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素质教育思想中的人性教育因素           ★★★ 【字体:
素质教育思想中的人性教育因素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3    

素质教育从提出迄今已有十五六个年头,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算起,推进素质教育也有4个年头了。但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体现在人们自觉的教育行为上还不多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有历史、现实的原因,有经济、文化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学校的原因……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忽视了对素质教育中人性教育因素的分析。高清海教授撰文说,人们因人性论的抽象性质,对社会现象久已不做人性方面的分析,而“丢掉了人性分析,对人文现象而言就等于失去了本根”[1]。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于素质教育这样一个极富人文价值的教育思想,如果仅仅满足于对它作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表层理解,而不阐释其中的人性内蕴,无论给它多少美丽的光环,它都很难闪亮起来。这或许是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步履维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代人倾向于认为,最成功的教育是发现人的天赋、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个性发展。“自由个性”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中属于最高的理想,是人的最大价值。虽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受生产力等条件的限制,人们还不可能实现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自由个性”,但我们可以说年轻一代个性的发展应该是当今教育必须坚持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向。
素质教育认为人的素质是人的先天的遗传性和后天习得性的统一。它肯定人的先天潜能中内含着自然所赋予人的宝贵“矿藏”,这种“矿藏”是人后天发展的内在的基础性资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就有这个意思。这个“矿藏”资源合理发掘和利用的程度,直接关系个人在现实条件下的最佳发展,它构成了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最直接的基础。
“人性的发展以综合的形态表现了人的潜能的展现过程”[2]。儿童青少年智力、体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自然潜能展开于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这是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发展的依据。这样,人的潜能开发意味着人性的发展寄寓个性发展之中,它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相融合,成为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这个理想境界充满了深切的人性关怀和崇高的个性尊重,它是寓于素质教育思想中重要的人性教育因素。

开发潜能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人的发展的重要目标。然而,做为常态个体的儿童青少年的潜能到底有多大?它能够作用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哪些方面?目前我们对这些问题还不是很清楚,但有一个问题现在却是很清楚的,这就是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看,人性发展之“人性”并非只指人的自然潜能的基质性;人性中除了包含人的自然属性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存环境,个人如果脱离了人类社会,单凭其自然属性的伸展是不能成其为人的。上世纪20年代报道的印度“狼孩”就是很好的证明。
人性结构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构成,而人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共同生活的相互依存性、劳动合作性和交往道德性。[3]竞争、斗争等只不过是相互依存性中的一些表现形式。人做为“社会动物”重要的是具有“社会潜能”。“社会潜能”是人在社会属性方面的潜在能力,其中包括人具有提出和遵守人际关系维系准则的能力倾向。这即是我国儒家之亚圣孟子所表述的人的“良知”、“良能”。这种做为道德性的“社会潜能”是人性的突出标志,是人兽之别的分界。动物,哪怕是低等动物如蚂蚁、蜜蜂等,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依存性和合性性,但却没有道德性。就此而论,我国儒家传统将人性归结为道德性和人是道德的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深刻地论述了当代教育的4个支柱,并指出学会生存是前3种学习成果,(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4]而所谓“学会生存”理解为在生存中“学会做人”。
素质教育重视吸收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重视人的道德性的合理因素,同时吸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文献所概括的当代先进教育思想,形成了重在学会做人的思想理念。做人的基础在于人的道德素质,在于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根基。因此,我们在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思想理念时,不能习惯于口号式的做人标准,而应在坚持社会主义社会育人要求的同时,关于发掘蕴含其中的人性教育因素。
从人性理论方面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学会认知涉及人的理性本质,学会做事涉及人的实践本质,学会共同生活涉及人的多元价值本质,而学会生存则是对以上3个方面的概括,它所指向的不仅仅是人“为何而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指向了人“为何而生”、人何以为人的问题,指向了人性化和为“类”而存在的深层次本质。过去我们出于避嫌,闭口不谈做为人的类特性的“人性”,忽视教育的人性教化目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致使教育过程中的非人性化现象较为普遍的存在。教育中的非人性化现象不单是直观地暴露为令学生吃苍蝇、用小刀刮学生的脸……而在于司空见惯的“应试教育”仅着眼于人的认知本性、功利本性而忽略了人的道德性。不健全的教育每每培养出人性不健全的学生,像杀害亲生母亲、14岁的孩子杀人不眨眼①、往狗熊身上泼硫酸等缺失人性的事件时有所闻;市场经营活动中丧失天良、坑蒙拐骗而损人健康、害人性命的事件更是难以计数;不少人为一已私利不惜“宰”熟人、“宰”亲人;等等。这些跌破人性或道德底线的现象就像社会肌体的溃疡病,若不医治,就有蔓延的可能。它警示教育深刻反省过去的失误,提示素质教育重在做人,既要秉承中华古风中的“仁者爱人”,从培养人的“良知”、“良能”之善良人性的“童子功”做起,又要弘扬古希腊人文教育“圆满人性”之教育宗旨,做到“予人聪明、予人善性”两者不可偏废。这应是素质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属性,特别是道德方面的重要的人性教育因素。

毋庸讳言,儿童青少年的“自然潜能”和“社会潜能”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实质是人性中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斗争,决不能靠简单的压抑人在自然或社会方面的合理需要来求得矛盾的解决。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方法只能是全面发展人性,即通过发展人性中的第三种潜能——精神潜能来缓和、调解和升华前两种潜能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张与对峙。
所谓“精神潜能”,是指人所具有的思维,特别是反思性思维,以及追求和满足精神需要的潜在能力。当代哲学思想认为,人的精神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一并构成了人性的完整结构。人的精神潜能反映的是人性中的精神属性的可能性。发展儿童青少年的精神潜能,主要指发展他们的反思性自我意识和审美追求的能力。
动物有心理而无意识,更无自我意识。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儿童能把自己做为认识到的对象,从而将自己与物、与他人明确地区别开来,达到对自己的需要、能力、手段、目的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一些活动如认识活动、道德行为等,往往是在缺乏自我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些行为仅是父母或学校老师的要求,儿童们这样做,只是表现出了他们人性中的“社会属性”。当他们自觉地意识到这些活动或行为是否是自己的需要、应不应该成为自己的需要、自己有无这方面的能力时,这才意味着他们的精神潜能已成为现实的反思性自我意识能力;当他们将自己所进行的科学、道德、信仰、等活动做为“我的需要”、“我的义务”、“我的职责”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精神潜能已现实化为审美追求。
现实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合三为一”的整合体,而精神——思维着的精神、反思性自我意识的精神是整合的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这是因为人的精神属性往往表现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精神、意识既从实践中来,又指导着人的生活实践,它对社会物质生活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它最能体现万物所没有的“灵性”。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