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呼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字体: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呼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2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途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应该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和特点;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讲究指导策略,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进行探究活动;营造民主、安全的活动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性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形式多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大胆追求创新性的活动目标;建立便于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自主交流活动成果的平台;注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

近年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何谓创新能力?理论界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论述。

“创新这一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他在《经济发展理论》把创新定义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今天我们可以将创新定义为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取得的那些对人类社会进步及人的发展具有长远而巨大的促进于加速作用的一类杰出成果。”

有学者认为:“创新的含义,它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像现在说的创造发明的意思;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创新’的含义比创造发明的含义宽。创造发明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而创新则还包括将已有的东西予以重新组合、引入产生新的效益。

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它具有:新颖性(即不墨守陈规,前所未有)、独特性(即不同凡俗、独出心裁)、价值性(即对社会或个人的价值大小进步意义)。综合起来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一个‘新’字,没有‘新意’,也就无所谓创新。”

还有学者认为:“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创新,包含的最主要的意思是“新”。既可以是前所未有的新,也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改进的新。即包含创造、改造和重组等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把创新能力理解为指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重新改造或组合开发新的东西的能力。

创新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我们认为应该可以有三个层次的理解,一是对社会而言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是前所未有的;二是相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的创新,指学生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采用了同年龄的、或者同一教育阶段的其它学生从未采用过的方法、途径。三是相对于学生自己本人的创新,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自己从未采用过的方法、途径,而这种方法和途径是他人早已采用过的。在这三个层次中,我们倡导的主要是第二和第三层次,至于第一层次不宜大力提倡,否则就会出现本末倒置。据此,我们认为,就中小学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应该是指学生能够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观点和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并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是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中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龙头,引发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急剧发展变化。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态,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和智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知识的不断创新和智力的不断提高”,知识创新和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技术和经济利益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只有有能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智力投入到创新活动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优质教育的必然追求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的不断加快,教育在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发展优质教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的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优质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本、高效、创新的教育,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地获得各种信息,其中有用的信息即被吸取为知识的时候,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本身变得并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优质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一方面,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的需要,在教育活动中重视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全球化的意识、开放的意识、灵活应变的能力、善于学习与创新等综合素质的人。另方面,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的发展变革既对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又为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条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教育只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变革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为社会所接受并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由此可见。优质教育必然是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调整的教育。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社会发展和变革呼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也必然成为优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必然诉求

当代社会是一个弘扬个性,尊重个性发展的社会,它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它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表现,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发展个性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发展又是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能力是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是才能得到发展的,离开个性发展的土壤,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可能实现。所以,教育过程中,肯定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发现并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和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然落实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首次出现的课程形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也指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类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的意识、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认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可以简单地说是一个教师适度指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探究和自由创新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既没有规定的教材,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师、更没有规定活动场所。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学生从选择活动内容、活动范围、活动形式、成果表达形式乃至活动的组织方式、时间安排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学生可以选择课内学科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还可以针对一些社会现象、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如上海晋元中学学生选择的研究课题有“人口分布与交通改善”、“寄宿制高中学生心理状况”“宇航技术”、“寻找新能源”、“化学实验改进”、“热水器改进”……涉及的范围很广、关注的问题新、而且有些还是科技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所以,通过这些研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选择独特的活动课题、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探究活动,用新颖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等等。这些活动过程既对学生提出创新的要求,也给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3.实验结果也证实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也逐步展现出来。最早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验的上海,许多中学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也收获了可喜的成果。不少中学在近两年出版的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报告或者研究论文中都证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从这里起步》是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研究型课程探索的经验和案例,书中的总结向我们展示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证明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真如、万里小区功能定位”课题组的学生“他们上网收集资料;他们走出校门,找社区老人调查,与企业老总‘对话’。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活动的主体,他们带着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摄了许多资料带回来研究。他们也聘请地理、生物、政治和化学以及校外专家做指导教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但最终还是由他们自己研究并撰写报告,他们无需也没有‘标准答案’作对照,得出的观点是经过他们独立思考的‘一家之言’,这是弥足珍贵的。他们在总结中说‘我们感到自己长大了。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既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实践,又学会了写作;使我们了解了社会,增长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才干。’”“研究,从这里起步。还在于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完善和优化了智能结构,使他们的人格个性在研究熔炉里冶炼。……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可以从对课题的研究实践中得以最大限度的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可以在实践中渗透。”从这些文字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的有效性,必须注意研究实施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和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关键要认识和把握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和特点,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才能自觉、有效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实质上是属于活动课程,是以往活动课程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规范。在新课程中设置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原来“个体与课程断裂”、“个体与教学的断裂”以及“个体智力与人格发展的断裂”的状态,课程不再是控制师生教学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对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以及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和体验生命历程的过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在生活世界中建构意义的活动,体现了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得以更好地合作与对话;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行为和封闭的个体行为,而是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学生的个体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学习活动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界限,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最突出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开发出课题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去探求问题的结论。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自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考察、实验、探究、调查、访问、制作、服务、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动,从中获得感悟,得到体验,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

