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人的现代化与学校教育创新           ★★★ 【字体:
论人的现代化与学校教育创新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2    
  [摘  要]人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目的,人的现代化理论是学校教育创新的源泉;同时,学校教育创新程度的提高过程,也是人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学校教育创新系统的建立,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校教育创新系统必须从基础、保证、关系和动力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教育创新;教育发展;人学思潮
    
 
    新人学史观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主旋律,人的现代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价值[1](Pl50)。人的现代化意味着人的素质、思想境界以及理性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现代人个性世界的开放化和合理化,作为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目的,人的现代化理论是学校教育创新的源泉;同时,学校教育创新程度的提高过程,也是人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学校教育创新系统的建立,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近代人学思潮与人的现代化理论
    要了解人的现代化起点,就必须先考察社会现代化启动时的经济政治背景和它的国际环境。近代中国经历了从“西化”到“现代化”的艰难探索。欧洲自十四世纪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十七世纪初开始了科学革命,十八世纪又发生了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出现了许多实用科学和新技术,形成了重视实证和反对宗教权威的近代科学精神,从而为工业化和文化观念的更新开辟了道路,标志着欧洲社会文化现代化的全面展开。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大规模接触并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同时也是中国人走出中世纪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开始。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2]从此以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努力学习西方,开始了使国家强盛而进行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西方。……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3](P1358—1359)直到1870年,中国社会仍处于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和寻求自我改革和现代化探索之中。这一阶段中国人的发展处在“人格裂变的开始”,尚未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但它的思想对以后的维新思潮直至二十世纪的新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4](P265)。然而,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启动(萌芽)还是十九世纪60年代后期的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产生了“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但是,由于中国“缺乏能够引导经济发展的中央政府”[5](P121),没有制度文化和人的现代化,导致了“器物现代化”的失败。接下来的百日维新虽也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提出的任务却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将中国现代化从器物层推进到制度层,以及思想、文化、教育领域,对中国人现代意识的觉醒产生了积极的能动效应。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实现了从制度现代化到文化现代化的转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起离不开结集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的倡导者们,他们都曾对中国人的现代化提出过自己的构想。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梁启超的“新民”研究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新人观”的形成,预示着中国近代人学思想的逐步成熟,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学原理和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科学构想,促进了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新人观的最终形成,即人的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现阶段,人的现代化战略导向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发展要求,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四有新人,从而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P156)中国现阶段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标志有三点:[1](P169)“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情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观念心态能不断适应时代变革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进步”。
    二、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人的现代化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入学观,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新人”观,到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再到江泽民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无不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光辉,一次次地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l](P109)的确,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大量著作中,我们都会发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是将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终极关怀。因此,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首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劳动是现实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带来了劳动者人格上的畸形和片面发展,但异化劳动同时也为劳动者扬弃异化,走向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奠定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同时指出了,人的片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有限的生产力和由它决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系统考察了物质生产中智力同体力劳动分离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产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全面,个人生产能力的发展越来越片面,这也是个人片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揭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从而奠定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理论的坚实基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综合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思想成果,侧重从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社会过程分析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和社会过程[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新人的构想,实际上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出发的,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未来的新人将是能体现主体意识,具有主体行为的自由发展的人。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未来的新人即体现出一种“全色调”的典型特征:全面发展的人,强调人的劳动的适应性。第三,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来着,未来的新人格发展中,将显示出人的创造才能不断增长,精神生活不断丰富,人的社会本质不断得到充实和实现,即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当代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已充分体现在当代入学研究之中,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观的讨论,使人的现代化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人的个性化和需要的满足,人与经济生态的协调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人的生活质量,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等思想的不断丰富,使现代人的科学发展的方式更加明确。
    三、基于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学校教育创新系统的完善
