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初探           ★★★ 【字体: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摘   要】文章回顾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技术优势,总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讲授、师生面对面进行信息交流的直观教育技术。电的发明深深影响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幻灯首先被引入教学,电影技术发明后,也被应用于教学。音频技术的出现对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留声机、录放机、收音机等的应用使外语语音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声音信息交流从此可以实现时间或空间的分离。20世纪70年代末,电视广播技术、摄录像技术、卫星传播技术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崭露头角,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体的远程教育迅速发展。但此时多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去指导新的媒体的制作和运用。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校园的延伸,促进了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94年对教育技术做出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学与教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它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营组织学、数理科学、信息科学、机械技术学、电子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连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和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鲜明特点,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形成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对教育方式、传播方式、学习方式及其他教育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
  人类社会的进步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工业社会的需求,是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必备条件。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特别依赖的无疑是“知识工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应用者,而高等教育则是未来知识工人的主要培养基地。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就业人口和居民人口中知识人员的比例是一个国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截止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了2000万,毛入学率达到20%,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如下特征:
  (一)教育规模的扩大化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曾明确提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50%为大众化(Massification)高等教育阶段,而低于15%属于精英化(Elite)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Universal)高等教育阶段。”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当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急剧扩大。
  (二)教育的全民化和终身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新的观念在我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年时代的一次性教育已被终生教育所取代,成人教育、农民教育、妇女教育、老年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远非校园教育所能满足,“人人有享受教育的权利”理想的实现为教育提出了长久而巨大的需求。
  (三)教育内容和层次的多样化
  教育已不再是为了培养贵族的高雅,也不是仅仅为了求职谋生,而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态度、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需要。
  (四)教育形式的个性化
  人们需要教育根据个性化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特点和条件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柱。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声音、文本、图像、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网络技术是通过计算机间的相互联结,实现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讯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改善了教与学的环境
  多媒体技术是继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它可以通过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媒体为学习者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和效果。 (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24页)它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地丰富了其表现力,多媒体教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示范和练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和体会。学习环境的改善,使人的感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到同一信息源的信息;这些均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增大学习者视觉和听觉的传递信息比率,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并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了教与学的模式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学过程作为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大大淡化了我教你学、我做结论你接受的色彩,而是更多地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过程控制的功能。
  (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育资源
  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存储着大量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等,共同形成一个特大型的资源库,融为一个信息的海洋。比如网上图书馆,可以包揽国内外的著名图书;历史资料库,可以将国内外的历史资料分门别类存于其中;课件系统,可以向学习者提供所有的上网课件;名师指导,可以存储各个学科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的经验和学识,任学习者自由上网访问等等,所有这一切,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所无法做到的。
  (四)现代教育技术扩大了教育规模
  电视广播技术可以把远距离的课堂搬上屏幕,走入千家万户;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网络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性和封闭性,结束了优秀教育资源只被少数人占有和使用的历史,从而可以使全社会每一个求知者得以利用,实现了教育的全民化。以电视广播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将使整个教学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实现教育的社会化;使传统的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使教育的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大。
  (五)现代教育技术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
  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或“虚拟大学”,它不受教育资源所在地的影响,学生们甚至足不出户就能接受高等学府的教育。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象牙塔里的面壁求学,学生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宿舍、家庭乃至任何现代教育技术可及的地方随时学习;学生的含义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群体,并由阶段性教育扩展到终身教育。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校园内的事情,而是更多地具有了社会教育的性质。
  (六)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个别化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和学习难度,选学相应的学习内容,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实现个别化学习。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天赋、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及地点,真正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张舒予.学习理论学习资源与教育改革──也谈教育技术94新定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8,(6).
  [2]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3).
  [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