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预期职业地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           ★★★ 【字体:
预期职业地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2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可分为经济需求与个人需求,其中个人需求对于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影响更为直接。由于存在着社会分层,求学者的个人需求体现在追求预期职业地位的最优化。预期职业地位的决定因素包括毕业生选择职业的机会、就业率和职业评价。从总体上看,目前高职院校的预期职业地位相对较低,因而对求学者缺乏吸引力。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推行“订单培养”及促进专本衔接等途径提升高职院校的预期职业地位。
    关键词:预期职业地位;高等职业教育,个人需求
 
         随着“教育是生产力”观念的流行,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之间似乎已在理论上建立了某种正向的联系,特别是为了培养大批亟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理应存在旺盛的需求。但目前高职的办学形势并不十分乐观,不仅就业困难①,招生环节也出现了问题,已录取学生的报到率普遍偏低。国家以教育作为振兴的利器,然而教育是一种社会性存在,社会所遵循的游戏规则毕竟不能等同于国家的政策号令,而更多的是反映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及心理倾向。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折射出社会主流怎样的价值导向和心理倾向呢?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需求
    与个人需求
    正如发展教育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因素对教育的有效需求也不能起到充分的决定作用。由于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双重需求主体特征,对高职的社会需求不可一概而论,而必须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其一是经济部门(主要是行业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对生产服务第一线人才的客观需要,即经济需求;其二则是社会大众(主要是学生及其家长)在高职与其它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现实选择,即大众需求,从求学者个人决策的角度亦可称为个人需求。个人需求虽以对教育活动的主观评价为基础,却体现了求学者接受某类教育的实际意愿,对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更具直接影响。
    仅就成本与收益的角度考察高职的个人需求,那么现已形成的高收费和低就业率的不良印象无疑将极大地束缚高职的发展潜力。但若学生还有接受学术型高等教育的可能,高职教育的机会成本,即放弃学术型学习机会带来的损失则更值得当事人认真考虑。现实生活中,教育类型的选择对于求学者的决策往往至关重要,我们看到的现象便是“高考复读”市场的快速成长。尽管复读伴随着成本支出,且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并无直接关系,但它至少为学生保留了继续追求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机会,因而有着广泛的个人需求,这也加剧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紧张。
    由此可见,社会大众对学术型高等教育的偏好是限制高职个人需求的充分原因,这种偏好的背后,恰恰是各种教育类别彼此悬殊的价值判断。
    二、个人需求体现为寻求预期
    职业地位最优化
    1.教育的个人需求偏好源于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是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体系。在这种不平等体系中,有的群体可以获得更多争取社会资源甚至攫取公共资源的机会,其他群体则在资源的获取机会上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此处资源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权力、财富、声望等成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即以权力(政治标准)、财富(经济标准)和声望(社会标准)的三维标准对社会分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社会地位看作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以柯林斯等为代表的西方冲突理论认为,引起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来自社会群体之间地位的竞争。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维护和改善社会地位,总是力求使后代接受比自己更多的教育。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希望通过这一竞争来改善社会地位,他们的进取、成功,促使处于上层地位的群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层次,以维护其社会地位,正是此种对社会分层的留守或超越的动机,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这一观点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但应当承认,它在解释“考研”持续升温与高职受到冷遇之类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2.教育的社会功能与预期职业地位
    教育的理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教育的现实无法回避社会分层问题。学校在社会学层面上被视为选拔性机构,通过人才选拔,促使社会成员在阶层之间流动,藉以改变社会的结构。古时的八股文教育是取得科举身份的手段,今天的教育同样可以帮助个人实现正向的社会流动,只不过追求的目标从“社会身份指标”转化为“非身份指标”。在当代中国,社会成员增加或减少获得资源的机会更多地取决于职业的流动与职位的升降。不同的职业依据本身的社会结构占据不同的社会位置,这便是职业地位,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因其职业地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权力、财富和声望,所以谋求地位较高的职业是个人获得心理满足并肯定自身社会价值的必然选择。中外有关研究显示,教育状况是一个比较恒定地对职业地位的获得起干预作用的变量。这不仅因为受教育年限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劳动者的素质与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接受各种专门化教育是取得职业资格的必要条件,越是“文凭社会”,教育对个人职业地位的影响越是突出。
