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WEB学习环境的两面性辨析           ★★★ 【字体:
WEB学习环境的两面性辨析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一、媒体应用的新阶段

媒体技术以极快的速度在教育中产生作用,同时也在教育应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经过耳提面命的口头传播到造纸术,经过印刷术到视听技术,经过多媒体技术到互联网,人类对媒体的应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进程。

历史的发展充满巧合。进入近现代,西方社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从基于本体的一元论转向二元论再到多元论,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从物质世界转向关注人本身,从此,对人的终极关怀得到了全面关注。二十世纪后期开始,这种思想在我国的社会领域、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强调个性、强调个人发展的理念逐渐得到了认同和追求。

那么,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个性差异,为之构建教学中生长的土壤?互联网的发展让教育实践者有了更多的选择。WEB页被广泛地运用于新理念的教学探索中,以WEB页为主要形式的网络媒体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学习环境,这在国外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目前,以WEB页为平台发展起来的学习形式如BLOG、学习共同体、WebQuest等,在网络上迅速走俏成为热点实践,究其原因,它和网络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及“对人的关怀”是密切相关的。

网络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正悄悄的改变着人们对媒体的定义和理解,也改变着人们对媒体运用的认识,极大的影响了媒体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们应该对之有充分的认识。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媒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并且越来越进步、越高级。但是,传播学界普遍认为,先进的媒体并不能够替代先前的媒体[1]。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说,既然传统的媒体保持存在,它就有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媒体一直保留各种传统形式的原因。那么,它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是每种媒体形式都从不同方面满足了人的需求。重要的是,这种需求的满足是其他媒体不能替代的。从教育的层面来理解:每种媒体形式传递信息的特质不同,它面向人们不同的能力构成指向。这就意味着各种媒体形式都有不能力及的方面,有其负面性。WEB是一种高级的媒体形式,它同样脱离不了负面性,它的负面作用并不亚于其优越性。

我们知道,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1、资源丰富,因为每个人都成为“出版者”,使信息得到急剧膨胀,并实现共享;2、信息表征多媒化,其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3、终端节点自由,目前的网络技术使得用户接入方便、自由,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尤其是ipv6的发展,将更加突出这个特点;4、交流便捷,交互网页及各种交流工具的产生,使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更随意、通畅……

这些特点,足以对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需要坚持的是,这种影响同时是两方面的。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只对教学核心要素做正负两方面的说明。

二、学习资源丰富

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涉及的主题,二是单一主题的相关内容。就涵盖的主题而言,可以说,凡是能在传统介质上查阅、检索到的主题,凡是学科涉及的主题,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就单一主题而言,每种主题的都有丰富的支持信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强大搜索引擎工具,获取这些信息,分享经验。

这样海量的资源,对教育提出了挑战,它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从知识的掌握者这个神坛上走下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只是通过教材(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巨大的资源库获取更为丰富、更为全面的信息,使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了更多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对事物有更全面、更多视角的理解,使教学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使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到更大的范围。

学习资源的丰富无疑对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习的模式。但是,在肯定网络学习资源丰富促进教学的同时,我们要冷静地看到,学习资源的丰富也会带来负面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可能降低学习的效率。

随着互联网WEB页构造技术的简单化及各种“托管”服务的诞生,信息构造不再局限于专家、学者,它包含各种文化背景的遍布于各区域的网络用户,因此,网络信息本身就存在良莠不齐、内容深浅程度不同的特点。此外,互联网提供了庞大的数据资源,这意味着它影响了用户获取有用信息的效率。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要从互联网上提取一条指定的信息,每隔一天需要花费的时间就不一样,因为互联网信息成几何级数的增长,本身增加了信息检索的难度。

这种负面问题,同样对教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学生和教师都要具备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辨别能力。表现于教学中,则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学生可能耗费大量时间,但并没有获得真正有意义的信息,还可能得到不利于知识增长的反面信息,导致学生丧失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国家教育部专门成立专家委员会,组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公布“基础教育元数据规范”,其背景就与提高资源检索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关。

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出于对学习资源丰富的两面性考虑,也会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设计。比如,以“WebQuest”实施教学时,教师常会向学习者提供一些必须掌握的关于主题的基本信息(即公共信息),并强制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这些信息,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才进行信息的拓展。这种考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所及的资源困惑。

因此,在对待网络“学习资源丰富”时,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它的两面性,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避免“舍本逐末”、“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负面问题。

三、信息呈现多媒化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一般通过WEB技术的发展,将各种媒介形式结合起来,实现了信息呈现的多媒化。在一个WEB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所有媒体形式。

根据媒体研究的成果,各种媒介形式都有自身的特性,其差别体现在“媒体特性表”[2]中,每种媒体形式都具有优缺点,都具有不可替代性。WEB技术的发展,为整合各种媒体形式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在基于WEB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方便地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并且其导航结构和传统介质相比,又有无可比拟的明晰性。正因为如此,基于WEB的学习形式才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其中较典型的是“WebQuest”应用模式。

信息呈现多媒化,体现为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它能更多地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的负面影响也是由于多媒化决定了媒体的“冷”、“热”性能及与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程度。