    人的现代化呼唤教育的现代化,这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入的个性发展,而创造性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7]教育是整个社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强基石。社会创新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人的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所谓教育创新是指整个教育事业和教育体系运行机制的创新。它是指向整个教育的,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教育创新体系。而创新教育是指在创造型管理的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用创造型的方法培养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它是指向学生的,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教育只是教育创新的一种实践模式,或表现形式,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必然依赖于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没有完善的教育创新体系的保证,创新教育必将会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实现其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教育创新也不仅仅是指一点点创新活动或脑力激荡。教育创新应该像血液一样,成为教育行为者和教育机构的功能,流经每一个体与组织细胞,激发教育的全面活力。”[8]建立学校教育创新体系,是保证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是整个社会创新体系建立的需要。学校教育创新系统的完善必须着眼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系统基础:教育观念的创新
    教育观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系统的理性认识。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观是对各种教育的认识而形成的,没有针对某些教育的基本问题加以认识,而只是就教育认识教育,这样的教育观很多,很庞杂。我们这里讨论的教育观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观,它是“由对教育是什么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本质观,由对教育作用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价值观,由对怎样发挥教育作用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实践观,以及由对教育作用结果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质量观所构成的体系。”[9]
    教育观是由人性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才是科学的人性观。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观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高度结合与统一。其中,自然性是人性的生性部分,社会性是人性的习性部分,主体性则是人性的能动表现,是生性与习性的合金,是人性最核心的部分。当前进行的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教育观的核心是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对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人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所以,教育观念的创新就是要张扬主体教育思想,肯定教育的主体性。即“肯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自主性,尊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教育实践主体的认识与选择”。建立民主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培育和弘扬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10]
    教育的互主体性的认识是关于教育的本质的认识,它是区别于人本主义、个体本位的单主体性的,强调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性。教育的主体性思想的确立,给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找到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结构中,教育具有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教育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种主体的反映活动。因而确立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二)系统保证:教育制度的创新
    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有力保证,它的内容很多,但所有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必须围绕国家教育方针的实施来进行。它是国家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做出的,具有战略性、准则性的规定。它涉及到教育体制问题,教育经费问题,教育人员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等。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全新革命和变化,教育制度的创新必须有利于知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形成与发展,因而它又必须要充分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同时,还应体现新世纪我国教育管理的新趋势:(1)以人为本将成为教育管理的主导思想。这是由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它强调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看做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反映在教育上,必然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的归宿。(2)教育制度的建立要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行为潜能,释放人的行为潜能,解放人的生产力,为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依赖于教育科学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学对教育实践的积极的指导作用,使教育科学从传统的“被动解释学”,转变为“积极行动学”[11],这不仅是关系教育科学的生命问题,更是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前途。(3)强调教育制度的灵活性,伸缩性,扩大各类教育办学自主权,体现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特色。(4)有利于加快教育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
    (三)系统关系:教育机制的创新
    所谓教育机制,是指教育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建立科学有序的教育运行机制,是实现教育的目的,体现教育的功能,实现教育创新的内在的核心因素。教育机制的形式大致有三种: (1)行政——计划式:它是指用行政、计划的手段将教育统一起来,便于运行,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2)指导——服务式:它是用指导服务的方式将教育的各个部分统一起来,便于运行,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3)监督——服务式:既用行政、计划的方式,也用指导服务的方式,将教育的各个部分统一起来,便于运行,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我国当前的教育机制基本上属于行政——计划式,这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它的突出特点是教育管理职能部门权力相对集中,有利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但由于教育和各部门是由行政和手段统一起来,容易形成教育管理的行政化,造成不遵循教育规律,不尊重教育的主体性的现象。特别是当前强调教育创新的时代,即突出教育的主体性的时代,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是极为不利的。改变这种状况的基本途径是:逐步完善监督——服务式教育机制,既给学校以办学自主权,又要有统一的办学指导思想;既承认教育的主体性,又利于创新系统的参与者(组织)的相互作用并彼此影响。因为创新系统是由各个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推动创新的网络。它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非技术创新,如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
    (四)系统动力:教育行为的创新
这是教育创新的根本因素,因为,“从根本上说,创新依赖于人的素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没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新的知识难以产生”。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马歇尔曾明确指出:“知识是生产力中最强大的动力,而组织则帮助知识发挥作用。”[12]教育行为的创新就是要培养能掌握和适用新知识和技术,推动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庞大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大、中、小学各级各类的教育中积极推行创新(创造)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在推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必须明确创新教育在内容上的阶段性,层次性及影响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Ml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2]中央文献编译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4]中央文献编译室.马克思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 1972.
[5]沃尔·沃拉.中国:前现代化的阵痛[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6]陈桂生.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7]聂衍刚.论教育的创造性与创造性的教育闭.教育研究,1999, (9):17.
[8]石欧.教育创新呼唤什么[刀.教师教育研究,2004,(2):1—5.
[9]孙绵涛.关于教育观的思考[几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3.
[10]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闭.教育研究, 1992,(1).
[11]郭思乐.繁荣教育科学、促进教育创新IJ).教育研究,1999, (9):25-29.
[12]冯之浚.关于完善和发展我国创新系统的几个问题[J].科学与技术管理,1999,(1):6-10.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