    尽管高等教育有明确的专业定向,但在“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下,各专业并不与具体的职业岗位一一对应,而通常只代表一种预期,即对毕业生初次职业地位的预期。初次职业地位与个人日后在社会分层中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因而学校的“出口”(就业)决定了“人口”(招生),面临入学选择的个人总是在种种条件(如录取分数、学习费用等)的约束下,寻求预期(初次)职业地位的最优化。所谓预期职业地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接受特定形式的教育,学生有望获得何种职业地位。因为地位是相对的,所以此处不用“预期职业”的提法。预期职业地位说明,社会选拔功能的实现对教育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甚为关键,许多社会现象,如“新高职”不及“老中专”(学生包当干部之时),农业教育不及“离农教育”等等,原因多在于此。
    单个主体对职业地位高低的判断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而整个社会关于某种职业的评价却服从统计规律,因此是可测的,以下的定量分析将会说明,从整体上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因其预期职业地位不高而受到抑制。
    三、预期职业地位的度量
    1.预期职业地位的影响因素
    预期职业地位的影响因素包括毕业生选择职业的机会、就业率以及明确的职业评价。
    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分”的高等教育,实施严格的对口培养,学生既无择业的机会,也不必担心失业,此时的预期职业地位几乎等于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一目了然。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后,计算预期职业地位必须考虑各种可能的就业情况,从而增加了不确定性。
    同理,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的出现也使预期职业地位的计算变得复杂,虽然在一般情形下,求学者报考志愿时首先看到的是就业后的待遇(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现今艺术类专业报名踊跃),但如果某类教育、某个学校或某一专业的就业率距离理想状态过远,那么就业机会也将成为至关重要的条件。
    至于职业评价,无疑是其中最具主观性也最难量化的因素,然而社会学者对此却不乏尝试,如仇立平在进行上海社会结构的研究时即将职业地位作为社会分层的指示器,并综合加权财富(收入)、权力和声望对职业地位的评价进行了量化处理,最高者为“企业厂长经理”(得分90.2),最低的是“勤杂工” (得分2.0),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列举。
    2.预期职业地位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说明
    考虑以上各种因素,计算预期职业地位的公式可以写成:
 
  (1)取大优先——对某校某专业E(v)的认知多取决于当年毕业生最有可能的职业去向,若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类似的岗位上工作,则E(v)可由对这种职业地位的评价来代表。
    (2)推此及彼——社会大众关于某类院校乃至具体的学校和专业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对特定专业就业状况的判断总要受到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所以专业的“热”与“冷”,经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风险规避——在经济学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主体是风险规避者,教育消费也不例外,多数求学者倾向于选择就业状况稳定的专业,因而较为明确的职业去向应是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
     3.预期职业地位的比较
    经由以上分析,只需掌握学校发布的当年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包含就业率与主要职业去向),即可大致求得就学于某一专业的预期职业地位。该项指标既反映了求学者心目中学校与专业的印象,也适用于教育机构的自评与横向类比,在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进行校际比较时还要注意;
    (1)必须是同等学历起点的比较,即各方有彼此替代的可能,如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或同样招收高中阶段毕业生的高职与普通本科之间,这样求学者至少在理论上(忽略分数的限制)拥有选择的机会。专科层次的高职与大学研究生院的比较就缺乏意义。
    (2)必须限制比较的空间与时间。一方面,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相同职业会有不同的态度,使用一套职业地位评价标准进行跨区域、特别是跨国的比较,效度不高。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大众的职业评价也会发生改变,有些职业与若干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3)必须处理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问题。如果某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直接就业,那么少数以“专升本”或其它方式继续学习的学生可以不进入统计范围。但若继续学习者较多,则不宜采取这样的简单方式,而应使用递推的方法,将学生考入的那些本科专业的预期职业地位作为职业去向的评价 (上式中的υ),各自代人计算④,或者把升学当作就业处理,直接赋予本科院校一个职业地位评价的数值。
    4.高职整体的预期职业地位分析
    预期职业地位为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提供了一个较全面且易测的衡量标准。由于收入的高低与职业地位存在高度的正向相关,因而预期职业地位的概念本身即包含了教育的经济收益。根据就业率等信息的掌握情况,既可以精确度量,也可以做出大致的估计,操作灵活。除了不同学校或专业之间的比较,作为一种应用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高职整体的预期职业地位也可加以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开展的一项课题研究表明,2003年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数控机床操作,汽车维修,生产线设备维护,微电子技术组装、检修,机电设备管理、调试、安装、维修、操作,生产线操作,功能测试技术,品质检验,生产工艺,计算机应用,会计,酒店管理,农资经营,农产品加工,园林绿化,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监理,产品营销与商业策划,通关管理,各类综合文秘,各类艺术设计岗位。⑤对照前述仇立平关于职业评价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高职培养的人才大多只对应着地位评价中等甚至更低的职业⑥,况且能否就业还是问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律师、医生、大学教授、科学家等排名靠前的职业都有着鲜明的精英教育的烙印,学术型高等教育在预期职业地位的比较中优势明显。
