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与德育方法刍议           ★★★ 【字体:
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与德育方法刍议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2    
摘  要: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笔者针对大学生道德表现知行错位的现象,分析了高校德育存在的误区,根据现实社会和大学生的特点,以及高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德育方法
 
    大学德育效果的最终体现是大学生道德表现的知行统一。面对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的现象,谋求知行统一已成为我们改善德育效果的重要目标。大学生德育可谓无时不在受到重视,但部分大学生的表现却还是不尽人意。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外,主要还与我们德育工作的逻辑支点和体系构建有着密切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着重强调了大学生德育工作应该加强和改进的必要性,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反思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我们的德育内容是否适应大学生对时代的诉求?我们的德育方法是否适应社会变革和信息时代的潮流?本文就新时期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探因
    1.德育理论与实践错位。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大学生产生了许多道德困惑,而理论研究对现实人们道德观念的引导存在滞后性。其原因,一是有的理论研究者,存在脱离德育实践这一鲜活理论源头的现象,从理论到理论,难以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德育教师在学说和争论中找不到实践切入点。此外,德育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影响了基层德育工作者在实践环节的探求,难以产生具有实践意义的权威性理论,造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第一环节的错位现象。二是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在上级行政指导下实施,延续着理论——行政指令——学校措施——教育对象的过程。德育工作者养成了等、靠、看的惰性,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家谈看法写论文,却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精华变成营养去滋润学生的品德,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被中间环节和在等待上级文件中被淡化,并造成了理论到实践的错位。三是思想理论课教学知识化、抽象化,与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脱节,教师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德育方式存在问题,就会造成大学生知行错位。
    2.德育主体错位。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我发展是德育的价值目标。现实德育工作中,存在过分强调行政任务,忽视受教育者主体价值的倾向。有些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德育理解为通过外部的强制作用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强调群体统一性,忽视个性培养。德育课基本上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主要是把抽象的理论灌输给学生,似乎把学生都培养成德育理论工作者,忽视了学生需要的是处事和做人的道德规则;致使学生考试做题时头头是道,而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落脚点。德育目标要求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理想化倾向,“小学教中学
    ①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理念刚.中国高教知识,中学灌大学知识,大学又来教化小学生行为”;有时德育目标存在政治化倾向,过分强调了工具化目的,脱离了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德育过程,以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重管教的高压式德育成为主要方式,都过分地发挥了德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却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存在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很难把德育要求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品质。
    3.德育方式错位。德育实践中形成了模式化的工作套路,,具体表现为:一是重课堂教学轻生活体验,重考试轻做人;忽视了人的德性修养主要来源于对生活实践感悟这一主要德育过程,淡化了德育实践活动这一品德形成的基础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演化成了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和应对考试。二是重形式轻实效,重硬性规范轻无形渗透。德育工作也沾染了浮躁之风,注重轰动效应、新闻炒作,华而不实,教师养成了应付活动和争取名次的习惯性思维,这种刮风式的德育很难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三是重短期轻持久。学校德育工作另一种现象就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缺乏持久性和对传统的历久弥新。有时一个良好的措施,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搞过了就算完事了,没有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的耐心。这就使得德育效果苍白无力,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逻辑起点
    1.新时期德育环境和德育对象的特点。认识新时期德育环境和德育对象的特点,是解决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的现实基础。世界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和观念也必将产生交融和碰撞,西方先进思想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的多样化趋势,必然导致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促使各种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思潮不断涌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网络道德”是新时期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课题。社会转型的年代,独生子女和高考竞争的成长环境,使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状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他们更加关心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思考问题上“更多地采用生产力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而不是传统的道德标准。”①他们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比较鲜明,但人文素养、公德意识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 2.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经济、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对德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创造和谐社会已不是单纯发展生产力的经济问题,还有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等诸多方面,需要发挥好道德的道义支持和谴责功能。新时期三大文明和谐发展,对当代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创新德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制相协调,与传统文化相承接的德育系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加强大学生的人口道德、环境道德、经济伦理等实践发展中的道德观教育。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及时为社会运行机制提供原则和理念,并化为大学生的信念和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学校德育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发挥好高校德育的社会功能,一是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格品质;二是德育是指向未来的,不能以经济活动为其唯一的基础和取向,德育还应承担超越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引导和培养,激发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获得某种德性要求,确立以德化己、以德立己的道德动机。如果只是把人完全化为一种“商品人格”,难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以人为本,人是德育的终极目标。德育是为了满足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求,其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充分激发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人是道德教育活动的根据和基础,也是德育的归宿,德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随着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德育的本质存在由国家和革命需要的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的目的、任务也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人本身的发展回归。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个人,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德性修养的选择权,道德教育不是禁锢人、约束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把德育与人生幸福、人的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把德育与大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高校应从灌输道德知识,转向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选择力上来,让学生学会自己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以人为本的德育,不能把社会理想目标作为唯一的标准,应尊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成才标准,改变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德育成为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交往、适应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他们适应教材和教师的过程,以利于造就各种层次、各具特色、适应社会发展多方面需求的人才,这样才能体现德育对于人的终极关怀。
    三、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切入点
    1.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道德不是外部设定的结果,而是人们根据道德需要进行选择的产物,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促进道德的发展。道德动力引起道德情感,激发道德认知,内化道德信念和意志,促发道德品质和行为。自古“德”、“得”相通,以“德”作为“得”的原则和规范,以“德”的方式“得”,这是道德动力的真谛。道德动力是实现大学生自主道德活动的前提,因为道德活动真正出于自我的内在需求,把道德规范化为自己内心的律令,需要道德动力的推动;道德意识变成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使道德活动真正成为完善自身的精神追求,这需要道德动力的支撑。长期以来,我们认为道德教育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限制人的利己性和培养人的利他性,实践证明,这是不全面的。虽然道德行为是以利他为前提和逻辑起点的,但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完全限制人的利己心,而在于如何规范和引导利己,使利己与利他尽可能达成一致。另外,激发大学生道德动力并不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其全部驱动力的,应引导学生从道德行为中获取精神满足,让道德修养充实、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个体人格完善和高尚。
    2.实践中升华道德认知。知行统一就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统一,道德实践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的最好途径,“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惟一基础”。哗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凝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而形成的,学生在交往中掌握道德规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德育效果也是在实践中通过学生的行为来检验,德育只有变成学生的实践才有价值和意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德育实践的出发点,脱离了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也无所谓道德。因此我们在确定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时,实施德育管理和评价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交往和实践与之相符合,使学生在现实的社会交往和生活中,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相结合,便会构成一种高层次的道德动机和信念,道德信念和意志是推动学生产生自觉道德行为的原动力。
    3.构筑道德评价机制。大学生品德评价是把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的一项重要措施。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不仅依靠道德教育,还在于完善的道德机制和公平的道德规则。品德评价通过互评和自评,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良好的道德环境要求有一个系统的评价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的道德标准。构建高校德育评价机制,应引导学生以自省为核心的自律意识,用自律导引学生美德伦理,达到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科学构建以约束底线伦理为核心的他律机制,用他律影响学生的道德选择。品德评价的原则应建立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导向性评价和现实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道德评价机制还要明确新时期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消极的东西有体制化的惩罚;二是从正面让学生了解作为社会公民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其次是形成群众评价机制,道德本身是社会关系的规范,要用社会关系的主体进行评价,通过同学、老师、辅导员等多方位评价,并对学生毕业和就业产生影响,促进学生道德内省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宋  明,大学生道德动力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2).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