探究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又一重要特点。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要求学生去学习和掌握所涉及领域的系统知识,也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探求出问题的正确结论,相反,由于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存在不可知性,从而决定了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探索性。因此,要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勇于实践探索,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探究的问题不局限于书本、或学科课程中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由于这些内容本身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而且结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探究过程和途径也因人而异。所以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体系,实施过程中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为学生创造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生成性的特点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决定的,也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密切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国家只是在"指导纲要"中,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宏观要求。所以,这门课程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生的。而且,随着活动的展开和继续深入,新的目标进一步生成,新的体验进一步产生,创造性火花不断闪现,这是其他课程所没有的。

(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得以进行,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由于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缺乏课程意识,加上学科课程的内容有严密的知识体系,教学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以对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要求不高,造成教师地教材的依赖。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所以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实际和课程资源的条件有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要有课程资源的意识,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从功能特点是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从空间是可划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件性资源不足,校外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水平偏低。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课程理论水平较差,课程资源的意识淡薄,不善于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要加强教师课程理论的学习,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办学特色;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如地方史、人物志、文化遗产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地理位置、气候、水土、物产等;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的课程资源等等,从中生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次,要注意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提高其实施的效果。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实施的质量。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标,在活动主题设计时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包括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倾向、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因为学生是活动中的主体,只有立足于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能使活动的设计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如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活动主题,同一主题的活动可分解为不同年级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展开,形成某个主题的活动系列等。二是活动主题应具有探究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必须在考虑学生的实际和课程资源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使其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活动的具体操作,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优化指导策略,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的指导是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主题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展开、成果的总结交流都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更加强调教师的有效指导,要求教师讲究指导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给予适度指导。

讲究指导策略,要求教师的指导要有针对性,注意讲求指导的实效。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的指导实际上应该是全程的指导,并要求教师应该随着活动进程的推进,调整相应的指导重点和策略。首先是要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课题的选择空间,引导学生发现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制定合适的探究方案,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途径和方式。其次,尊重学生的选择,帮助学生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鼓励学生以独特的活动方式深入探索,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的意见。

给予学生适度指导,要求教师既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放任自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灵活指导,讲求指导的适度和适时。所谓适度,是指要考虑学生的学段、年级的差异,在指导过程中逐步放手。所谓适时,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的方式和具体的指导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活动,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四)营造民主、安全的活动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性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民主、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营造民主、安全的活动氛围。一方面,在活动主题的选择、内容的确定、研究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表达上,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支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假设,细心求证,敢于怀疑已有的结论、挑战权威。另方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改进的机会。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走弯路,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教师要注意允许学生犯错误,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因为出现某些错误就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全盘否定,打击学生的自信,挫伤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五)建立形式多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大胆追求创新性的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价是制约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只有采取正确的评价导向,才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力培养中的有效性。为此,要求建立一个形式多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更好发展。

一是要求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为导向,注重评价的整体性,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追求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价值取向。评价应该包括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基本表现和收获的情况。如参与活动的态度、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合作和协调能力的发展等等。通过综合学生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发挥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同时,有侧重地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创新的亮点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二是要求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性取向的特点出发,注重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的评价,着眼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开放性,使活动过程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方式和途径,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因此,不应该以同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或仅仅根据学生的活动结果来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活动价值,肯定学生所获得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大胆追求创新性的活动目标,通过评价为学生创新性活动目标的达成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六)建立便于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自主交流活动成果的平台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还可以通过活动成果交流展示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引向深入。对学生而言,在活动过程中自己亲历实践,无论结果是成功抑或失败,都是收获了宝贵的生命体验,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希望与他人分享,所以,通过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既可以让他们充分展示各种才能,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欣赏他人的成功,分享他人的经验,使交流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在操作上,一方面可以建立定期交流汇报活动成果的制度,使交流活动规范化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另方面可以适当扩大交流的范围,优化交流的效果,使成果交流活动发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的创新行为的作用。

(七)注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

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提高还必须注意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国内外关于创造性人才的研究表明,创造力的发展受人格因素的影响,高创造性的学生与创造性缺乏的学生在人格特点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高创造性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的想象力、坚强的意志力、高成就动机和良好的习惯。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型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刚毅的性格特点以及良好的习惯等人格因素。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因素,如选择活动主题环节,有意识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并注意随着探究活动的开展,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活动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专注地进行探究活动,克服活动中碰到的困难,努力达成活动的目标等等。只要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在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创新型人格的培养,就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