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 【字体:
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在 2006年6月3日 ,在合肥举行了“首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奖赛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听取了 20多节课以后,感觉受益匪浅,同时又有感觉腹中有话要说。现在简述如下,不对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当今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各行各业,信息素养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大支柱。当然这股时代之风也已经吹到了宁静的校园中。目前,中小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的文化基础。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通用模式:一是独立开设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一个必然体现。然而,从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存在一定的误区,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哲学基础

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使得信息可访问,或使之能被认识到。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课程就是一系列被掌握的信息的组合。课程的实施对象是人,信息技术对课程实施的工具性意义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中人对主客观世界支配的体现。尽管不同的认识论者对课程的认识不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有一定的理论积淀作用 (如实用主义“经验性”的课程知识观主张知识不仅包括以书本形式表现出来的间接经验,同时也包括个体的直接经验,突破了个体直接认识范围的限制,不排除知识的个体性和经验性特点)。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到一个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从具体涵义上说,马克思所刻画的人,是指在使其解决同外部客体世界的矛盾过程中,不仅能普遍地利用其自然属性和种属能力,而且也能够全面利用他的社会属性(包括对社会工具的运用)。“任何单一方面的完善”的个体,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都不足以称之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所理解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既包括其物质力量素质(当然包括属于人的各种生命自然素质在内)的发展,观念意识的全面完善,又包括个人诸种特性全面生成,以及他支配客体世界的手段、方式日益现代化在内的一个整体性发展的人。人的整体性的发展,其各个方面决不是彼此孤立、相互矛盾的,而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承的关系。这就启示我们:我们现在所组织的教育内容不能彼此毫无联系,各自为政,整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例如:马克思主义在全部关于人的论述中,十分突出地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是历史“加以利用”的工具,强调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和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并且,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性表现,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不再局限于个人自我意识、感觉和对个人命运的自我选择性的范围,而是愈来愈表现为人对客体世界和主观世界实现全面支配的影响力的大小。

2.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自发轫起,从来就没有形成过一个大一统的体系,而是各种理论流派纷呈,当今学校课程的各种理论和实践,与各种心理学流派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学校课程建设越来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心理学注重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认为知识是个人经验的重组,学习是一个人运用已有经验主动 ? 构的过程,而不再强调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要性,主张学习者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整合。所此,应该考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学习者本人的生长需求和主观愿望与各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正是顺应了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将个体获得信息技术与个人主观、能动地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将个体获得其它学科知识的过程和信息技术运用结合起来,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基本主生活密切关联起来。

3.社会学基础

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离开社会背景的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意义将黯然失色。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学校已经不再是年轻人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渠道,人类已经掌握了如何利用电磁波的脉冲束表达和传递迄今为止一直以声音、形象和文本为载体的信息,以光速运行的电子数据传送代替了人类利用书本、杂志、报纸和录像珲处理信息的方式,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教育提出了挑战。如果学校力图培养的才能、推崇的学习方式与学校认为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水平仍局限于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式,学习者就永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通向全球知识的技术变革向学校教育提出一个共性的要求,即教育必须增强灵活性,关注学习者的个体特点,重新审视学校课程、教育与学习方法,以及对教育的技术支持。事实上,已经有人指出,在一个工作、就业和休闲的概念正在飞速变化的社会里,基础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社会需要的课题和技能,而百传统的学科领域。作为一种文化成年仪式的学校教育将让位于终身学习,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学校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做出的反应。一方面,信息技术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信息环境也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误区

误区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性理解

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般理解是:“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各学科课程融合,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这一理解立足于建构主义心理学“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心理过程”的观点,重视学习者学习情景的创设,这无可厚非。但体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其宗旨仅是通过在各学科中有产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种理解是对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本身不作区分的的笼统的理解,是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性理解,对当前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性不强,使信息技术教育很难付诸于实践。当前,中小学论处技术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两个结合:一是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内容的结合,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内容,以问题形式导入,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能力发展。二是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即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中,其目的是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两个结合的完美体现。

