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名校推荐 | 小学试卷 | 初中试卷 | 高中试卷 | 免费课件 | 免费教案 | 如何获点 | 
  | 教育教学 | 免费论文 | 网站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名校试卷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校课程体系市场化设置方法论           ★★★ 【字体:
高校课程体系市场化设置方法论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4    

  市场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模式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高校的教育也逐步市场化,所谓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强调要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来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免造成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一系列的问题。如图1所示,高校人才培养的输入输出模型。
  高等学校的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它有两个市场主体:学生——高等学校的直接服务对象,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的最终服务对象。高校与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需求关系如图2所示。
  从上述两个图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人才的培养已改变了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培养多少,而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调控人才的培养结构。但是高校从市场上获得企事业单位所需人才的信息有一个“滞延”;并且,高校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决定人才的培养结构,学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经过培养再到企事业单位又有一个“滞延”。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减缓“滞延”,将会出现混沌理论所说的“蝴蝶效应”,即由人才供不应求到人才供过于求。这就需要我们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及时了解企事业单位现在及未来所需的人才结构;二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人才。对于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是遵循客观规律,不盲目追求增长,加强信息化管理;对于第二个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是调整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本文就高校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方法作一些探讨。
  
  “统餐制”和“点菜制”课程体系设置方法比较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的核心问题之一。课程体系决定了高校培养出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知识体系的人才,也决定了这种人才是否适应企业单位的需求,因此,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科学与否决定了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两种典型的方法:一是“统餐制”;二是“点菜制”。
  “统餐制”即对每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严格限制,哈佛大学在1869年以前课程体系设置即为“统餐制”,我国也在较长的时期内实施“统餐制”。在“统餐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面过窄,重专业轻基础,重“授技”轻“育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应用和素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片面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1869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首先提出并实施“点菜制”,即自由选修制。他一改学校过去对课程设置严格限制的做法,逐步将本科生所有的课程全部改为选修制。其理由是:他认为美国高等教育迄今为止对学生个人智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别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他相信大学本科生已经是成熟有自律能力的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学校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自我责任感,他们步入社会以后会将这种责任感发展成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自由选修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种学生对不同课程的要求,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余地。
  然而,由于自由选修制对学生的课程选择没有任何要求,很多尚未成熟、不具有自制能力的学生选课时不做充分的准备,往往根据授课时间是否方便和是否容易取得学分而选课。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选课没有中心,杂乱无章,只是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感情冲动。由于没有适当的指导,学生所选的课程之间往往没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互相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此外,为了适应学生的需求,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只注重学生是否感兴趣而不注重其学术价值的高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其功利性较强。
  
  “套(配)餐制”课程体系设置方法
  
  “统餐制”与“点餐制”都有其不足,这就需要一种既能克服两者的缺点又能发挥两者的优点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套(配)餐制”(如图3所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方法,其特点如下。
   
  
  (一)建立校一级学科专家组和学院级的学科组
  在全校范围内组建校一级的学科专家组,由多专业、多方向、多学科的资深教授组成,重点是基础课体系的设置,同时为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体系的设置进行质量监控和指导。在学院一级取消按专业组建的教研室,取而代之的是学科组。因为传统的教研室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只考虑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容易忽略学生素质的培养。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也主要集中在狭窄的本专业之中,不利于培养市场上所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

  (二)按“2+1.5+0.5”的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所谓的“2+1.5+0.5”的培养模式是指前两年按学科大类设置课程,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学科基础,使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例如,对于理工科院校,在这两年的课程设置中应注重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不能提供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创新的总和,为了获得智慧,理工院校必须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助,活跃思想、启迪心智,培养创造力。当然,文科学生也应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基础课可以按哲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等分成若干课程组并组建模块,规定学生对于每一课程组应学的门数和必修的学分。两年的基础科学完后,则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学生的需求分专业进行一年半的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最后半年学生按专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兼顾整体性和灵活性
  专业课的设置,一方面考虑其整体性(环节、人才培养目标和有关要素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考虑其前沿性和灵活性,因此在专业课模块设置中,除必修的专业课模块外,还增加了“时令”课模块。“时令”课模块是为当前市场需求或新出现的边缘交叉课程预留的学时空间,可以在不重新修订培养计划的情况下就可实行,既保证了培养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又保证了课程体系适应市场的需要。
  
  (四)选课方式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灵活性
  课程模块是由专家为同学们搭配好的具有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营养套餐”。对必修课,学生按模块层次及箭线相关的关系进行选择;对于选修课规定学生必须选修的门数和学分数按模块进行选修。这样既可保证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完整性,又保证了学生选课的灵活性。
  
  成功实施“套餐制”的条件
  
  学科专家组组建应突破“单纯的专家型”的局限,他们是一支多学科、多专业、多方向的智囊团。
  课程体系应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并定期调整。学校应组织专人对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调研,进行中长期预测,定期公布市场短、中、长期人才需求信息,同时收集毕业生信息反馈资料,引导学生正确选课及专业。
  有一支学习型的、柔性的教师队伍。既然课程设置需要随市场需求而变,那么就必须有一支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的,具有全面素质及向新技术领域转移、开拓能力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比较教育研究,1997(3)
  2.尹鸿钧.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突出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教育与现代化,1997(2)
  3.黄中益.试论我国高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江苏高教,1997年(2)
  4.孙莱祥.面向21世纪:复旦大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上海高教研究,1997(5)
  5.王伟廉.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上海高教研究,1997(4)

论文录入:guoxingxing    责任编辑:guoxingxi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