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农林论文 >> 渔业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鱼类黄曲霉毒素中毒性疾病的危害及防治           ★★★ 【字体:
鱼类黄曲霉毒素中毒性疾病的危害及防治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7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且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在水产养殖中发病不很普遍,也很少有过这方面的报道,因黄曲霉毒素中毒性疾病发病前鱼类一切活动正常,对养殖户具有一定的麻痹性,不轻易被发现,呈慢性中毒症状,但到后期发病时,就很难控制。鱼类一旦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死亡率极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2007年我县境内发生好几起鱼类黄曲霉毒素中毒性疾病,其中有一例,该塘口面积200亩,主养品种为异育银鲫,搭配一定数量的花、白鲢。达到上市规格时请捕捞队下网捕鱼出售,发现大量异育银鲫在水面作无规律性的游动,活力不强。起初以为是轻微浮头,开启增氧机后“浮头”现象并未减轻。起捕后塘口迅速出现大量死鱼,死鱼品种主要是异育银鲫,花、白鲢没有出现死亡。死鱼体表出血,主要集中在饵料台及塘口下风口处。经镜检,病鱼体表及鳃部无大量寄生虫寄生,体表较为粗糙,鱼背颜色较深。解剖病鱼,发现肝脏呈土灰色,无弹性,胆异常肿大,其它内脏器官外形完好。无明显暴发性鱼病发生的迹象。塘口水样分析,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水质标准。对投喂的颗粒饲料抽样封存,送有关饲料检测中心检测,颗粒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达到26.7微克/千克,根据NY5072-2002的要求(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得大于10微克/千克)已严重超标,是一例典型的黄曲霉毒素中毒性疾病。病鱼受外界刺激(拉网捕捞)后引发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死亡。
    一、病原
    其病原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是属于真菌毒素。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均与黄曲霉毒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关。黄曲霉毒素目前已发现有20种之多,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毒力最强,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更强。本病发生原因主要是鱼类饲喂了劣质或霉变的饲料,导致鱼的肝胰脏损害,影响肝功能,引发大脑、神经系统的病变,从而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二、症状
    一般在发病前鱼活动正常,无明显症状,仅是在后期中毒加剧,鱼吃食有所下降,其过程不十分明显,直至停食死亡。死鱼全身充血和出血,部位主要集中在嘴部、腹部、鳃盖和鳍条基部。病鱼体表粘液分泌较少,手感较为粗糙,鱼解剖肝胰脏颜色不正常,肝弹性较差,胆异常肿大,内脏器官外形完好,有的腹腔会伴有一定的淡黄色液体。
    三、特点
    此病一般是受外界刺激如拉网起捕、水温突变、水质不良等应激因子引发,在平时症状不十分明显,养殖户一般不能及时发现,因而其危害程度很大。发生时间无明显季节性,旺发时间一般在7~10月份。养殖品种以草、鳊、异育银鲫等杂食性鱼类发病率较高,而肉食性鱼类次之。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发生,成鱼阶段发病率较高。精养塘口投喂颗粒饲料的发病机率较大。
    四、防治
    1.预防主要措施是防止颗粒饲料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一是保证饲料存储仓库干燥、通风,使得黄曲霉菌不易生长;二是对于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过保质期饲料严禁投喂。
    2.饲料厂家要选择信誉度高、厂规模比较大、管理规范的知名企业。鱼类黄曲霉毒素中毒性疾病发生与饲料厂家加工颗粒饲料是否选用霉变的原料有一定的关系。
    3.加强饲养日常管理,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优先选用中草药或生物制剂,减少副作用大、毒性强的化学药品使用,增强鱼的体质,提高鱼类抗应激的能力。
    4.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鱼的长势及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尤其是鱼吃食量明显下降,要及时调换配方,并添加一些保肝护胆、消炎的药物,加大复合维生素的使用量。
    5.如疾病发生,要及时调整饲料,降低饲料中的脂肪含量,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比例,加大维生素C的使用量,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增强饵料的诱食性和适口性,经过一个阶段饲养,病情将会有所好转。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