媒体由于特质不同,决定了“冷”、“热”程度不同,其“冷”、“热”程度决定了经验呈现特征与受众的参与程度不同。

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体分为“冷”、“热”两种形式,它们表现信息的清晰程度不同,造成受众的主观参与程度不同,即认知参与不同。学习是一个经验积累与内在能力的共同生长过程,而媒体尤其是视听媒体更关注经验的积累。所以,我们既不能过度使用媒体,也不能单纯地否定媒体的功效。

学习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其中,内在动机是本质的学习动机,是学习最根本的因素,由内在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最为持久,也最为强烈。通过媒体激发的学习动机偏于外在动机[3]。网络媒体的主要特点在于将各种媒体形式集成起来,并以视听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对外在动机的激发更为有效,然而,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外在动机的来强化。

所以,从学习者的主观参与以及学习动机激发的程度来说,网页信息呈现多媒化的优点,也同样包含着缺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尺度的应用。

四、人际交互流畅。

尽管我们认为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交互双向性”,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单向传播方式的,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基本在课后进行,并且以小范围为特征。

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这种现状。一般而言,基于WEB的教学实践,改变了交互的各种属性。交流主体涉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专家、学生与其他网络用户;交流过程存在教学过程中的及时交流形式,和教学后的实时交流形式;交流手段呈多样化,可以通过BLOG、Email、BBS、QQ等进行,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和丰富了交流的方式。

多样、丰富的交流方式对教学是有促进作用的,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交互差的现状。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案例,从而增长经验,扩展知识获得的途径;学生通过交流,可以交换意见,得到关于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案,培养发散思维;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共享资源,得到更多的学习材料,拓展有限的教学内容……目前,这些交流方式的优越性,在各种基于Web的学习模式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丰富的交流方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交互性差的特点,这是以往的视听媒体包括多媒体课件都无法比拟的,在此基础上,它使学习过程形成了一个无边界、无限制的学习共同体。但是,正是这种交流方式的丰富性、多样性,蕴涵着负面的教学问题。

交互对象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交流内容的复杂化,影响学生对客观、科学知识信息的基础把握,有时还接受到极端的、错误的学科知识,得到不恰当的经验认识;交互内容的延展,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失自我,偏离学习主题,如使用QQ交流时,容易偏离课题,交流不相关的内容,使用BLOG发表内容时会记录一些不相关的、完全生活化的信息。

目前,在基于WEB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各种监控手段来控制学生交流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同时,在交互过程中,教师的介入也影响了交互的流畅程度。学生认为自己失去了交流的自由,受到了老师另一种方式的约束。

因此,从交互这个角度说,基于Web的学习模式也并不是完美的,它在保持自身优越性的同时,也蕴涵着缺点,这同样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

五、主体自主性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在相对固定的空间,有计划、有步骤、有时序地进行活动,它客观上规定了学生和教师必须共处于一个时空位置,是一种主流的面对面的教学形式。

基于Web的学习,被广泛运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尤其在“非典”时期,这种跨时间、跨地域的特点得到了最为有效的利用,取得了巨大成效[4]。

基于Web的学习,是跨时间、跨地域的学习环境。它可以满足传者和受者在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方面都可以获得极大限度的自由,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控制学习进度,进行重复学习。从学习风格的角度来说,基于WEB的学习模式,更具有个别化教学的特点,对学习者而言,这种学习模式更具有适应性。

事实上,这个特点决定了基于Web的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实现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式,尤其适应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自我提高方面。同时,它也是“分布式学习”典型的、主要的形式。然而,正是这个特点导致将我们引入了新的误区。跨地域、跨时间的特性,使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学习时间、地点,能够自由的控制学习进度,这客观上决定了学习者自主性的较高要求,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可控性下降。

学习者在没有“监视”的条件下,极易自行其事,加之网络环境的干扰因素的多样化、复杂性,当学生的自主性不够强时,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从事其他无关事务,如聊QQ、浏览网页等(远程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严重干扰了学习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缺点不仅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远程教育中教学评价的各种问题就和这个特点有密切关系。

六、总结

基于WEB的学习模式,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这种学习环境的变化,对教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教学带来很多正面的、积极的因素,有力的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在教学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需要冷思考,客观地认识其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本文只提及教学系统构成中的主要要素。事实上,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网络媒体优点的同时,需要关注它蕴涵着的各种负面问题。

在WEB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学习者、教师和家长对新的学习模式的认同、接受程度,还需要考虑网络媒体的特点对教学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更为客观、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为促进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董璐.新媒体能否替代传统媒体:《物志》带来的惊呼
http://www.ciweekly.com/article/2005/1009/A20051009460017.shtml2006.4.26

[2]刘应成.网络教学设计中的媒体选择与设计
http://www.lwjy.net/news/html/2005-12-12/2005121291937.htm2006.4.28

[3]张建伟.关于远程学习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http://www.etc.edu.cn/articledigest21/guan.htm2006.4.17

[4]刘世昕.非典时期网络学习检验远程教育
http://www.cer.net/article/20030508/3084268.shtml2006.4.18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