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 【字体:
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出现的不和谐之处,提出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具和助手,也是学生学习的学具和学伴、研究问题的工具和导师,旨在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网络
Explore the Way of Interaction on IT and Instruction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 find some mistakes of using IT in the class. IT is the tool of teaching for teachers. It is also the tool and friend of studying, the tool and tutor of inquiring question for students. I want to explore the way of interaction on IT and instruction.
[Key words]: instruction, IT, interaction, internet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计算机和网络的确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然而冷静思考目前的教学,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主要是浅层次的。多数教师往往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定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教师讲授课程,虽然出现了很多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演示教学软件,但是这种软件主要目的不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在于帮助教师把知识难点一招一式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确实变得容易了,然而,它仍然是就知识论知识,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驾驭知识,发展知识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真正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应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感知事物存在特征与变化过程本质的能力;科学想象能力;科学推理能力;掌握科学思想的能力;理解学术观念、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难以甚至是无法解决的能力培养问题,但恰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长处所在。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具和助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学具和学伴、研究问题的工具和导师。
1.恰当利用演示型课件
所谓演示型课件主要是教师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或者利用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而成的多媒体课件。这样的课件一般能够清楚地说明知识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也包括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虽然这是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接受地位,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是完全必要的。因为目前的课堂教学内容还是以教材为主的封闭型的,尽管我们提倡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教师的讲解也是不能全盘否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总是处于主动的发现这地位,有些知识还得通过接受式学习获得。即便如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制作或选择优秀的适合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学习时,甚至在看、听时有兴趣,接受到的信息是通过其他媒体难以在课堂上传输的。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达不到投影、幻灯、录像的教学效果,或者只是简单的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甚至为应试教育服务,使用就毫无意义了。
2.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地讲是指学生在网络教室运行教师提供的具有良好交互性的软件进行学习,这里学习的内容一般是教材要求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小组协作,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予帮助。例如笔者在拙文《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应用探讨》[1]中介绍的教学方式。广义地讲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资源,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迅速地判断信息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合理地将信息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2],亦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环境学习,就是要突破教材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同时也培养了理解学术观念、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等。例如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摩擦力”内容,笔者安排了一个学生研究课题:认识摩擦力。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并对有关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了一篇关于摩擦力的论文,其中不仅详细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对摩擦力的知识要求,如何判断摩擦力方向,如何计算摩擦力大小等,还涉及到了摩擦力产生原理的各种讨论和其他形式的摩擦等,知识面远远超过了中学范畴,甚至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中都鲜涉及。我们认为,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形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是一种比较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网络学习方式,它不排斥教材中的知识,教师选择的课题或学生自拟的课题都是以教材中的知识为生长点,这样不仅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使他们了解到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前沿发展,而且通过实践初步体会到“资源型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提高了驾御信息的能力,也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确实沧海一粟,增强了学习紧迫感和学习动力。
3.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发”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把信息技术当作“研发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根据我们的实践,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发”,可以有以下两种途径:
3.1.选择适当的应用软件,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结合课堂教学“研发”
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们选择的是“几何画板”软件,因为它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又方便的创造功能,学生可以根据数学模型构造自己所需要的几何关系,并且这种几何关系在图形发生变化时也保持不变。另外它不需要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只要有平面几何知识,再加上创造力和好奇心,就能够制作出高水平的软件,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化的软件平台”,很适宜学生学习和使用。此外,要真正创造“研发”环境,还应实施“探究式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探究平台,提供信息化的知识和课题,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体验“研发”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内容时,结合数学知识,通过几何画板向学生演示了构造简谐运动的方法,于是学生利用这种构造方法,对简谐运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的将简谐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合成,描绘出了正弦和余弦曲线;有的将两个运动方向垂直的简谐运动合成,得到了李萨如图形。[3]
3.2.利用互联网,通过“研究型学习”,指导学生“研发”
互联网不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也是研究问题的绝好环境,它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可以使千里之外的人进行交流,为协作创造了更广的空间,真可谓是“集思广益”了。目前,我们正在利用一些网站提供的服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例如http//www.uestudy.com网站不仅提供研究课题,而且可以通过网络找到适合的导师,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E-Learning的学习方式。
另外一种新型的网络探究学习方式----Web Quest正在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对某个或某类问题(课题)进行学习、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博士和汤姆.马奇创建的。我们利用“探究物理教学网”向同学提供了Web Quest,例如“电池研究”。[4]在“惟存教育网”上也有许多Web Quest课题。[5]
参考文献:
[1]齐伟.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应用探讨.物理通报.2000.10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http://202.112.88.32
[3]探究物理教学网:http://qever.51.net/
[4]电池研究:http://qever.51.net/zhenghe/template.htm/
[5]惟存教育网:http://www.being.org.cn/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