误区二:教学过程完全受信息技术的支配

教学设计的系统思维观点认为,不能把教学成效的条件直接地等同于教师或学生的天赋特征,不能寄希望以优越或理想的条件去实现预期目标,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使得一般的老师和一般的学生都能取得不一般的业绩。因为“学习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学习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条件”。为学习设计教学,其宗旨在于安排促进学习过程展开和学习结果习得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的系统思维观点就是把教学成效的条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根本特点是从确立目标出发寻找达成目标的最优途径与措施。信息技术对当前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提到学校中应用的其它技术,“失败的实验比比皆是”,广播、电影和电视的突如其来都没能改变教学与学习方法,尽管“雷打不动”的学校一夜之间忽然遇到了信息社会技术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正在改变学校秩序的基本原则之一—学校与世隔绝,就好像作为学习工具之一的普通印刷文本即将被超文本所取代,谁又敢否定,计算机 (信息技术)不会像铅笔和笔记本一样,仅仅是教学辅助工具呢?难道为了使用网络课件,在语文学习中应取消教师对课文的朗读?在英语学习中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跟读,教师对小学生出现的发音错误就视而不见吗?信息技术与教学中其它手段一样,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与他人交流、获取知识的途径,必然成为学习生活的一个元素。但教学过程并非一个机械的、技术性的外界施加影响的过程,而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本真的交流过程。

误区三: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首创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整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组织者过分强调技术,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和首创精神。新的信息技术虽然很强大,但我们不应错误地认为教育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将听命于这些新技术。因为“教育决不仅仅是技术支持,它还包括很多内容。教育中蕴含着成长的原则,是一项社会文化工程,无论是否进行改革,教育的首要基础都是人、理想和价值观。”不仅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学习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也同样认为,“我们业已置身其中的世界里,教育的目标务必是培养对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人。”

三、课程整合背景下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1.信息技术是学习的对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中一项活动内容就是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和能力。据此,在中小学将信息技术这一文化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按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在“任务驱动”下积极投入学习,如在学习运用word工具编辑文档时,可让学生输入、编辑自己的作文或其它文字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本身,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习惯和能力素养。同样,为了改变教学过程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也成为教师学习的对象。

2.信息技术是学习的工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无疑,信息技术和书本等其它工具一样,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目前,知识的特点是数量上的异常丰富与表面上的混乱无序,这改变了按传统方法动作的学校所在的外部环境。过去的问题是缺少信息,或信息的传播速度太慢,而今天的危险是“信息过剩”。学生墨守陈旧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改,将无法适应学习,终将被社会遗弃。因此,学生必须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学习工具:首先,要学会运用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其次,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最后,结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主题研究,选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充分发挥个人的信息素养优势,创造性地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3.信息技术是教学的手段

系统教学设计理念认为“学习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学习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条件” >为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学手段之一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对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以多媒体友好交互方式展现教学内容,而且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成长也有一定的帮助,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概念与技术的出现,将许多学生本来难以触及的现象带到他们面前,使整个教学过程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学生可以自主控制教学过程。

4.信息技术并不是学生知识创新与人格形成的必然前提

在以知识的工具价值作为认识的主要目的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基于这种解释逻辑,将信息等同于知识,将知识的获得等同于人的发展,完全是对教学过程机械的、纯技术性的理解。信息技术并不是实现学生的知识创新与人格形成的必然前提,与其它教学手段一样,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与他人交流、获取知识的算什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交往不是教学手段,不是平等的过程,而是教学存在本身。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的情意部分不是认知与技能掌握的附属部分,而是一个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整体。因此,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体现,信息技术对其有必然的影响,但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前提。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发展趋向,而且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会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开创个性化、全方位的终身学习局面。

参考文献:

1.王逢贤主编《学与教的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于晓于《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小学电教2003年6月

3.祝智庭主编《信息教育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孔维宏,高瑞利《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5期

5.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