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文史论文 >> 传统文化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昙花一现与黑暗中的光明           ★★★ 【字体:
昙花一现与黑暗中的光明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1    

[摘 要]中国唐代与欧洲中世纪所处年代大体相当,在各自服饰史中所处地位都极为典型与重要。由于服饰形式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基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唐代服饰为中国服饰史上最为开放、最为繁荣的时期,只是到后期,那些坦露肌肤的服饰因不合礼仪而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与此同时,在西方,被称为中世纪的5~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其服饰外形呆板、保守,直到后期服饰形态构成上才有所变化,成为打破黑暗的中世纪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中国唐代;西方中世纪;服饰;开放性;保守性


一、服饰现象的背景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中西方服饰文化虽不乏相互融合与渗透,但终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特征。这与中西方拥有不同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时代的服饰形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时代背景。了解服饰形式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洞悉服饰特征与内涵的前提。
唐王朝为何会如此强盛?早在隋代,中国就已南北统一,疆域广大。隋的历史虽然仅有30多年,但在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艺术上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大唐盛世做了良好的铺垫。唐朝在政治上完善科举制度,打破门阀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形成政治上的统一、安定。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军事上推行府兵制,减轻了压在百姓头上的军费开支。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完善为唐朝走上富国之路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始于汉代的丝绸之路使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在唐代时达到鼎盛。唐与邻国经济文化往来频繁,唐都城长安不仅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各国使节、商人、留学生往来频繁,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安南人都有在长安定居者。对外来文化的广采博收,加上对内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步步走高,审美文化也随之日趋繁盛,一种蓬勃的、向上的、自由的、开放的、万象更新而又日益宏大的服饰现象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与盛唐相比,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封建制度的初期,统治阶级将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使得宗教大为发展。欧洲中世纪的文化主要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融入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以及东方文化,从而形成了基督教文化发展中的不同形式和阶段,即拜占庭文化、罗马式文化、哥特式文化。由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拜占庭文化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跨越1 000余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续,同时又吸收了埃及与东方文化的精华。当西罗马帝国走向没落的时候,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却比较稳定和繁荣,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地处古代东西方交通要塞,不仅是拜占庭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欧洲大陆的经济文化中心。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使拜占庭帝国在中世纪的欧洲遥遥领先。与繁荣和稳定的东欧相比,西欧在公元5~10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各新兴封建王国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政治混乱,经济凋零,文化落后。基督教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统治工具。教会与封建统治者勾结进行绝对的思想统治,把一切不符合其利益的世俗文化都看做异端邪说而禁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欧洲历史的黑暗时期。公元10~12世纪,西欧出现了罗马式文化,罗马式文化在拜占庭文化的基础上更注重吸收古代罗马的传统。公元12~15世纪,在罗马式文化之后,出现了哥特式文化。在被中世纪的黑暗笼罩的欧洲大地上,民族大迁移和十字军东征给西方服饰的发展进程带来了一线曙光,导致西方服饰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西方服饰史乃至世界服饰史中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二、服饰的民族交融性

