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 【字体:
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和人的发展,强调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的,“全面开发”的意义是面向所有的人和人力资源的所有方面。
  以人为本的教育,把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同人的多种潜能的全面开发放在一起来认识和对待,如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所指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的使命是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1]
  人们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2]国家法律中明文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3]这标示着社会对职教事业的高度认同,反映了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和飞跃。但这不应该是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全部,职业教育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更表现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只有全面认识职业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两方面的价值,并始终以人为本,才能正确评价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正确对待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第一价值,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的第一价值得到提升

  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如何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教育的价值?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教育整体价值的发挥具有怎样的作用?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具体理解。

  1.关注“人人”:以人为本的认识基点

  以人为本,可简单理解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为了一切人。就教育整体而言,只有关注人人、服务人人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
  马克思著作中多处阐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问题,而且都强调“每个人”而不是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现代教育对于教育对象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帮助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人们关注教育公平的焦点是让人人具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只有人人接受教育,才能体现社会公平”。[5]瑞典的教育就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水平为宗旨,他们更重视不让社会出现落伍者,而不是培养个别天才。[6]我想瑞典这样认识和举办教育的用意并不是排斥“个别天才”,而是对于人人接受教育的高度关注。
  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能给人们提供比普通教育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教育“面向人人、服务人人”成为可能。黄炎培先生说:“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名曰职业教育”。[7]在今后的终身学习体系中,职业教育将向所有人开放。1999年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应能使所有群体的人都能入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入学,它应该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8]

  2.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

  我国政府多次申明: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如果教育无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不关心人的就业,势必远离群众,远离实际。然而不能要求任何一级、任何一类的教育都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直接联系,须通过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努力从总体上满足人和社会的各种需求。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职业教育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掌握职业能力是使人掌握的基础知识具有意义和富有动力的条件。保尔·朗格朗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说:“所谓普通教育,也就是学会使用科学知识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只有在它培养了人们从事职业的能力时才能获得其充分的意义,也才能获得最强大的动力”。[9]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资料表明,双元制职业教育下的德国青年失业率比其他国家低得多。以2004年各国青年的失业率为例,法国是20.76%,西班牙为22.4%,意大利为26.5%,而德国只有9.7%。[10]我国各级扶贫机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消除贫困的作用,多年来在推动职业教育与扶贫工作的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3.关注心灵净化和觉醒: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概括教育的宗旨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促使人的心灵觉醒,使学习者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自觉融入社会的意识,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目标,其他目标都应该首先保证核心目标的实现并围绕核心目标展开。
  大量事实证明,职业教育把一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遭遇“学业失败”的青少年导向“学业成功”,使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我们千万不可小视“学业失败”可能酿成的社会危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说:“学业失败可产生排斥,因此它在许多情况下是某种形式的暴力或个人失控行为的根源”。[11]由此可知,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具有何等重要的价值。
  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与心灵的净化和觉醒无关或者关系不大,职业教育常常被斥之为功利主义教育的典型。其实这是莫大的误解,尽管客观上确实有人把职业教育引向或举办为单一的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但他们的行为并不表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和主流,仅仅是一种误导和工作错误而已。我国的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早就认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12]另一方面,人们在大量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发现,结合职业场景和工作实践实行全面素质教育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职业教育在这一方面比普通教育具有明显优势。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说明“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运用于教育领域是可以把握的,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能有效提升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

  二、被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是阻碍职教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师资和经费,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是很重要的,但当前阻碍我国职教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被扭曲了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许多实际困难都是由此派生的。因此,推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亟需人才观、教育观和教育体制的综合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由于精英教育观念及其制度的惯性作用,现行教育的选拔功能被过分地扩大,甚至成为教育功能的主体,而且往往只以一种标准衡量所有的人,从而使教育过程演化成应试能力的竞争,这主导着相当部分的教育活动。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人的个体多样性被否定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忽视了;教育类型的多样化被异化为教育类型之间的等级化,职业教育成为保证精英选拔的辅助系统,用来缓冲选拔渠道中学生容量的盈亏涨落;不同教育类型的人口“分流”原本应该是积极的、自主的、愉快的选择活动,实际上却变成为被选拔与被淘汰、受青睐与受歧视的重新归队;“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被否定了,现实生活中往往只承认一种“考试状元”;“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古训也被否定了,我们的教育几乎天天都在惩罚“学业失败”……
  在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影响下,职业教育被社会看成是“次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得不到公正对待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职教工作者自己也很容易把职业教育设计成单纯的技能培训,忽视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因此教育系统当前亟需大力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13]其实,连最发达的国家也并不是仅仅通过普及高等教育便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美国2002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每100个25岁以上人口中,仅有80人完成了高中学业,其中51人升入两年制以上高等学校学习,而只有30人获得了副学士以上学位。[14]德国2002年18岁至19岁的青年人中,49%完成双元制职业教育后直接就业;15%毕业于全日制职业学校;15%没有获得任何职业资格证书;上大学的只占21%,而且其中有5个百分点是完成双元制职业教育之后上大学的年轻人。[15]
  对不同教育类型的态度反映了对“人”和“劳动”的态度,即反映了对所有人群和所有劳动工种的态度。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每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每一种劳动都受到尊重,尊重程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和劳动成果的不同上,而不是表现在不同的工种上。
  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12月19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等,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纳入总体规划,认真抓好队伍建设”。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人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在某些情况下非他们莫属。例如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需由124根50-120吨重的钢管柱支撑,吊装这样重的巨形钢管柱,国内起重设备的吨位不够,需用传统的“人工滑移提升法”,可是擅长这种工艺的技术工人极少,最后只能请一位69岁的老起重工和他66岁的徒弟来完成此项吊装工程。[16]然而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劳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反映在政策上的突出问题是待遇过低。据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调查,2004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年薪28348元,但全市技师的平均年薪只有26134元,技术工人的平均年薪是22655元。[17]我国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总之,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在于被扭曲了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它偏离了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人才观。要使这种偏向得到纠正,不是单单靠教育系统能够完全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教育系统是责无旁贷的,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人本价值观指导教育教学改革

