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的历史演变           ★★★ 【字体: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的历史演变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1    

摘 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对我国历次化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历史梳理,分析出其变化的特征,以便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笔者在对一线教师访谈中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认识和落实却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够重视,对其内涵把握不够准确。有必要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发展特征,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促进该目标的落实。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含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态度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各种人和事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持的判断标准。对价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常常就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我们要从总体上对其进行理解。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在化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的演变

我国的化学教育开始于1865年,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标志着化学学科正式设科。在化学学科设科之初,人们学习化学只是为了经商、赚钱等,很注重“实用”的价值,如1919年的《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中学校应增进理科教育办法训令》中提到“查理化学之应用,至此次欧战而益者,中学校教授理科自宜注重实验,力求完善”。这是由于鸦片战争之后,无人怀疑西方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是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和目的开始学习科学,认为应虚心学习西方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受外国的欺侮。所以,这一时期,人们注重的是科学的结果,忽视过程和方法,更不关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世纪20年代后我国化学课程文件中才开始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此后,我国化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2.1 化学课程目标初涉学生个人的“科学兴趣”

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自然课程纲要》提到“使知自然界与人生的关系;养成研究科学的兴趣”,其中“养成研究科学的兴趣”这种提法在之前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描述中是前所未有的。而同年的《新学制课程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科学概论课程纲要》规定得更为详细,目标上提出“注重科学精神及方法,以矫正吾国自来为学弊病;多叙科学发达史,以补科学智识之缺乏;略阐科学上重要概念,以引起学生研究趣味”,并且在内容和方法上首次提到:“科学精神:求真、尚实、贵确、存疑”,这些都标志着我国中学化学课程初次注意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929年《初级中学理化暂行课程标准(分科的)》中提到“养成研究科学的兴趣;养成随时随地能注意自然现象与事物的良好习惯;使受自然科学的陶冶,能领悟精勤,诚实,敏捷,组织等诸美德,是成功事业的基础”。之后的1932年、1936年、1941年等颁布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到相类似的内容(见表1)。

表1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间我国课标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1923年颁布的教学大纲直接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此时的科学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提倡民主与科学,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强调儿童本位。这些特点影响到化学教育,至此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关注学生个人的科学兴趣。到了民国后期,由于战乱,化学教育没有太大的进展。

2.2 化学课程目标注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

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化学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借鉴苏联的一些做法,并且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设置上提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的精神”,如1952年《初级中学化学科课程标准草案》目标中提到“从生活现象的观察及实验的证明,引到物质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对一般有关化学的自然现象有正确的解释,否定一切迷信,建立科学观点;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的精神”。

建国之初,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谨防反动势力窃取革命果实;同时又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谨防资本主义国家的颠覆。并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是解放后化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化学教育工作被迫中断。

表2 建国初期至80年代初我国课标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2.3 化学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态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社会责任感”

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直很注重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培养。如1985年《关于印发调整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外语4科教学要求意见的通知》“为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而献身的精神”;1986年、1988年、1990年的教学大纲也都提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到1992年和1996年的化学大纲中都提到了具体的做法,如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提到“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可以结合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建国以来在化学、化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的占有率比较低,经济建设的难度大等国情,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愤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结合物质的组成、分类、结构、性质和变化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可以结合化学史上科学家工作成败得失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教育。可以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应用等介绍,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关心环境、决心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高尚情操的教育。此外,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本地区有关的科技和生产成就以及现状和发展远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方面,更多的是从社会角度考虑,考虑人对国家、对家乡、对集体的一些情感,很少考虑到“人”作为一个个体所需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这种社会本位的化学教育观,是指在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从整个社会需要来考虑的。它与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确立以社会为本位,忽视学生个体需要和个性培养的传统分不开。诚然,教育不能不顾及社会需要,但完全着眼于社会需要而忽视学生个人的需要(兴趣、对个人生活有用的化学知识、就业的考虑等),就不免失之偏颇,其结果是不利于学生对化学产生应有的兴趣,并最终无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对于普通教育来说,正确的课程和教学目标应当体现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

表3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我国课标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2.4 化学课程目标注重“科学的好奇心、学习兴趣、科学精神、爱社会、爱自然、爱护环境等”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学目的中提到“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劳、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情感态度被特别提出,并在此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作为化学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1年的“新课标”,在2000年的基础上又特别突出了价值观,并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上,不再把它们作为次要的附属成分,而是作为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在“新课标”里,它们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这些都说明,本次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完全转向了“人”本身,它们作为一个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人所不能或缺的因素而存在。

3、结论

从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新中国建国前颁布的一些化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也曾提过情感领域目标,但在内容和提法上都过于片面且功利性很强;在建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过分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略情感领域目标的培养;在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我们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上还处于摸索阶段,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更多的是关注社会,而不是考虑学生个人本身,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人的培养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为了完成人的培养,必须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整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理解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