走在前面,为君之母弟做引导。……母弟‘前之太子’,即母弟先於太子,也就是说母弟反过来为太子做前导。后文‘再三’即指‘太子前之母弟’和‘母弟前之太子’这两种行为反复进行。”对此解释,笔者大惑不解。莫非退让不合礼数,倒是先於别人反而更合礼数,古今有此礼数吗?试想,太子与君之母俤交替抢先做前导,岂不是一路小跑,哪有“送、退”的必要?用所谓潜规则做出的解释看来并不合情理。

需要承认的是潜规则在某种范围内是有着某些合理性的,比如一段文字中某一罕见词语两次或多次出现,同训的概率将很高;又比如某两个或数个词语按照同样的顺序排列,其句法结构很可能一致,同训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这些都不是必然的。至于有多种词性、多种词义、多种用法的常用字,在一段文章中多次出现,却未必能同训。同样,两个或数个具有多种词性、多种词义、多种用法的字排列在一起,在一段文字中两次出现,却未必一定是同样的句法结构,未必能同训。是否同训,如何解释,需要考虑句法结构,也要考虑上下文,要看是否符合全篇主旨,是否符合历史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

笔者以为,“大子前之母俤”,是说“太子来到母俤面前”。“前”,方位名词用如动词“上前”;“之”,动词,“往”。后数句,整理者的原标点可从,“太子”不必与“前之”连读。后一“前之”,彭文认为“是说‘君之母弟’请太子至前位”,其说至精。“前”,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之”,代词,代指太子。“前之”即“使太子至前位”。

上述意见,只是本着疑义相与析的态度与各位探讨。错误之处,恳请各位批评。

注释:




[①] 吴辛丑:《竹书〈昔者君老〉一、四简疏解》,简帛网站2004-7-25。
[②]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2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③]  彭浩:《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二)札记》, 简帛网站2003-9-13。
[④] 彭浩:《〈昔者君老〉与“世子法”》,《文物》2004年第5期,87页。
[⑤]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714页,语文出版社2002年8月第2版。以下部分例句转引自该书。
[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2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⑦] 季旭生:《上博二小議(四):〈昔者君老〉中的「母俤送退」及君老禮》简帛网站2003-6-16。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