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2    
[摘要]: “有效的导入”必须做到新颖和真实,以迅速引发学生的兴趣,集中给予学生生活体验,从而创设师生沟通的情境,为“有效的教学”奠定基础,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有效  导入  新颖  真实  沟通  落实   课程标准

在很长的时期里,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不高。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观,否则,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追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行为科学和实用主义哲学影响的美国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各国同仁的关注。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教学的效率问题,即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低效的或无效的。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有效教学需要有效导入。文章讲究“凤头豹尾”,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有效的导入,既可先声夺人,又可引人入胜,能够迅速将学生引领进入知识学习的特定情境,可以在第一时间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  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成功的导入,犹如倏然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一个精彩的舞台,犹如悠然流淌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动人的乐章。
那么,如何设计教学导入,有效的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一、两种导入
今年,笔者在执教人教版《思想政治》七年级(上)的《情绪——奇妙的“窗口”》一框时,便开始琢磨着如何设计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七情六欲”的体验,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几近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法:那天上课,我带了一个十分精致的信封,学生坐定后,笔者手拿着这个粉红色的、发着荧光的信封,一脸严肃地说道:“姜晓雯同学(化名),这里有你一封信,只写了收信人姓名,没写班级,放在传达室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寄信人处只写了“内详”两字,课后你到我这里来拿。”当我一拿出粉红色的、发着莹光的信,全班学生已是轻轻的“哇”的一声,一听到“姜晓雯同学”时,是急促的“哇”的一声,再听到“内详”两个字,那是异口同声的“哇……”的一长声。此时,姜晓雯同学,先也是“哇”的一声,后是“什么”一声惊叫,再是“啊……!”那脸顿时红得像熟透的西红柿,那委屈的泪水,已经在眼里打转,忍不住要落下来。此刻我急忙说出真相:这是一个“骗局”,这封信是老师的一个学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写给老师的。全体学生不由“哇”地一声笑了,紧张的气氛没有了,姜晓雯也破涕为笑。不过一些同学却又皱起眉毛,微露愠怒之色。我立刻道歉,她们的脸色也就彻底由阴转晴了。这时,我郑重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刚才一段时间里,心里都是怎么想的?经历了哪些情绪变化?学生有的说惊讶,有的说悲哀,有的说担心,也有的说惊喜,也有的学生对老师的骗局表示“愤怒”。这时,我板书了课题――情绪——奇妙的“窗口”,正式开始了一堂课的教学。
在这一导入设计中,我事先没有向学生透露任何信息,设计了一个几乎等同于生活真实的情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在刹那间充分体验惊、哀、喜、怒等不同情绪,变化万千:惊讶的是姜晓雯同学—-我们的班长,也会收到神秘来信,悲哀的是屡受老师表扬、备受同学拥护信赖的她居然也在互通这不可思议的“内详”之类的信件,惊喜的是这只是老师的一场骗局,“愤怒”的是老师太损,欺骗我们的“感情”,“捉弄”得那位女同学不知所措,泪流成串。但全班学生对人的基本情绪的体验确实非常深刻、真实,许久以后,学生还记忆犹新。
“老师,你太损了”,回想那女生委曲的泪水和愠怒的表情还有脱口而出的这句话,在第二个班级上课之前,我事先提醒该班的一位女生:“老师上课时,跟你开个玩笑。”授课时,这位机智的女生在惊慌之余,很快明白过来,连忙大声说:“老师在开玩笑”。谜底揭穿了,在这一堂课的导入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有说惊讶、悲哀、担心、惊喜的,但随着那位女生大声的辩解,便过早的知道了真相,因此该班学生的情绪变化就比较简单,体验就比较肤浅,学生表达情绪体验的欲望就不如前一个班级强烈。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的:起先我还真是惊讶,但那位女生大声一辩解,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二、四点思考
比较这两节课的两种导入,我陷入了思考:
1、 新颖是导入的生命源泉。   
一堂课刚刚开始,学生往往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心理准备或心理准备不足,而听课的注意力也往往不够集中,新课导入就是创设新颖的教学信息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第一节课的导入基本起到了这一作用,一刹那间,全班学生顿时鸦雀无声,屏息静气,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教学的主题,当幡然醒悟时,虽大呼上当,但话头已经被打开,学生七嘴八舌,争说心中的感受,整堂课自始自终气氛融合,兴趣盎然。
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这样说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而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教师只是导游,大好的风光还得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欣赏。因此,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给予足够的参与时间,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使他们一开始就进入一种自足探究、主体参与的状态,这样,整个课堂从始至终就能保持一种兴奋的氛围。 这堂课的导入设计效果使我深切地感到一个新颖的导入才能吸引人,一个吸引人的开始,才能迅速占领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
2、真实(生活)是导入的活力来源。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关心学生走向社会时将要面对的情况,并据此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成长为善于适应未来的社会,但又不完全受环境支配的人。我认识到第一堂课导入的设计,吻合了“在生活情景(情境?)、问题情景中学习”的要求,从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的教学目标出发,去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去适应社会上存在的多种情景融合特定情景。一个人在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突然要面对许多真实或不真实的“意外”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喜、怒、哀、惊等复杂情绪。我在选择这个导入时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到“神秘来信”是他们较为关注的敏感话题,私下里常常议论纷纷,有人好奇,有人惊讶,有人羡幕,有人妒嫉,所以这堂课利用这个“热点话题”作为导入的素材,以学生的主体参与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巧设悬念,先声夺人,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屏气凝息,情绪发生多样的变化,亲身体验到了情绪的多样性,从而自然过渡到情绪对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和调节与控制情绪等教学内容,可谓是水到渠成。
3、沟通是导入的目标指向。    
第一节课的导入,看似“紧张”其实“轻松”,开始就营造了一个小小的教学高潮,为课堂教学创设了“和谐”的氛围,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一导入新课的设计,也照顾到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一种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4、落实是导入的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需要确立“学的主题”, 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要为课程标准的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服务,而不是为活动而设计活动,做 “无用功”,否则只会让人感到犹如隔靴擦痒般的别扭。《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标准》要求老师的教学应该让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从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入手,认识情绪在人类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进而结合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学习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我的这一导入,就是根据这一要求设计,较为成功地让学生体验到情绪的变化,真正地理解情绪的多样化,争着诉说自己真实感受,更为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去探求如何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的方法的欲望。

总之,一种有效的导入,在设计时应注重素材的新颖性和真实性,注重导入对于师生沟通的引发作用,注重根据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导入才会发挥最大的效益,使整个课堂教学走上良性发展有效行进的轨道,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教师的“讲授”为学生自主探究;变学生的洗耳恭听为积极思考;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思想政治是一门密切联系社会、密切联系生活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需要面对纷繁芜杂的问题,有时确有“山重水尽疑无路”的彷徨。但我们可以探索的教学艺术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短短几分钟的导入,虽无一定之法,却有一定之妙,有效的导入,会把整个课堂教学带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之境,必然会迅速引领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和我们老师一起享受和谐教学、有效教学的快乐。

参考书目:
《中学政治创新教法》, 卢书兵主编 ,学苑出版社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的构建》,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2004年1月
《思想品德课程标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
《探究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麻晓春等编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