  1.相信人人有才:职教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人类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潜能巨大,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多元智力理论,基于这两方面的认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人有才,即人人都有成才的潜力。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目前多数职业技术学校的新生构成比较复杂,其中相当部分是中考或高考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但并不是因为他们智商低下,也许是因为比较贪玩,不够努力;也许是因为相关背景不理想造成了学习成绩落后;也许是其他原因造成了这一次升学考试的失误;更多的是在单一学业评价标准之下无从扬长避短而屡遭学业失败。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是及时发现并珍惜存在于他们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相信这些特长和潜力能够被开发。
  只有相信人人有才,职教工作者才有可能对全体学生富有爱心和信心,才能真诚地欢迎基础、背景、个性、志趣相异的“各色人等”,而不把参差不齐的生源现象看成是短期的、权宜的情况,更不能看成是无奈的现实。

  2.帮助人人成人:职业教育的首要使命

  这里所说的“成人”是指成为“社会人”。职业学校一方面要为每个人创造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每个人不断增强自觉接受社会运行规则约束的意识,成为合格公民。
  “社会人”的应有品质不仅是遵纪守法,还应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包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能有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而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甚至首先被考察的是非专业能力。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做人。
  从提高学习效果的角度考虑问题,职业技术院校也必须把“成人”要求放在首位,因为获得良好学习成果的前提是学习者愿意接受和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和帮助,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感觉和兴趣,树立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3.帮助人人成才:职业教育机构的重要承诺

  要使“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可能性转化为“人人都成才”的现实,需要职教工作者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不再赘述人才培养的诸多因素,仅就帮助“人人都成才”的策略和方法问题试行探讨。
  首先,质量标准要多样。因为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求都很多样,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为帮助人人成才,就必须对质量标准做多样化设计,包括多种专业和专业方向、同一个专业方向下的不同选修、各种不同的毕业生出路、多样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
  其次,教学过程要有弹性。教学过程的弹性大小决定了学校对各种需求的适应程度。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要包含多种选择和变换选择的可能性,编制各种不同的课程组合、不同的学习路径和不同的学习方式,以“菜单”方式向社会公示。
  第三,学习选择要自主。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18]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习选择的自主性决定了学习者的自我负责精神,而学习者的自我负责程度则决定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校规定的学习规则,应有充分自主的选择权利,包括专业方向、时间分配、课程组合、学习路径、学习方式等等。
  总之,职业教育须以相信人人有才和承认个性差异为认识基础;以实施因材施教和引导扬长避短(或补短)为主要方法;以帮助人人成人和人人成才为基本目标。职业教育为不同性向的人群提供相同的学习机会和不同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实现不同的适性目标。职业教育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学习后进的人,同时也不限制任何人的发展,努力支持他们实现更高目标。
  以上种种教学策略思想,笔者在参与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过程中有过一定程度的应用,初步成效是积极的。
  综上所述,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考察和对待职业教育的价值,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职业教育,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更有效地办好职业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我国职业教育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观念和制度创新比增加经费投入更重要、更紧迫,也更有效。

  参考文献

  [1][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0,42.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Z].国发[1991]55号.1991-1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4]马克思恩格斯选(第一卷)[M].273.
  [5]翟伟.温家宝在京看望教师[N].北京青年报.2004-09-09.
  [6]瑞典社会不要天才要平等[N].参考消息.2003-03-14.
  [7]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133.
  [8]刘来泉译.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6.
  [9]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58.
  [10]约阿西姆·明希.关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政策及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4).
  [12]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验[J].教育研究,1998,(5).
  [13]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N].北京青年报,2005-10-12,A2.
  [14]Dr. N.L.McCaslin.Design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for the Modern City[Z].“上海教育论坛 2005”.
  [15]Die Reform des Be rufsbildungssystems in Deutschland.-Novellierung des Berufsbildungsgesetzes (BBiG)
  [16]梁琦.吊装超级钢柱 请来69岁技工[N].北京青年报,2005-04-19.
  [17]储智勇.技能人才:短缺有五大原因[N].北京青年报,2005-08-15.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