    这一点即可说明,在整体上高等职业教育的预期职业地位相对较低,以至对追求预期职业地位最优化的求学者缺乏吸引力,而目前对于高级技能型职业过低的社会评价实为高职发展的突出障碍。
    四、引导高等职业教育个人需求
    的主要对策
    面对经济需求发展而个人需求不足的现状,如何才能有效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呢?最根本的一点还是要正视个人需求,承认高职对于阶层选拔的意义——单纯依靠精英模式发展高等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只属于学习能力出众的群体,其他人则面临学业失败的危险。仅从社会稳定的角度,高职的这一职能就值得充分肯定,如能从预期职业地位人手,因势利导,必将事半功倍。
    1.营造舆论氛围
    职业地位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具有倾向性的社会舆论能够强烈地影响某些职业的社会评价,进而影响相关专业的个人需求。由于高职专业的职业定向大多社会评价不高,或者本身即属新职业,缺乏社会认同,故社会舆论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众多“教育改变命运”的宣传都只和精英教育发生联系,媒体更是对“一流大学”的创建津津乐道,凡此种种,不但使学术型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空前膨胀,也导致高职整体声誉的相对降低,社会上形成了“次等教育”的刻板印象。为此,能否尽快扭转高职在舆论宣传中的不利地位,能否通过正面宜传倡导重视技术、尊重技能型岗位的社会风气,成为个人需求引导的关键所在。
    2.坚持就业导向
    就业率是大问题,对高等职业教育,即使职业评价一时难以改变,抓好就业导向也会立竿见影。具体说来,既应有制度上的安排,如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也应有提升高职标准化程度的措施;更重要的是采取“订单培养”等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方法,加强岗位对口以减少就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由预期职业地位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过分拓宽就业口径的同时也会增加职业选择的风险;而有关“创业教育”的提议,对于高职预期职业地位的提高并无太大的帮助,因为少数创业成功者取得的较高的职业地位,很可能在求学者“取大优先”的考虑中被忽略掉。⑦
    3.重视升学出口
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且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机会。事实上,在当今社会,更高的学历是求学者的一种普遍追求,北京等地近年出现的高职“专升本”报名升温的现象,据分析即与学生看好“专升本”的前景有很大的关系⑧。从教育连贯性的角度,与其让高职毕业生转投学术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如促进高职自身体系的完善,创设本科以至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这不仅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
 
注释:
①  据教育部学生司陈曦处长在《努力做好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讲话中公布的数字,2003年 12月底,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就业率为90%,高职只有72%,另据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联合发布的消息,2004年9月初,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和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达到84%和 61%,二者依然差距明显。http://education.163.com/ edu2004/editor_2004/job/041028/041028—161872.htm1。
②  对于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校期间的淘汰问题可以简化,精英学术型高等教育则必须考虑能否完成学业。
③  这是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计算公式,统计时间通常在每年7月份或12月底。2004年教育部对此计算方式作了修正,不仅以“签约率”为依据,还将学生高校时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意向计算在内。
④  如果把教育都看作职业的准备,那么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各个层次的教育。
⑤  见《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该功研究共对28个省、市、自治区的347所高职院校,近19; 4万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⑥  例如会计得分49.3,秘书得分47.6,技术工人得分36. 5,排名均在中等偏下。
⑦  事实上,某一专业的毕业生中自我创业的比例越高,说明学校越难保证毕业生获得稳定的理想职业,对求学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差。
⑧参见北京晚报92003年10月5日的报道“北京高职报到率超过九成”。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5·190.
[2]朱启臻,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91-99.
[3]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5):85-91.
[4]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3):18- 33,
[5]  杨凤英,袁刚.我国转型期社会分层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困境[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10—13.
[6]郭扬,胡秀锦.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二维四向评价模型”[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30-33.
[7]万晓勇.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趋势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1): 28-32.
[8]陈晓峰.职业地位及声望与当代大学生就业选择[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0-93,
[9]陈解放.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3):41—43.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