唐代国力强大,思想开放,无所畏惧地引进吸收各国文化。唐代服饰大量吸收了异族服饰的成分,形成了独具大唐特色的服饰新形式。胡服在初唐、盛唐极为盛行,胡服是一种包含印度、波斯很多民族服饰成分在内的一种装束,使唐代妇女的装束耳目一新。胡服中最为唐妇女所喜爱的是幕篱、帷帽、胡帽和靴。幕篱是一种用缯帛制成的大帽帔,戴于头上,罩住面部以及身体,既挡风尘,又蔽面目。初时较大,像一个小帐篷。后来,幕篱由于取戴不便,加上唐女性活动愈加开放与自由,便被浅露脸面的帷帽取代了。帷帽在帽沿垂下丝网,并饰以珠翠装饰。相继的胡帽则无网巾,只扣头顶,女子面孔展露于外,更显其开放程度。胡帽多用名贵织物或羊毛织成,以彩丝、金缕织出图案,纹样新奇精美,色彩艳丽,深受唐代女子喜爱。唐代女子多戴尖锥形胡帽,穿翻领小袖长袍,领袖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毛织物小口绔,软锦透空靴,这是唐代风行的典型胡服样式。中唐以后,效仿胡人发髻成为时尚。乌蛮髻、椎髻、双垂髻等源自西部民族。唐代女子面部化妆中典型的“乌膏注唇,状似悲啼”皆与西部民族有着密切关系。唐时对异族服饰的兼收并蓄,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服饰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欧的民族大迁移和十字军东征,使南、北、西、东四方的服饰出现了大融合。民族大迁移是亚欧大陆南部农业地带与北部游牧地带国家和民族交往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发生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的亚欧民族大迁移,直至6世纪日耳曼人在西欧建国才最后完成。欧洲民族的大迁移,带来了民族的大融合,同时也产生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长期生活在北方严寒地带的日耳曼人的服饰形式原是从御寒的目的出发,自然地形成封闭式的、窄小紧身的、四肢分别包裹的服饰形式。为了便于活动,又分成上衣、下衣两部分结构。当时女子上身穿短小紧身的丘尼克,筒袖长及肘部,裙子为筒形,用带穗的带子系扎固定,带子上装有饰针。男子上身穿无袖的皮制丘尼克,下穿长裤,膝以下扎着绑腿。这场民族大迁移,将北方日耳曼人的服饰形式带到了南方,改变了原来南方宽松形服饰体系,并逐渐成为西方服饰的主流,进而影响到当代人的衣着。公元11世纪末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主在宗教旗帜的掩饰下,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的军事殖民远征。历时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在给东方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东方的服饰文化带回了欧洲。西欧人为东方华美的服饰所征服,以效仿东方封建主的豪奢生活为尚,从而使西欧服饰在量和质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三、服饰的开放性与宗教的保守性

唐代女子着装的开放程度在中国服饰史中堪称为最,在日常生活中,唐代女子并非足不出户,谨守深闺,她们有单独、公开的社会活动,甚至可以结社。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拘礼法,相对自由。与宋代以后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观念不同,唐人主张女子读书,上层社会更是注重女子的文化教育。女子可以同男子一样骑马、射箭、拔河、打球,从事多种娱乐活动。儒裙、半臂、披帛为唐女子常见服饰,短儒长裙为唐女饰特点。儒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等,盛唐时出现坦领,里面不穿内衣,可见胸前乳沟,唐诗中曾有“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等诗句来形容此种装束。下裙腰可提高至腋下,上身仅着抹胸,外直披纱罗衫,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开放大胆到极点,堪与今日服饰媲美。唐女穿男装在当时也颇为时尚,成为唐代女子服饰的又一大特征。女子着男装,秀美俏丽,别具一种潇洒的气质与风度,这表明了唐代对妇女的束缚明显小于其他封建王朝。
欧洲中世纪的服饰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宗教思想禁锢着人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随着基督教文化的普及和深入,中世纪服饰逐渐失去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动的、自然悬垂的美,取而代之的是服装外形的呆板与保守。对上帝的奉献和对人性的禁欲,使服装的自然美消减,反而极力去掩饰人体的形态美,把服装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和表面装饰纹样的变化上,并把这种外在的、表面的、繁缛的装饰美看做是对上帝的歌颂。拜占庭中后期的服装,衣身紧瘦,裹住全身,用长长的斗篷遮蔽身体,裤子成了人体的主要服饰。普通劳动阶层的妇女平日不事打扮,着白色宽大长衫与连袖外套,素净淡雅。贵族与神职人员不惜在服装面料上装饰豪华的织物和宝石黄金,极尽夸张与华美。罗马式文化是日耳曼人吸收基督教文化和罗马文化后,逐渐形成的文化。深深扎根于人们心目中的宗教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追求心理安定的强烈愿望,表现在服装上,即不显露体形,从头上垂下的面纱把整个身体都掩盖起来。男女装基本同形,其形式为:内衣——鲜兹,外衣——布里奥,斗篷——曼特尔。男女装同形是罗马式文化封闭性的一种体现。
四、服饰中的光怪陆离现象
唐女子时尚且大胆,对新奇的事物热情极高。唐女子喜好面妆,其面妆形式奇特华贵,变幻无穷,唐以前及以后再未出现过如此盛况。唐面妆分为:敷面、画眉、点唇、贴面四大类。唐女子在面部敷粉施朱后,在额头上涂黄色月牙状装饰,有“纤纤出月上鸦黄”、“学画鸦黄半未成”等诗句来形容此妆。又有在面颊两侧的酒窝处以黄色点出星辰或新月,也有用红或绿色绘成花纹形、圆形、杏核形的,还有在太阳穴绘红色的弯弓形状的为“斜红”的面妆,唐女子画眉成风,柳叶眉、月眉、阔眉、八字眉、桂叶眉、蛾翅眉等各具特色。点唇的名目也颇多,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媚花奴等,唇色多为大红、浅红、黑褐色。贴面,是一种将薄片状的饰物贴于面部不同部位的化妆形式。以金银等材质制成薄片,剪刻出花卉、鸟等纹样,贴在额头、眉心、两颊等处,称为花钿。这还是唐代一般的面妆,更有甚者,中唐以后出现“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这样的记载。这种追求异样、图新出奇的妆饰,与胡风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当浓重、艳丽的风气发展到一定限度、骚动不安的情绪积累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必然要寻找新的发泄。于是,怪诞便成了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中世纪哥特式文化时期的服装与配饰,受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造型奇特而夸张。服装与配饰造型强调锐角及修长的垂直线特征,与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外观如出一辙。一种叫做夏普仑的男帽,帽尖呈细长的管状,可以披在肩上或垂于脑后,也可以缠在头上,其长无比,甚至可达地面。最具特色的女帽汉宁,是一种圆锥形的高顶帽,帽口加有装饰长及肩部,帽尖也装饰长长的饰物,与男子的一样拖垂于下。波兰那为一种鞋尖长而翘起的男鞋,14 世纪末高峰时,最长可达1 m左右。鞋尖部分用鲸须和其他填充物支撑,鞋尖过长,不便行走,只得把鞋尖向上弯曲,用金属链拴回到膝下或脚踝处。除了帽子与鞋,在衣襟的下端也可看到尖形和锯齿状的形式,此外,服装与配饰中的色彩与图案的不对称装饰,也增添了哥特式文化时期服饰的夸张与怪诞。

