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           ★★★ 【字体:
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摘要: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开展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从地理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全方位诠释了环境教育的功能,为地理课程更好地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地理;环境教育;功能

在2003年4月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1])中,对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在地理课程性质方面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地理课程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明确了“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编写教材和教学的要求。由此可见,高中地理课程是渗透环境教育的良好载体。为了更好地理解、把握地理课程标准的环境教育意图,发挥地理课程标准的环境教育导向作用,本文从地理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梳理,以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一、地理教学思想的环境教育导向功能

素质教育、主体性发展、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共同构成了当代地理教学思想。这些教学思想无不具有环境教育指向功能。

1.素质教育的环境素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在人的基本素质中具备良好的环境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中学地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担。《地理教育宪章》强调:“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素质教育的思想作为地理课程的总体指导思想,在《标准》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部分都得到了全面体现。高中地理课程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了直接的、得天独厚的实践活动的平台,同时也指导着环境教育的进行。

2.主体性发展的自我环境教育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领域对人的主体意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根本区别的教育范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主体性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其着力点在于学生自主性、能动性的培养,其最高境界是超越性。[2]它摒弃了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所处的客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和主体人格的完善,要求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完成对知识的实践性体认和主体性建构。[3]

主体性教育思想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充分的体现。《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重视对地理观测、考察、实验调查和专题研究等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等。其实质都是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地理课程中的贯彻,并为学生的自我环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人地协调的环境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在实质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是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以地为本”的人地观,如地理环境决定论;其二是强调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作用的“以人为本”的人地观,如唯意志论;其三是强调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如人地关系协调论。前两类观点,只强调人地关系中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危机的根源所在。与前两类观点相比,人地关系协调论是人地关系思想的一大进步,是现代科学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地理教育把人地关系协调论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加以贯彻,时至今日,重视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普遍遵循的重要地理教学思想。[4]高中地理课程把人地关系作为主线,通过地理教学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意识灌输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4.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境界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面对全球性的人口爆炸,资源能源储量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发展失衡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而提出的。它是人地关系的最高追求水准,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地理学科是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由此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既是新的地理学思想,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标准》的各部分都有充分体现,如在“前言”部分,开门见山地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环境教育的终极,即可持续发展,为高中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构建了总体框架。

二、地理教学目标的环境教育贯彻功能

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结果。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使目标具体化,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作了进一步的表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与环境教育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知识,使他们有能力作出科学的判断;发展学生识别、分析和尝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5](9293)基本上是一致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要求: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与环境教育的价值观目标(要树立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形成新型的环境与发展观[5](9293)也十分吻合。

三、地理教学内容的环境教育落实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关。[6]《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体系,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都是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并以此为主线来构建、拓展和编排课程。《标准》中有大量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不仅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所有单元都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而且必修模块还专辟单元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推进策略,选修模块还单列一个模块“环境保护”来阐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可以说,高中地理课程为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承担了环境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深入挖掘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链接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

1.人口

地理课程要使学生理解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懂得人口的增长对地球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标准》必修模块中专列出了“人口与城市”这一教学内容,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资源

地理课程要使学生懂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必须爱护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标准》必修模块中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标准》选修模块中要求“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综合评价。”选修模块“环境保护”中还专门列出了“资源问题与资源利用、保护”这一内容,要求“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消耗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环境

地理课程要使学生充分认识环境在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认识到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密切性,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地放弃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作出恰当的价值判断。《标准》必修模块中的“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选修模块中“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举例说出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环境与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等均涉及环境的相关内容。

4.可持续发展

地理课程要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实现社会持续、经济持续、生态持续三者统一的最高境界。《标准》必修模块“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专门列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要求“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标准》选修模块的“说明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地理教学形式的环境教育实施功能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除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还要鼓励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最经常、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形式。教师主要是根据《标准》,传授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知识。针对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要冲破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应该更多地以“活动”的思路设计教学,改变课堂上学生总是“坐着听”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例如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社会调查资料;就某个问题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对某些环境问题的产生进行模拟实验等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标准》中也为此提供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建议,如收集本地区有关自然灾害前兆的谚语,以及防灾减灾的有效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教师在讲“自然灾害与防治”“能源”等内容时,可让学生就“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不要发展核能”等争议性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以便拓宽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2.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愿。在组织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时,应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如可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班会、模拟活动、讨论会、知识讲座、创作漫画、编辑地理小报、竞赛等活动,另外还可以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树节”“节水周”“爱鸟周”等节日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宣传活动。《标准》的“活动建议”中为地理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参考性建议。

(1)组织以“自然灾害与我们”(或“自然灾害与环境”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2)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制定本班爱护环境的守则。

(3)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扮演角色,交流看法。

(4)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5)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一次关于生态旅游的专题讨论会。

(6)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讨论该城市存在的城市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

(7)配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水周”“爱鸟周”“世界防灾日”等,编辑地理小报或出一期板报。

(8)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适当形式(如创作漫画、诗歌或进行文艺表演等),适时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情操,养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

3.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他们自身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感知中获得理性的提高。《标准》的“活动建议”中提供的开展环境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下。

(1)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如不合理利用)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2)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的措施。

(3)对于沿海地区的学校,可调查本地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针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5)调查学校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学校节约用水》的方案。

(6)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参观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园、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

(7)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活动中有了亲身的体验,变环境知识为环境意识,培养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自觉地投身到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中去。

五、地理教学方法的环境教育保证功能

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不仅要传授环境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现代环境观念,培养学生的环境素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重视环境问题,这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另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这需要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应不同于传统的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接受式”教学方法,应尽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功能。这里主要论及地理研究性学习方法在环境教育中的运用。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就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为地理教学中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地理教学中可结合当今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日益突出的问题,结合本地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本地人口问题、环境保护、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交通、旅游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路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意识,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帮助学生认识本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标准》中为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相关的活动建议,如“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结合本地的地貌类型,开展关于地表形态形成及演化的研究性学习;围绕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施案例。

综上所述,地理课程使环境教育与实际环境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必要的环境知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且能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将这些科学知识转化为良好的道德、信念、风尚及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地承担起对人类社会应尽的环境义务,这就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环境教育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正福,陈新文.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的实施[J].襄樊学院学报,2001(1).

[3]车丽娜.教育:走向个体解放的新力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3(9).

[4]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

[5]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92—93.

[6]郭红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1—2).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