五、服饰对后世的影响探析

唐代服饰丰富多彩,在融合了异族服饰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唐代服饰用料华美、装饰精致、色彩明艳,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瑰宝。唐代坦露肌肤的时尚流传了很多年,但终究还是消失在中国传统礼制下。在我国传统服饰中,符合礼仪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服饰是发展的主流,主导了数千年的服饰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唐代服饰的开放与大胆,从不合乎礼与理,发展到虽不合礼但能融于理直至礼与理都能接受,这对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礼教和伦理道德观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与突破。唐后期,被视为合乎礼仪的坦露肌肤又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再符合礼制,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在我国的服饰发展史中,符合礼教但不合乎伦理道德观或符合伦理道德观但不合乎礼教的服饰形式只能是昙花一现。
中世纪后期出现的服饰形态构成上的变化,是打破黑暗的中世纪的一个亮点,罗马式文化后期,出现了收腰,显露女性曲线的女服,其衣服的前后裁片在两侧修成与人体相似形,此时的服饰构成方式仍属于古代的平面直线型裁剪,但已有合体意识,处于古代宽衣向近代窄衣过渡的徘徊时期。公元13世纪哥特式文化时期,收腰的合体衣饰得到发展,出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方式:从衣片的前、后、侧三个方向取掉胸腰的差量部分,出现了今天制衣中“省”的形式,把服饰从古代平面两维空间构成的宽衣形态转变为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形态。从此开始,东西方的服饰构成形式和构成观念有了根本上的不同,西方服饰也由此转入近代。当女性服饰的曲线特征越来越突出时,公元14世纪中期,男子服饰中出现了上衣下裤的分体式组合,取代了传统的一体式筒形式样,从此男服与女服在服饰形态上出现了分离,服饰的性别区分在造型上明确下来,为以后的男装与女装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唐代与欧洲中世纪的服饰各有特色,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服饰史表明,任何服饰现象的产生、发展、灭亡,都不能脱离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服饰都无法摆脱时代与社会的印痕。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